萧何这贪污绝对不是因为贪而贪而是因为保命
2018-01-11 23:04:53 萧何 韩信 张良 项羽 刘邦

  面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韩信,作为汉初三杰的萧何用贪污来自毁清誉,让刘邦这个无赖对自己放下戒心,君臣如此,不能不说是悲哀。

  楚汉相争时期,楚汉两国有一个鲜明的对比,楚国控制的诸侯国和地盘,不是这儿乱就是那儿叛,而汉王国所拥有的巴蜀、汉中以及三秦地区,始终稳定。

  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刘邦每占领一个地方,马上就会改秦制为汉制,而这些法律和规章的制定执行都是萧何所为。

 萧何.jpg 

网络配图

   刘邦当皇帝后,在中央政权控制的范围内,社会能够很快稳定下来,也是由于法律的及时实施。由于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萧何赢得了民心。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以各种理由杀死有功之臣,剩下了他认为是忠臣的臣子,但他依旧对这些人不放心。萧何便是这些活着的有功之臣之中的一位,为了消除刘邦的疑虑,萧何做了一件自己都反感自己的事——贪污,但这贪污绝对不是因为贪而贪,而是因为保命。

  汉十二年,英布起兵造反,汉高祖刘邦御亲自带兵去讨伐,就把宰相萧何一个人留在了长安城。刘邦是一个疑心特重的皇帝之一,他总觉得身边的人会对他不利。

  每次萧何派人向前线输送粮草时候,刘邦都会问:“萧丞相现在这是干什么?”

  使者答:“萧相国爱戴子民,除了军区所需外,都会做些一安抚民生、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就郁闷了,你一个丞相这么受百姓爱戴,是不把我这个君主放在眼里么。使者观察到刘邦的不高兴了,于是回到长安后就告诉了萧何。

  为了放松这位混蛋皇帝的警戒心,聪明的萧何不得不去贪污。萧何之所以贪污,乃是因刘邦心里的“螃蟹效应”所致(就是所谓的钳夹出头蟹)。在“螃蟹效应”的驱使下逼萧何做出了“君要臣贪,臣不得不贪”的举动。

  其实类似的事情,秦朝也曾经发生过。

 萧何1.jpg

网络配图

   秦国大将王翦出征凯旋后,总向秦王索要封赏。手下的将领奇怪,就问主帅:“王将军您并不喜欢这些金银珠宝,为什么还要向秦王索取呢?”

  王翦回答说:“我每次出战都会带走四分之三的军队,如果我不喜欢金银珠宝,秦王就会认为我喜欢江山了。”

  萧何和王翦着实让人悲哀,刘邦和秦王身为一国之君,怎么愿意下边的官员去做坏事?

  因为他希望看到的,可能是这样一种局面:所有的领导,都是“英明的领导”,所有的问题,都是“下边的问题”。大臣的威信不能超过皇帝,如果老百姓都去拥护萧何,谁来拥护自己?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单位领导班子有十个成员。其中九个贪污受贿,只有一个清正廉明。那么这一个就会成为很大的“不安定因素”。

  萧何2.jpg

网络配图

   那别人想照顾一下什么关系,捞取一点什么好处,就会增加很大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说不定哪一天,他就会成为“内鬼”,把大家的事说出去。所以,只有身上不干净的人,才是“最安全”和“最听话”的人。

  刘邦摆平英布后,回京的路上遭遇“群体性非正常上访事件”,民众投诉萧何贪污受贿、强买强卖,要求刘主席主持公道。

  刘邦把桌子拍得山响,说回去一定狠批萧何那老混球,心里却偷着得瑟。

  刘邦回去后,萧何忙不迭地去拜见。刘邦把群众举报材料拿给他看,揶揄他说:“萧总理就是这样造福人民的呀!去吧,给群众道个歉。”然后,没有再处分他。

  不知道今天的内容,会给您一个怎样的示?评论区内,我们一起聊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