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石器时代

"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该时代概念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假定的时间区段概念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假定的时间区段概念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该时代概念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

  新石器时代并不仅仅只是个时间区段概念,新石器时代和晚期智人出走非洲散布到全世界的过程有密切关系,晚期智人走出非洲之后石器的制作和早期智人差异很大,不再是数百万年以来一直未变过的简单打制切割用途,诞生了一系列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和使用目的发生巨大的变化的新种类石器。据近代考古发现,在距今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人已进入了文明。考古出土的陶器、青铜、铁器、玉器、炭化纺织品残片和水稻硅质体等等文化遗存表明,几千年前古人的冶铸技术、农业、制陶、纺织业等等相当发达。青铜、铁器为金属品,遗存几千年的较少;陶器、玉器可存时间长,出土的遗存较多。

  有的学者特别强调农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因而被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所以并不是3个特征齐备才能称新石器时代。

  囯内较有代表性的考古文化遗存: 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草鞋山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等。

  两极世界理论分析指出,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明使对土地的争夺代替自然界威胁成为了人类进化的主要动力,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组织从母系氏族公社形式经过一系列诸如“服役婚”“产翁制”等过渡形式转化为父系氏族公社形式。

  由于各地新石器时代的情况很不一致,所以没有统一的分期标准。有的地方分早晚两期,有的分早中晚3期。有的在晚期出现少量铜器但还不会有意识地制造青铜合金时,单独列出一个铜石并用时代,作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过渡期;有的则把这个阶段归入新石器时代晚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在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都有着怎样的联系

  综述

  西亚、北非和欧洲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考古研究也较深入。这里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有些地区,如中美洲,在西元后仍停在新石器时代,不过仍出现高度的文明,如玛雅文化

  西亚

  西亚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安那托利亚(今土耳其)和扎格罗斯山山前地区,即所谓农业起源的新月形地带。这一地区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潮湿,夏季炎热干燥,有适于栽培的野生谷物和易于驯养的动物,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已有相当的基础,因而成为最早出现农业和养畜业的地区。

  大约在公元前9000~前8000年,便进入原始新石器时期,有了农业和养畜业的萌芽。公元前8000~前7000年,先后进入前陶新石器或无陶新石器时期,已种植小麦、大麦、扁豆和豌豆等,开始饲养绵羊和山羊,有的遗址还有猪骨。这个时期的典型遗址耶利哥遗址,已出现用土坯砌筑的半地穴式房屋,村外有石砌围墙和濠沟,墙内有石砌的镃望塔。这在世界上同类建筑中是最早的。

image.png

  大约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亚各地先后进入有陶新石器或发达的新石器时期。最早的陶器可称为土器,火候极低;稍后有厚胎的素面灰褐陶,最后出现彩陶。这时农业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有的地方已有灌溉农业。房子一般为多间式、平顶,有的房内有牛头形塑像。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这里的一些遗址有了铜器(个别遗址中用冷锻法制造的铜扣针等,可早到前7500年左右),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西亚的新石器文化在发展中对周围地区产生过明显的影响,一是向北非尼罗河流域传播,一是向欧洲东南部扩展。尼罗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分为3期,从早期开始即为有陶新石器阶段。北非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分为三大系统: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萨传统的新石器文化。在欧洲的希腊本土、克里特岛以至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等地存在过前陶新石器文化。从陶器出现以后,欧洲南部主要有印纹陶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则为线纹陶文化,这些地区在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后出现了彩陶文化 (见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文化)。而东欧较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则流行小窝篦纹陶文化等。

  中亚

  中亚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该文化分布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石器大多继承当地的中石器时代传统而多细石器,同时也新出现磨制石斧和磨谷器。已种植小麦和大麦,饲养山羊。陶器均为手制,胎中多掺草末,除素面外还有一些彩陶。从总体文化面貌来看明显受到西亚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中亚北部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较晚,其代表为克尔捷米纳尔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经济以渔猎和采集为主,陶器多饰刻划或戳印纹,彩陶极少。

  南亚

  南亚次大陆较早的新石器文化大约开始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分布在俾路支和印度河流域一带。居民种植小麦、大麦,饲养绵羊、山羊和牛。大约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出现陶器,并且很快出现彩陶。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image.png

  东南亚

  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有种植薯芋为主的新石器文化,没有发展起真正的农业经济。

  东北亚

  中国是世界上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对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进行的年代测定中,就确定了其出现的时间约为距今一万八千年,这要比学术界之前普遍认定的一万年要早上八千年,而随着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早期陶器的年代的成功确定,我国南方陶器的出现年代又被提前至两万年前。这就意味着,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陶器是在中国,并从江西的仙人洞遗址和湖南的玉蟾岩遗址开始向外扩散,先后到达俄罗斯和日本,并在亚洲地区被保留了下来。这个过程体现了文化和科技传播的重要意义,也是中国早期人类对区域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仙人洞遗址:

