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专著之一。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攻守易形,制止内卷化,指导方针是“尊崇周王室,诸侯不兼并,侵夺外夷地”。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周王室东迁之后,势力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到了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继位的时候,郑国的郑庄公不服,不去朝觐,于是周桓王带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部队讨伐郑国,结果郑国部队力挫联军,周桓王战败,最惨的是他还被郑国大将一箭射中肩膀。小弟造反不能惩治,反而被修理了一顿,老大的威信自然一落千丈。从此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诸侯不再把他当回事了。稍后,各路诸侯纷纷崛起,为了夺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
第一个起来称霸的是齐桓公。公元七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管仲又名夷吾,这个家伙从小品德不太好,打仗的时候人家都是往前冲,只有他往后跑,他总是以家有老母自己又是独生子为借口,对自己的逃兵行为进行解释。就连跟朋友一起做买卖,他也老算计人家。这个人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人,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没有什么思想包袱可以限制他。
管仲尤其反感漫无边际的高谈阔论,他在相齐的时候,有一句特别精彩的论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段话对于今天的中国很有现实意义。用我们的话讲,你得先抓物质文明,然后再抓精神文明。穷山恶水,泼妇刁民,必然是相辅相成的。相反物质越富裕的地方,精神文明程度也就越高。齐国秉承着管仲的务实精神,加上地理位置良好,背靠大海,尽享渔盐之利,齐国很快就做大,成为诸侯各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齐桓公甚至建立起一支多达30000人的常备军,按照以前的规定,诸侯国的军队规模不能超过7500人,而周天子自己的部队规模也不过才有35000人。所以可想而知,其他国家哪里是齐国的对手,但是齐国要想对外扩张,也不能师出无名,所以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尊王攘夷”。
当时中原各国处在混战状况,觊觎中原已久的少数民族政权蛮、夷、狄、戎勾结起来,对华夏文明构成严重威胁。史书记载当时是“蛮夷与戎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华夏文明,命悬一线!当时的华夏文明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汉族的定居方式已经确立下来,农耕文明达到一定水平,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的文字语言,这些都是蛮、夷、狄、戎所不具备的,如果这个时候华夏文明遭到灭绝,那么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这个时候谁能够站出来保卫华夏文明,谁就是保卫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卫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卫了当时中原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族的发型
管仲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使得齐国一下子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齐桓公出动大军先是打退了山戎对邢、卫两国的侵扰,救邢存卫,在诸侯中威望大增。其后,面对楚国南蛮的北向扩张,齐国再度出兵会合中原国家的军队共同伐楚,解除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威胁。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周天子都派人来参加这个会盟,承认他的地位,使他成为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公认的第一个霸主,齐国也正式成为第一个称霸的国家。
后来的孔子孔圣人,充满深情地讲:“管子相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我们老百姓到今天都受到管仲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就要被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同化了。披发左衽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发式特点,披发就是披着头发,重环垂耳;左衽就是他们穿的衣服是左边压右边。中原汉族人穿衣服是右边压左边,其实哪边压哪边都无所谓,但在中国古代,这个服装发型要一变,就意味礼制的崩坏,意味着国家要灭亡,道统要灭绝。这就是头可断,发型不能乱的原因。
比如明末满人入关之后,发了一道剃发令,让汉族人改学满族人发型,一律削发留辫子,很多人不愿意,于是就遭到清兵的强迫镇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虾和熊掌不能兼得。即使这样,江阴城为了抵制剃发令,为了留发,抵抗了八十多天,全城被清军杀得尸横遍野。有对联为证:“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声赴死,存大明三百里江山。”今天看来这件事有点过于荒诞,六万人同声赴死,就为了这个发型。
以前的中国人一向把这个事看得特别重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能乱动。年纪小的时候还可以剃头,冠礼成年之后头发就不能剃了,要蓄发蓄须,直到临终。所以崇祯皇帝在煤山殉国的时候,无颜见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以发覆面,头发散开才能拖到腰部那么长。
如果没有管仲尊王攘夷,力保中原的话,当时的中原就被少数民族给同化了,发型一换,就轮不到后面这些事了。
周昭王喂鱼
