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军

"

  对于湘军的历史定位,历来有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湘军是帮助了清政府,消灭了农民起义军,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湘军所发展的淮军人物李鸿章作为众多不平等条约签订者,更是被认为是民族罪人。洋务运动也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湘军亦成为开创近现代军阀割据的源头。

湘军

湘军——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

湘军为什么名满天下?而淮军却默默无闻?

  在清朝末年的内战中,出现了两支精锐部队,一支是湘军,一支是淮军。他们一起大败太平天国,将马上要分崩离析的清朝强行续命,他们都是清军精锐。但是你绝对想不到,一到了对外作战,面对外国侵略者,两者的表现可以居然差异这么大。

  在清朝末年清朝主要有两次重大军事胜利一个是左宗棠带领两万湘军收复新疆另一个是湘军王德榜率军配合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两次都有湘军的直接参与,湘军都是取得了不朽的功绩。至于淮军呢,在左宗棠的湘军辛辛苦苦收复新疆时,淮军刘铭传部带着几万人在陕西大吃大喝,不肯入新疆作战。1884淮军潘鼎新部面对法国军时惊慌失措,作鸟兽散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两点原因首先是将领。

  曾国藩要求将领,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道义和忠义被摆在了第一位。所以我们可以看看湘军的组成,湘军主要将领基本上都是读书人,这里有理学家、学者、进士,这素质水平在当时是十分高了,在当时的整个清朝,我相信没有一支军队可以与之相比。他们个个都是为了理想而来绝对不会是为了金钱权利,来参军,一支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的军队是绝对可以碾压其他军队,发挥出超凡的力量的。

image.png

  再看淮军将领,那就成分复杂了,盐贩子、地痞流氓、太平军降将全都有,这种人也能当正规军首领?就是一群被招安的土匪头子,面对弱者靠着优良的武器装备还能打一打,遇到强敌,那就真的是弱爆了,将领个个都是只会拥兵自重,我不是说他们军事实力不行,单独拉出来几个军事指挥水平绝对可以不输湘军,但是作为军队而不是个军事割据势力,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士兵

  湘军招募士兵可是要曾国藩亲自把关的,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这样的士兵才是精锐啊。至于淮军,将领都不要政审的,更何况士兵呢,那更就是一个大杂烩了,凭借着李鸿章洋务运动积累下来的资本,淮军的装备可以说是全中国甚至可以说是全亚洲最好的了,不过这只部队有这样一个毛病:装备精良但是没有血性,一遇到强敌就要溃散。遇到国内那些个装备落后的部队狂虐,遇到强敌就逃跑,虽然也有壮烈殉国的,但是真的只是个别并且也是无法改变什么的。

image.png

  而甲午战争中,唯一敢和日军肉搏的就是湘军,就算是因为太强被裁军到很小规模的湘军依旧是英勇无比,牛庄战役他们不惧强敌,不怕牺牲,相比于淮军的避而不战,他们直面日军,虽然最后惨烈战败全军覆没,但也是给了日军震撼,也是曾国藩的湘军的最后一缕夕阳。

  我想为什么两个部队差别这么大的原因已经很清楚了,借用毛爷爷的话来说,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为了增加湘军战斗力,曾国藩实行了什么制度?

  在咸丰刚刚继位之后,清朝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农民起义席卷中国,南方基本上全部波及,形成与清廷分庭抗礼之势。此时清王朝的绿营和八旗子弟都不管用,倒是曾国藩为首训练出的湘军成为了救命的稻草。

  后人探索湘军成功之谜,总结出了方方面面的原因。比如纪律、策略、领导人的能力等方面,但据我看来,湘军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原因是因为一方面给人高薪,解决了当前的最现实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给人实行了保举制度,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image.png

  高薪可以理解,当时曾国藩规定,湘军的饷银是朝廷正规军的三倍。因此,在那个饥荒频发、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湖南人便义无反顾,踊跃参军。那么什么是保举制度呢?这是说按战功保举一定数额的将士为国家武职官员,当然作为高级将领还能被朝廷封为文官。

  虽然,曾国藩在衡阳的时候,在湘军誓师时,就喊出了“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口号。他虽然是理学大家,但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不要官、不要钱,这在保境安民时偶尔说说还可以。要让士兵们带着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辗转大半个中国,历时十几年,鬼才会不要命,人都会跑光了。

  所以,曾国藩让湘军的将士获“利”,不仅要获利,而且还要用“名”来鼓励将士。曾国藩鼓励部将大胆保举亲信:

  鄙人前衔奏补实缺,最足新耳目而鼓士气,不可畏干部诘而预自缩手也。

  至于怎么保举,当时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指标。但湘军成立之初,就有一个不成为的,与朝廷达成默契的规定,那就是每打一次仗,一百人中可以保举三人,此后,逐年递增。在攻克武昌一役中,湘军之中就有两百多人被保举。