  从美国《考古学》杂志评出的2012年十大考古发现中,我国仅万年仙人洞发现的2万年前的世界最早陶器入选。

  仙人洞遗址坐落于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樊昌生说,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对遗址有过大规模的发掘,先后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

  2003~2005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系统采集了碳十四测年样品,准确把握和记录出土陶片与测年样品的地层关系,结合地层沉积微结构分析方法,对玉蟾岩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进行了系统的年代测定,确定该遗址陶器出现的时间约为距今18000年。

  基于这样的研究积累,2009年,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合作团队决定对万年仙人洞陶器的年代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之后,合作团队在重新清理出来的考古地层剖面上采集了系列碳十四测年样品和地层微结构样品,确定碳十四测年样品与陶片的地层等时关系,证实以前发掘的考古地层是人类活动形成的原生堆积,不存在自然过程或者后期活动的搅扰,所测定的碳十四年代代表了同层位陶器的年代。由此证实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的年代可以早到距今2万年,是目前世界上已发表陶器的最早年代。

  蒙古和西伯利亚也有个别遗址的陶器年代接近1万年。但这个地区的磨制石器一直不很发达,农业出现的年代也很晚,与西亚情况正好相反。这个地区的陶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筒形罐特别流行,一般为灰褐色,饰刻划纹或压印纹。在日本,陶器多绳纹,故日本的新石器时代又称绳纹时代。朝鲜和西伯利亚的陶器则多施篦纹。

  朝鲜的新石器文化因受中国东北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已发展起旱地农业,种植粟和黍。蒙古东部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也已种黍,并饲养牛羊等家畜。日本的农业只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后,因受大陆的影响,才急速发展起来的。西伯利亚则一直以渔猎和采集经济为主。

image.png

  美洲

  这些地方的史前考古通常不使用新石器时代这一概念。但若用旧大陆考古学的标准去衡量,那里也还存在新石器时代文化。美洲在欧洲殖民者到达以前基本上处于新石器时代,即使已创立高度文明社会的玛雅王国(见玛雅文明),也基本上不使用金属器。美洲是农业起源的重要地区,那里最先培植玉米,还有豆类和南瓜,印第安人称之为三姊妹。家畜仅有骆马一种。

  大洋洲

  大洋洲在殖民者进入以前基本上仍处于狩猎、采集经济阶段,不会制造陶器,所以那里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界线不大明显。

  非洲

  非洲中南部的新石器时代仍多打制石器,种植薯芋,同东南亚的情况有些类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有着怎样的居住习惯

  旧石器时代因为年代太过久远的原因,发现的遗址可谓寥寥。新石器时代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000一前2000年,此时人类生活的遗迹逐渐增多,目前已发现的遗址大概有一千多处,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遗址看到当时人类生活的片断,把它们串连起来,就形成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发展的轨迹。人类终于走出了原始的洞穴和巢居的居住形式,显露出自己建造房屋的端倪。

  1.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民居遗址石黄河一直都被奉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奔腾的文化巨流中,翻涌着五千年的中国文明的波涛。当时的社会生产形态,已由原始的渔猎和民采集,逐渐走向了比较固定的农业耕作,并且出现了纺织、制陶等手工居业和一定的社会劳动分工.社会结构也由单纯血缘组合与人数较少的原始人群,发展到关系复杂与人口较多的民族部落。同时在民居方面,也有了较大的飞跃,人类终于走出了原始的洞穴和巢居的居住形式,显露出自己建造房屋的端倪。群居的聚落,出现了供生产与生活用的窑址、公共房屋、住所、謇穴和畜圈,供防御的垣墙、濠沟,原始祭拜所需的祭坛、神庙和神像以及公共蓦地等。 新石器时代文化早期遗址基本都集中在黄河流域,大致散布在今日的甘肃东部、陕西西部、河南中部及河北南部一带。主要有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公元前5505一前4900 年)、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公元前5400--前5100 年)、甘肃秦安的大地湾遗址(公元前5200一前4800年) 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聚落面积不是很大,一般为1万-2万平方米,已经使用半地穴房屋,墓葬集中在聚落附近。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典型来研究的话,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主要以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一前3000年) 为典型。它首发于河南省港池县韶村,分布范围很广,西至青海,甘肃交界处,北抵长城沿线及黄河河套地区,东及河南东部,南达湖北西北。其中包括的遗址已超过1000处,陕西西安的半,临的,河南郑州的大河村、陕县的庙底沟,山西石楼的贫沟等突出体现了仰韶文化的主要特征,在民居建筑上,出现了一定的规模,布局及多种建筑类型。新石器时代晚遗,要以御部文化和龙山文化为典型。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继续,1923年在甘肃临兆被发现,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河,大夏河及湿水流域一梦。大汶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山东境内,北人旅大地区,南达江苏、绕北,西抵河南中部,东至山东半岛,西北见之于黄河北岸,是龙山文化发展的渊源。而辉煌的龙下山文化(公元前2900前1600年)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分布在令山东全境、河南大部、陕西南部与山西西南一带。随着祖先们对建筑的认识和技术的逐渐提高,这一时期在民居方面表现为:一些聚落已扩大为城市,相当多房屋的面积有所缩小。民居除半地穴外,还出现了地面房屋。建筑的室内地面与墙面涂以白粉,个别建筑的下面还使用了夯上技术。这种夯上技术的扩大使用,首先表现在城子崖的古城围垣上。