继齐桓公称霸之后,晋文公和楚庄王陆续崛起。齐桓、晋文称公,因为齐国和晋国都是侯爵国,这个公不是它的封爵,而是尊称。楚庄称王是因为楚国乃子爵国,是南蛮少数民族政权,西周中期才被天子册封的。楚国国君嫌地位低,所以干脆自称为王,跟天子平起平坐。当时的天子周昭王不高兴了,亲自去楚国讨个说法。楚国人听说天子要来,准备了一艘船迎接他,周昭王特别高兴,以为楚国人害怕了,知道自己做错了。谁想到是因为楚国蛮人嫌周人扰民,设计用胶水粘的船身,昭王一上船才开了没多久就散架了,周天子一众人全部落水葬身鱼腹。可见这个楚国的南蛮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民族。
周天子的南征失败导致整个东周的神话破灭,王朝由盛转衰。到了春秋晚期的时候,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竞相称霸。吴越两国在长江流域,吴国的都城,就是今天的苏州,越国的都城就在今天的绍兴。那个时候,江南就已经开始得到了初步的开发。
陆续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在历史上被统称为春秋五霸,个个牛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公元前661年,北方的山戎袭击了处在中原边缘的刑国,刑国不敌,就连都城也被山戎给毁了。这时管仲立马向齐恒公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豺狼一般的山戎是令人厌恶的,他们行事毫无理性可言。而中原的各诸侯过毕竟都属于华夏文明的圈子中,大家都是一家人,应该亲昵相处,不能弃之不顾。于是管仲建议齐恒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帜,出兵击退山戎,齐恒公也采纳了建议。后来中原在齐恒公的尊王攘夷的运动下,成功击退了山戎的入侵,也阻止了南方楚国的北进,并将其纳入中原诸侯的会盟中。齐恒公可谓是为华夏文明的存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其中就离不开管仲的省时度势。
管仲生于公元前719年,约在公元前645年去世,姓姬,管氏,字仲。管仲是春秋时发家的代表人,被人称之为管子。管仲原是周穆王的后人,被后人尊奉多个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哲学政治、军事家,是法家的先哲,是华夏文明的保护人,是华夏的第一相。不过在齐恒公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管仲辅佐还是公子小白的竞争对手公子纠。后来各为其主,管仲为了阻止公子小白回国继承君主一位,曾射杀过公子小白。然而当小白成为齐恒公后,在鲍叔的极力举贤之下,齐恒公才接纳了原本要自己命的管仲。不计前嫌的二人成功将齐国缔造成当时的中原第一大国,也为后来的“尊王攘夷”奠定了基础。
尊王攘夷的故事首次出现在中国东周的春秋时期,而“尊王攘夷”这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维护君王的统治,排斥外族的侵略。而春秋时期执行这个尊王攘夷的主人公就是齐国的第一位霸主,齐恒公。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过废除太子的动向,但是被齐恒公得知了。于是齐恒公率领诸侯君主在首止同周惠王会盟,齐恒公以天下诸侯的意向,确立了周朝太子的正统地位。第二年,考虑到当初会盟首止时,郑国不出会,齐恒公率领联军前去讨伐郑国。后来周襄王即位,齐恒公同诸侯一同于周襄王的使者会盟,承认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在葵丘齐恒公和鲁国、宋国、曹国等诸侯国会盟,见证了宰孔代表周王封齐恒公为诸侯长,由此春秋出现了一霸。
齐恒公身为春秋诸侯长,有着维护华夏文明的责任。当山戎发兵攻打燕国的时候,燕国抵挡不住,燕国国君向齐恒公求救。于是齐恒公排兵攻打山戎,一直打到了孤竹,将山戎逐出燕国国境。当山戎攻占了刑国,毁掉了刑国都城后,齐恒公率军救刑国。齐国军队又一次成功击退山戎,还帮助刑国在夷仪建立了新的都城。另外齐恒公还率联军伐楚,逼迫楚国向中原的周王室进贡,楚国也加入了齐国的联盟中,尊齐国为诸侯长。齐恒公的尊王攘夷一方面成功阻止了外敌对华夏文明的侵袭,另一方面也为齐国的霸业显得更加合理合法,后世就很多诸侯王效仿齐恒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尊王攘夷并不是指某一场战争,而是在尊崇周王室的目的之下,某一势力强大的诸侯站出来,借助周天子的权威来震慑、打击不臣服的四夷诸侯,以此来树立天子的威望。
而这“尊王攘夷”的事迹,特别值得是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当年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成功夺位,继任国君之位。在管仲的帮助下,齐国走向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会盟诸侯也成为了春秋时期是够占据霸权的标准。
作为被周王室承认的霸主,齐桓公站在尊崇周天子的立场之上,数次发动帮助诸侯攘斥夷狄战争而大获赞赏。在春秋时,楚国被中原列国视为“蛮夷之邦”,所以这“攘夷”自然也包括楚国。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诸侯入楚国,并质问楚国作为诸侯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贡祭祀所用的茅草,因为楚国不进贡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迫使楚国认错。 ...查看更多
尊王攘夷就是诸侯国维护中原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抵御外来的异族侵略势力。之所以有尊王攘夷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的。周朝自周平王东迁之后,中国第一次进入了混乱的时代,春秋时期。这一时期的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大为减弱,各诸侯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发生兼并国土的战争,所以以往被是为高高在上的周天子现在已经没多少人去理会了。
齐恒公
也是在这个时候,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山戎和来自北方的当时被称为蛮夷楚国,开始对中原华夏文明的入侵。处于外围的诸侯国无力阻挡,纷纷在敌人的铁蹄下城破。夷狄的入侵让中原各国人心惶惶,齐恒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
