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但寄人篱下,又不敢不去,只好命大学士马吉翔、大臣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次日上午,马吉翔等人来到缅军驻地塔下,即被三千缅军团团包围。沐天波见有变故,立即夺刀反抗,终因寡不敌众,大小官员42人全部被杀。随即缅军赶往朱由榔住处,追杀随从300余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咒水之难”。
仓皇入缅南明皇帝遭盘查
明崇祯政权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后,南方的明朝旧臣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勤王”,先后拥立了四个明室后裔,史称“南明”。但在清军的打击下,福王朱由崧、鲁王朱以海、唐王朱韦键的复明行动很快失败了。
顺治三年(1646年)末,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以永历为年号,建立了南明永历朝。立朝不久,清兵又至,永历帝无力抵抗,只好放弃广东,辗转到贵州、广西和云南。
1658年12月,南明昆明建立滇都,不料立足未稳,吴三桂率领的三路清兵追击到云南。朱由榔此时已经走投无路,为保住性命,他听从了马吉翔等人的建议,于1659年正月仓皇出逃到缅甸境内,以期在缅甸苟且偷安。
缅甸当局同意接纳永历皇帝,但要求南明文武官员解除武装方可进入境内。于是朱由榔下令大小文武官员2000余人放下兵器,并赏给了缅甸当局许多财物。但缅甸当局并未彻底放心。缅甸人明白,永历朝廷仍以宗主国自居,事实上却是逃难而来。
为了避免礼节上难以处理,缅甸国王拒绝接见使者,只派汉人通事居间传达信息。通事拿出明神宗时颁给缅甸的敕书同马雄飞、邬昌琦带来的永历敕书相核对,发现所盖玉玺大小稍有出入,因此对永历朝廷的正统地位产生怀疑。幸亏镇守云南的沐天波携有历代相传的征南将军印,这印是明代同西南周边土司和接壤国家往来文书中经常使用的,缅甸当局对比之后才解除了疑惑,允许永历帝和他的随行人员暂时居留境内。
缅甸政变新国王嫌永历礼数不周
朱由榔等人初到缅甸时,虽然身边兵士不多,但外围仍有李定国的数万大军抵抗清兵,受到了缅甸君臣比较善意的接待。
第二年,李定国的军队节节败退,军士死伤大半,无力保护永历政权。缅甸当局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恰好此时,缅甸又发生了宫廷政变,对永历政权还算友好的国王莽达被处死。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二十三日,缅甸国王的弟弟莽白在群臣支持下发动宫廷政变,处死了莽达,自立为王。新国王看到许多大臣前来祝贺,惟独朱由榔未到,感到很生气。其实朱由榔并不是不想来,而是因为坐吃山空,经费上陷入窘境,拿不出多少像样的贺礼。可莽白认为他们根本不像贫穷之人,觉得他们欺骗自己。国王对朱由榔等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再加上永历政权大势已去,便生出了除掉他们的念头。
莽白借口朱由榔不送贺礼,便派使节前去索要,结果也没得到什么,便命使节当面责备道:“我已经劳苦三载,你们的皇帝及大臣应该重重感谢我。前年五月,我王打算杀掉你们,还是我力保不肯。你们这些人毫不知恩报恩。”说完愤愤而去。永历官员极力辩解,但对方不为所动,自此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查看更多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也就是公元1661年8月12日,历史上有名的“咒水之难”在这天发生。那么咒水之难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造成了什么影响,牵连的人有哪些,最终怎么结局的?
永历帝画像
明朝快覆灭时,南明永历帝听从大臣的建议逃到缅甸境内。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带去口信,让永历帝明日一早过河,和缅甸国王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这就是一场鸿门宴,有去无回。但是毕竟寄人篱下,又不能不去,只好派了两位大臣和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第二天上午,马吉翔一行人刚到缅军驻地塔下,就被三千缅军团团包围。沐天波见有变故,立即持刀进行反抗,但是毕竟人少,最终大小官员42人全部被杀。朱由榔听说变故后,立马准备逃走,当缅军赶到朱由榔住处时,朱由榔随从一行300余人被追杀。
明朝覆灭是历史注定的,朱由榔再挣扎也没用,缅甸国王应该也是看出永历帝朱由榔的死期将到了,面对强大的清兵,缅甸国王如果能把朱由榔杀掉并献给清朝,想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永历帝朱由榔逃到缅甸后,积累下的财产日益减少,而面对缅甸国王的各种要求都无力反抗。在日益强盛的清朝的紧逼下,名存实亡的明朝覆灭是早晚的事,是历史的必然。
咒水之难是什么事件,总结来说就是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事件。 ...查看更多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也就是公元1661年8月12日,历史上有名的“咒水之难”在这天发生。那么咒水之难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造成了什么影响,牵连的人有哪些,最终怎么结局的?