image.png

  (1)早期装李岗文化:半地穴式民居

  裴李岗文化遗址于1977年在属于中原的河南新郑被发现,表李岗文化之所以成为典型,主要原因在于裴李岗文化是目前已知的华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其大约出现于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4900年之间,距今已有8000—7000年的历史了。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地带,裴李岗出土文化为代表,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遗址坐落在两水汇合的三角地带,既有大片土地可供耕作,四周又有群山环抱利于防御。依山、傍水、平川是先民们最主要的聚居环境选择李岗遗址中有房基、窑穴、墓地等村落遗迹,好像有一定的布局,居住建筑集中在遗址中部。签穴主要在南部,墓地在西部和西北部。房基为方形或圆形半地穴。在河南密县莪沟遗址发现六座属于裴李岗文化的半地穴式民居,形式上它们已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不同形状,面积最大的有10多平方米;穴底地面上还铺垫着一层26厘米厚的灰白色垫土,加工成光滑平整的硬土居住面;在靠穴壁处还均匀地分布着几个柱子洞,以支撑草棚屋顶;在地穴南部或西南部开设了斜坡形或台阶式的门道,以方便出入。在今天看来,当时的房屋多么简单,但对于那个时代的祖先们,这样的房屋已经是用很先进的建筑技术制造出来的了。

  2007年,考古人员在河南省新郑市唐户村发现了面积超过30万半方米的装李岗文化时期聚落遗址,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裴李阅文化时期聚落遗址。清理出47座布局具有明显规律性的房址,房基均为半地穴式,有椭圆形、圆形、圆角长方形和不规则形,按结构形式大放可分为斜坡式门道单间式、阶梯式门道单间式、斜坡式门道双间式3种。这些居住基址可分为4组相对独立的单元,其中第4组目前已清理房址27座,它们分布较有规律,从北向南大致可分为3排。新发现了双门道和阶梯式门道的房址,房址两侧各有一个灰坑,形成一个独立单位的布局特征。房屋结构的新变化及按照一定规律成排分布的特点,说明第4组房屋在建造技术及布局形态上更加成熟,是该聚落的核心区城。此外,居住基址内有一条排水系统,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懂得利用自然地势来建造排水设施,反映了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

  这些目前所知最早的半地穴式民居,展示了原始建筑最基本的形式。远看,它们都是坐落在河旁台地或坡岗上的一座座圆形或方形窝棚。近瞧,窝棚开口处有一个斜坡或台阶式的小门道通向室内,室内是个半地穴。居住面比室外地面要低,平整光滑,是一层人工仔细加工的硬土面,比室外地面要干净整齐得多;为了防潮,有的还经过火烧烤;居室里面的中心还有一个圆形或方形的灶坑,似乎让人看到这里曾始熊熊燃烧过的灶火。室内光线较暗,但也能看清木棍搭成的屋顶上铺垫民着树枝或野草,外面还抹有草拌泥。 半地穴式民居的出现,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氏族先民们用智慧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杰作。如今,我们用惊奇的目光浏览这些建筑遗迹的时候,那份由衷的赞叹之情依然溢于言表。

