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狠刺客:为行刺成功不惜让妻儿都送死
2021-09-06 12:26:19

  最近新闻中,“刺杀”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人们对刺客这个职业的兴趣突然变大了。正好又有美国电影《刺客信条》刚刚上映,在片中,刺客们信守3条准则:1、不滥杀无辜。2、在众目睽睽之下隐藏行迹。3、绝不危及兄弟会。那么中国古代有没有什么“刺客信条”呢?

网络配图

  中国古代刺客很多,但大都是单干户。中国的政府历来很强大,不会容许黑社会过分坐大,因为那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所以专门以暗杀为职业的民间团体,在中国很难生存。既然刺客没有统一的组织,那么也就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刺客们性格、才能各异,故事也各有曲折,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在这众多的故事中归纳出几点共同的“刺客信条”来。

  第一,士为知己者死。说这句话的人是战国初年的豫让。他是晋国人,曾经事奉范氏和中行氏,没有得到重用,无所知名。后来改投智伯,颇受尊宠。智伯被赵、韩、魏三家联合击灭,赵襄子最恨智伯,把他的头刷上漆作饮器。豫让逃跑到山中,叹息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智伯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一定要给他报仇,这样我的魂魄才不感到惭愧。”于是他多次试图刺杀赵襄子,没有成功,最终只好自杀。

  除了豫让,专诸、聂政、荆轲等著名刺客也都是为了报答恩主而行刺的。但是他们和豫让有一点不同。智伯尊宠豫让,是看中他的才华,欣赏他的人品,而不是要让他去做刺客,干“脏活”。这是一份来自于心底的尊敬,所以豫让才会那样感恩戴德,誓死为智伯报仇。但是吴公子光对专诸、韩国严仲子对聂政、燕太子丹对荆轲,从一开始就是把对方当作一件杀人工具来利用,说不上心底有多尊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