  这样的制度,当然能凝聚将士的心。湘军领袖能受朝廷的封赏,升官发财,普通的士兵也能在历次战斗中分一杯羹,自然更有战斗力,更有士气。不过后来,这个风气越来越盛,一场胜仗打下来,无论时参战的、未参战的,只要有关系就能获得保举。

  都说太平天国封王太多,天京城一块砖头掉下来都可能砸到一个王爷。当时的湘军何尝不是如此,由于是乡勇组织,裙带关系特别严重,保举之风盛行后,哪怕是在老家务农的,未成年的孩子,甚至还在肚子里未出生的都可以想尽办法冒领军功。

  这个风气在曾国荃的“吉字营”最为突出,这也是曾国荃笼络手下的一个方法。曾国藩曾经也忧心忡忡的和心腹幕僚赵烈文说,保举之风增加了战斗力,也为国家埋下了隐患。但是,在当时,太平天国胡乱封王,湘军肆意保举,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行为,哪里还顾得明天后天的事情?

  湘军之中,各营保举的武职官员共达十几万人,其中三品以上的数万人。由于在湘军之中,被保举太容易了,不仅是湖南人竞相投奔,甚至一些文人也不惜来到湘军之中,或出谋划策做幕僚,或为湘军提供技术帮助。比如数学家李善兰就来到湘军幕府,一住就是八年,为机械制造局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俞樾、吴汝纶、王闿运和王安定等士子竞相投奔。不及第的希望能够出人头地,及第的甚至认为在湘军比在朝廷更有前途。

image.png

  然而,湘军初期,曾国藩只有二品虚衔,并没有实职。因此,湘军举荐的人都只是虚衔,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履职的机会(徒有保举名,永无履任之实)。这样一来,在湘军后期普遍产生了厌战情绪,严重影响了湘军的战斗力。

  直到曾国藩多次明示暗示朝廷,终于获得了两江总督的实职。这样以来,湘军就有更多的将领有机会担任职位,保举制度发挥了更大的效果,吸引湘军不断向太平军步步紧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湘军控制了江南的半壁江山,清政府是怎么消灭他们的?

  湘军是我国晚清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军事集团。湘军崛起于太平天国时期,是由曾国藩一手创办的。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湘军异军突起,鼎盛时期的湘军拥兵数十万,控制了东南的半壁江山,让清政府始终寝食难安。不过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政府却很快搞掉了这个势力庞大的集团,让湘军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那么清政府是怎么搞掉湘军这个山头的?

image.png

  第一,裁军。早在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势如破竹的时候,清政府就开始着手打压曾国藩。曾国藩自知清政府对自己不放心,因此主动请求裁军,此举正中清政府的下怀。在刺马案发生后,清政府借机发难,曾国藩被迫遣散了湘军大部,只留下两万人的精锐(俗称老湘军,后来归刘坤一率领),湘军势力从此一落千丈。

  第二,分化。清政府为防止湘军做大,对湘军进行大肆的分化瓦解。李鸿章的淮军(系)就是在清政府的扶持下从湘系分化出来的。左宗棠虽然继承了湘军的衣钵,但也只是湘军名义上的老大,其实早已自立门户,成为楚军的首领。而沈葆桢更是叛出了湘军,和曾国藩等人关系搞得非常僵。可以说,湘军早已分崩离析。此外,为了制衡湘淮两系,清政府还扶持了张之洞为首的清流派,让几派明争暗斗,湘军本就被边缘化,再加上其他几派的打压,日子越来越难,等到左宗棠下台后,湘军群龙无首,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

image.png

  第三,掺沙子。清政府为防止湘军掌握地方实权,将湘系将领频繁调动,调出盘踞已久的地盘,同时向这些地方掺沙子,派遣心腹,把湘军将领架空。正是清政府的这种不厚道的掺沙子手段,导致了湘军将领不满刺杀了清廷派去的两江总督马新贻,制造了著名的“刺马案”。

  第四,消耗。清政府假借围剿捻军、平定西北,中法战争等战事,不断消耗湘军力量,很多湘军不是战死沙场就是逃跑,逃跑后加入了当地的哥老会,以致于造成了哥老会势力超过了天地会的情况。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所率领的部队中很大一部分已经不是湘军了。等到左宗棠调离新疆,他的西北湘军很快衰落,逐渐被甘军所取代。而留在南方的老湘军在刘坤一的带领下,在甲午战争中因淮军的失利而亮了一次相,结果打的一团糟,把湘军的老底子打没了,湘军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湘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毕金科,为什么会走上绝路?