image.png

  (2) 中期仰韶文化:半坡半地穴式民居 西安之所以成为华夏文明中一个最璀璨的文化中心是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耀人的古都辉煌,即便是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穴居时代,西安也不是个落后的地区。著名的半坡村文化遗址就位于西安向东方向6公里处,因从该村发掘出一个距今有五六千年的古村落遗址而被称为半坡村文化遗址,它属于黄河流域很重要的一个文化遗址,于1952年被发现。据专家考证半坡文化遗址距今约5600-6700年,其村落遗址的总面积有5万平方米左右,经过六次发掘,整个遗址略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的椭圆形,房屋和窖穴、饲养家畜的圈栏集中分布在村落的中心,约占3万平方米。遗址中发现了房屋遗迹46座。房屋的形式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其建筑结构有半穴居和地面木架建筑两类。有些房子有柱子支撑,墙壁是泥墙,墙面用草拌泥涂抹。房子大小有十几、几十平方米的,也有上百平方米的,每片居住区内都有这样一座大型房屋,面积约120平方米,估计是民族首领的住所兼作氏族成员的聚会场所。大房屋的周围分布着小房屋,房屋形状多为圆形,少数为方形或长方形,小房屋面积大小不等,小的十多平方米,大的几十平方米。房屋的门道和居室之间均建有一个两侧由小墙围起的方形门槛,居室中心有一个灶炕。用树枝、草、泥搭建的屋顶,由几根木柱支撑起。室内墙壁抹有草泥,有的还经火烘烤,十分牢固。这些小房屋一般作为民族成员的住所。在房屋之间,夹杂分布着窑穴,用于贮藏食物和工具。每片居住区内各有一座长方形家畜圈栏,饲养氏族公有的家畜。在居区外围,还有一条环绕居住区的深5-6米、宽6-8米的大沟,起防卫作用。面观祖先们居住过的地方,这些遗址中房基凹人地下50厘米左右,中央有1一2个柱洞,用于立柱,以支撑木骨架和草、泥覆盖的房顶。紧贴坑壁外侧,还有用树干、树技和草泥筑成的木骨泥墙,既用于屏藏、遮指,又起着承托屋顶的作用。因房屋墙壁借用了坑壁,故木骨泥墙不高。木骨泥墙的建筑,表明原始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使人们居室的位置从地下向地表转移,为后来的地面建筑奠定了基础。

  2008年,考古学家们在陕西省高陵县杨官寨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窑洞式民居建筑群。属于新石器时代半坡四期的文化遗存,距今约50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2008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其位于陕西省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地处泾河左岸的一级阶跑上,现存面积约80余万平方米。自2004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面积达16485平方米。在发掘区南端发现了成排分布的半坡四期文化的房址和陶密。房址共17座。成排分布在杨宫寨村附近泾河边上一处断崖边,基本上是平面是“吕”字形的前后室结构,前室一般是地面式,后室则为窑洞式,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窑洞式建筑群。在房屋旁边,还发现了陶窑和储藏陶器的洞穴,里面存有大量陶器、陶胚残片和一些制陶工具。从半坡文化的两处遗址来看,几千年前祖先们的住房,代表着中国民居发展的一个雏形,其中的一些重要元素,直到现在还被人们应用它不仅反映了先民萌发的建筑智慧,也以悠长的时光证明了其中存在的些科学的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在不同时期有着怎样的发展

  综述

  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1.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有大地湾遗址、上山遗址,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等。

  2.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有河姆渡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等。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物中发现水稻遗存,证明了长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起源中心。

  3.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陶器也不甚发达。

image.png

  时期划分

  上述除第③区因考古工作不够深入难以分期外,前两区大致可分为3期:

  早期

  以甘肃大地湾遗址最为久远(60000-4800年),早期距今13000~7000年前,可分为前后2段,前段距今12000年~9000年,以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为代表。加工石器出现简单的磨制,能够制作简单烧成温度较低的陶器。在南方,主要表现为洞穴遗址和贝丘遗址,主要以打制石器和细石器为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江西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大米粒,但是否为经过人工培育的水稻,学术界仍然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水稻起源的重要地区。后段是距今约9000~7000年,主要以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等磨制石器有了很大发展,陶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种类较多,以红陶为主,陶色多不纯正,陶质较粗疏。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获得初步发展。

  中期

  中期距今约7500~5000年,可分为前后两期。河姆渡文化、龙虬文化、北辛文化、半坡文化、前大溪文化为代表,后期以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磨制石器种类丰富,制作精美,制陶技术显著进步,出现慢轮修整口沿的技术,农业和畜牧业获得高度发展,长江流域已进入到灌溉农业阶段,而且猪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家畜。人口聚落不断增多扩大,开始出现一些中心聚落和大规模的公共墓地,反映出社会组织向心凝聚平等的特点。

image.png

  晚期

  晚期距今约5000~4000年,也叫铜石并用时期,以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山东日照两城镇、河南洛阳王湾、山西襄汾陶寺、甘肃临兆马家窑、湖北京山屈家岭湖北天门石家河、浙江余杭良渚遗址为代表。制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陶器以灰、黑陶为主,轮制法得到普及。屈家岭文化以蛋壳彩陶尤为典型 [7] 。石器磨制精致,器型变小。良渚文化最大的特色为玉器,如玉琮,玉钺。农业和畜牧业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加,社会复杂度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原始城堡、城垣和大型建筑,有了阶级、贫富分化,人类社会向国家文明时代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几千年前古人的冶铸技术、农业、制陶、纺织业等等相当发达。青铜、铁器为金属品,遗存几千年的较少;陶器、玉器可存时间长,出土的遗存较多。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