永历帝画像
明朝快覆灭时,南明永历帝听从大臣的建议逃到缅甸境内。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带去口信,让永历帝明日一早过河,和缅甸国王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这就是一场鸿门宴,有去无回。但是毕竟寄人篱下,又不能不去,只好派了两位大臣和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第二天上午,马吉翔一行人刚到缅军驻地塔下,就被三千缅军团团包围。沐天波见有变故,立即持刀进行反抗,但是毕竟人少,最终大小官员42人全部被杀。朱由榔听说变故后,立马准备逃走,当缅军赶到朱由榔住处时,朱由榔随从一行300余人被追杀。
明朝覆灭是历史注定的,朱由榔再挣扎也没用,缅甸国王应该也是看出永历帝朱由榔的死期将到了,面对强大的清兵,缅甸国王如果能把朱由榔杀掉并献给清朝,想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永历帝朱由榔逃到缅甸后,积累下的财产日益减少,而面对缅甸国王的各种要求都无力反抗。在日益强盛的清朝的紧逼下,名存实亡的明朝覆灭是早晚的事,是历史的必然。
咒水之难是什么事件,总结来说就是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事件。 ...查看更多
历史上著名的“咒水之难”事件总结来说就是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的过程。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大设鸿门宴,让他明日过河, 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但寄人篱下,又不敢不去,只好命大学士马吉翔、大臣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次日上午, 马吉翔等人来到缅军驻地塔下,即被三千缅军团团包围。沐天波见有变故,立即夺刀反抗,终因寡不敌众,大小官员42人全部被杀。随即缅军赶往朱由榔住处,追杀随从300余人。
网络配图
1、仓皇入缅南明皇帝遭盘查
明崇祯政权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后,南方的明朝旧臣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勤王”,先后拥立了四个明室后裔,史称“南明”。但在清军的打击下,福王朱由崧、鲁王朱以海、唐王朱韦键的复明行动很快失败了。
顺治三年(1646年)末,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以永历为年号,建立了南明永历朝。立朝不久,清兵又至,永历帝无力抵抗,只好放弃广东,辗转到贵州、广西和云南。1658年12月,南明昆明建立滇都,不料立足未稳,吴三桂率领的三路清兵追击到云南。朱由榔此时已经走投无路,为保住性命,他听从了马吉翔等人的建议,于1659年正月仓皇出逃到缅甸境内,以期在缅甸苟且偷安。
缅甸当局同意接纳永历皇帝,但要求南明文武官员解除武装方可进入境内。于是朱由榔下令大小文武官员2000余人放下兵器,并赏给了缅甸当局许多财物。但缅甸当局并未彻底放心。缅甸人明白,永历朝廷仍以宗主国自居,事实上却是逃难而来。 ...查看更多
说起明朝的锦衣卫,我们都很了解,关于很多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锦衣卫。锦衣卫设南北镇抚司,南北镇抚司下设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执使命时,被称为“缇骑”。其间北镇抚司是洪武十五年添设。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皇帝钦定的案子),且拥有诏狱,能够自行拘捕、侦讯、行刑、处决,不用通过一般司法组织。锦衣卫高级官员有三种服饰:蟒服、飞鱼服和斗牛服。
关于锦衣卫,很明显朱元璋设置锦衣卫的意图是为了加强皇权,胡惟庸、蓝玉等案都有锦衣卫参与其间。因而据《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
但锦衣卫这把尖利的刀,朱元璋也知其威力微弱,曾于1387年将其废弃。但明成祖朱棣再次恢复,所以有明一代锦衣卫一向存在。锦衣卫的弊端不用多说,但也不能否定其一些功劳,如万历朝鲜战争锦衣卫收集了很多军情。
但1661年8月锦衣卫正式退出了前史舞台。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爱。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间有诈,但寄人篱下,又不敢不去,只好命大学士马吉翔、大臣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
次日上午,马吉翔等人来到缅军驻地塔下,即被三千缅军团团围住。沐天波见有变故,当即夺刀抵挡,终因寡不敌众,大小官员42人悉数被杀。随即缅军赶往朱由榔住处,追杀侍从300余人。跟着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也于咒水之难被杀,以及明王朝的消亡,锦衣卫也正式退出了前史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的是清朝在顺治年间也曾时间短设置锦衣卫,不过很快废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顾诚《南明史》:“因为李定国、白文选引兵入缅目的是接出永历君臣,缅甸当局发兵阻挡,双方才互有杀伤。不过,缅甸当局拒绝把永历君臣送往李、白军中,必然是考虑到了中国当时的局势,清朝统治业已基本稳固,南明残存军队恢复中原无望,势必长期盘踞或转战中缅接境地区,把朱由榔掌握在自己手中或引渡给清方,对于遏制南明军队在缅甸境内活动更为有利。所以,在明清交替之际中缅关系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受到指责的不是缅甸当局,而是永历朝廷的决策流亡缅甸。经过这番咒水之难,朱由榔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小朝廷实际不存在了,只有内地和沿边的一些复明势力仍然遥奉这位顾影自怜的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