  咸丰七年正月,曾国藩接到了一个噩耗:自己亲手提拔的大将毕金科在攻打景德镇的时候战死。曾国藩痛哭不已,向朝廷上疏奏请优抚,追赠总兵衔,谥号刚毅。四年后,攻克景德镇时,亲自为他勒碑纪事,将他和塔齐布并列。

  毕金科本来在征讨苗人时就当过乡勇,湘军刚一建立,他就加入了。最开始只是跟从王国才的一名营官。因为作战勇猛,在曾国藩率军攻打武昌时崭露头角,很受喜欢。为了给他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曾国藩将他调到塔齐布麾下,攻打九江。

image.png

  然而,塔齐布在九江围攻了很长时间,没有耗死太平军,自己却心力交瘁吐血而亡。这时候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又亲自来到江西,在失去了悍将塔齐布的情况下,毕金科勇冠三军,成为湘军最为骁勇的战将。

  不过,很遗憾,当时的湘军与太平军相比,军械上占有优势,但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更为不幸的是,毕金科遇到的敌人很强,队友却很会拖后腿。

  在樟树镇之战中,他冲锋在前,攻破了城池,但能力平庸的周风山却战败,太平军很快腾出手来,收复了樟树镇。在章田渡之战时,他又取得了胜利,不过由于饶州失陷,毕金科只能退出战地。

  对于饶州失陷,他耿耿于怀,很不甘心。为了收复失地,他从自己部队中挑选少部分死士,带领他们夜袭饶州。这次突袭顺河而下,在下船的时候,毕金科高声对湘军喊道:

  今日上岸不破贼,吾不复归舟!

  他们人数虽然不多,士气却非常高昂,一鼓作气就拿下了饶州城。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战果,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原来的守城将领欺负毕金科名气小、官职低微,竟然将这个功劳据为己有,后来曾国藩等人了解了真相后,为他请功,赐号呼尔察巴图鲁,并升任临沅镇都司。

  这个官职虽然不高,但毕金科的名气逐渐响了起来,点点手下士兵,也有一千来人。在自豪和兴奋的同时,毕金科却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没有钱发军饷,不仅没有军饷,连军粮都要告罄了。

image.png

  本来,官兵打仗,朝廷发饷发粮,这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这是湘军,是团练,是不纳入正规军编制的。除了咸丰帝一些口头的鼓励和暂时没有多大用处的官职外,朝廷是一分钱不拿,一粒米不给。那么团练的粮饷从哪里来?

  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找当地官员要,其次是在朝廷默许的范围内巧立名目征收税赋。对于前者,湘军说起来就来气,别说小小毕金科,就连曾国藩也要不到江西省的粮饷,他正和整个江西官场怄气。对于后者,毕金科并不愿意这么做。

  没有办法,毕金科只好厚着脸皮找江西巡抚文俊要钱。说实话,曾国藩要钱,是为整个湘军要,数额庞大,确实有点难度。但毕金科只为了一千多名湘军要口粮,江西再穷,也是供应得起的。然而,文俊却摆起了架子,他要尝一尝战略指挥的瘾,挥手一指地图上的景德镇:打下了这里,给你们粮食。

  据可靠情报,景德镇正驻扎太平军一万多人,是毕金科的十倍。除非他的脑子有问题,绝对不应该以卵击石。大概是因为连战连胜的自信,或者是真的已经无路可走了,毕金科决定冒险进攻。

  他挑选了正月初二进攻,料想守军在情绪上会松懈一些。这天正好大雾,毕金科骑着高头大马,一手持着砍刀,一手拿着长矛,腰上还挎着五十多支弓箭,身后是已经饥肠辘辘的一千多湘军。

image.png

  毕金科的骁勇,确实举世罕有,他的火力很猛,很快平推太平军的外城,并且一口气冲进了景德镇城。但是,当他们一拥而进时,城中却鸦雀无声,毕金科知道中了计,准备退出却已经来不及。

  太平军从四面八发涌来,湘军一个个倒下。在毕金科身边,已经尸体已经堆积如山,但他还是像有使不完的力气,继续砍倒一个有一个的太平军。就这样毕金科竟然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城去。

  太平军派出火铳队到处追击搜捕毕金科,终于在一个叫做王家洲的地方找到了他。太平军使用了火铳四面八发向毕金科喷火,终于将他烧死。

  这就出现了本文开篇的一幕,痛失爱将的曾国藩更为记恨江西官场。四年后,他在毕金科战死的地方树立石碑,并且亲自撰写碑文,其中有一句道尽了毕金科战死的原委,不禁让人唏嘘:

  内畏媚嫉,外逼强寇,进退靡依,忍尤丛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除了镇压太平天国时期的曾国藩创建的湘军,还包括该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南军队。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