公元前663年,齐国接受了燕国的求救,派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直将山戎赶出孤竹,燕国国君对救命恩人齐恒公是感恩戴德地送到了燕齐交接处。公元前661年,山戎又攻打刑国,还毁了都城。齐恒公又一次出兵,击退了山戎,还帮刑国重建了都城。后来的卫国也同样遭遇了山戎的额扫荡,国君还被杀害,结局也是齐国出兵相救。所以经过几次尊王攘夷,齐恒公在各诸侯中的地位直线上升,最后被周王封为诸侯之长。
当然齐恒公之所以能任性地出兵讨伐山戎,是和他齐国强大的经济、军事能力分不开的。而这些又和齐国的励精图治,各乡改革分不开,所以要做一个强国,强大的国力是保障。 ...查看更多
齐国虽然在长勺打了一次败仗,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齐桓公后来的霸主地位。过了十多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
公元前663年,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逃回去了。
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没想到他们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样,没边没沿,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道儿。
还是管仲想出一个主意来。他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头里走,也许能走出这个地方。”
齐桓公叫人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领路。这几匹老马果然领着人马出了迷谷。
齐桓公帮助燕国打败山戎以后,邢国也遭到另一个部落狄人的侵犯。齐桓公又带着人马去赶跑了狄人,帮助邢国重筑了城墙。接着,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帮助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就因为这几件事,齐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只有南方的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不但不服齐国,还跟齐国对立起来,要跟齐国比个高低。
楚国在中国南部,向来不和中原诸侯来往。那时候,中原诸侯把楚国当做“蛮子”看待。但是,楚国人开垦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变成了大国。后来,干脆自称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里。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约会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军队,联合进攻楚国。
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马准备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见齐桓公,说:“我们大王叫我来请问,齐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两国素不往来,真叫做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你们的兵马要跑到这儿来呢?”
管仲责问说:“我们两国虽然相隔很远,但都是周天子封的。当初齐国太公受封的时候,曾经接受一个命令:谁要是不服从天子,齐国有权征讨。你们楚国本来每年向天子进贡包茅(用来滤酒的一种青茅),为什么现在不进贡呢?”使者说:“没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
使者走后,齐国和诸侯联军又拔营前进,一直到达召陵(今河南郾城县,召音shào)。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问。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请屈完一起坐上车去看中原来的各路兵马。屈完一看,果然军容整齐,兵强马壮。
齐桓公趾高气扬地对屈完说:“你瞧瞧,这样强大的兵马,谁能抵挡得了?”
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说:“君侯协助天子,讲道义,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凭武力的话,那么,咱们国力虽不强,但是用方城(楚国所筑的长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作城墙,用汉水作壕沟。您就是再多带些人马来,也未必能打得进去。”
齐桓公听屈完说得挺强硬,估计也未必能轻易打败楚国,而且楚国既然已经认了错,答应进贡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这样,中原八国诸侯和楚国一起在召陵订立了盟约,各自回国去了。
后来,周王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又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后,就是周襄王。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庙的祭肉送给齐桓公,算是一份厚礼。
齐桓公趁此机会,又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兰考东)会合诸侯,招待天子使者。并且订立了一个盟约,主要内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准把邻国作为水坑;邻国有灾荒来买粮食,不应该禁止;凡是同盟的诸侯,在订立盟约以后,都要友好相待。
这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合诸侯。像这样大的会合,一共有许多次,历史上称做“九合诸侯”。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死。过了两年,齐桓公也死去。齐桓公一死,他的五个儿子抢夺君位,齐国发生了内乱,公子昭逃到宋国。齐国的霸主地位也就结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日本幕府时代,为了巩固天皇的统治地位,采用朱熹所提出的哲学,加以改造,称为“新儒学”。这哲学主要提出阶级有序和强调历史的思想。另一方面,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在幕末时代兴起。神道教的僧侣从古代的日本诗歌发现,日本的执政者理应是天皇,而不是征夷大将军。这成为尊王攘夷的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