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丈原之战

"

  撤退后的蜀军,魏延因不愿撤兵,并企图统率蜀军继续作战,即率所部抢先南行,占据斜谷南口,挡住杨仪归路。杨仪遣马岱将其击杀,然后退回汉中。历时七年的诸葛亮攻魏之战至此结束。此后,杨仪与蒋琬费祎掌握了蜀军的实权。蒋琬曾计划继续北伐,但为其他重臣反对而未有实行。在抵抗过蜀军的侵攻后,司马懿于238年(曹魏景初元年)讨伐辽东的公孙渊,灭公孙渊。自此,曹魏东西外患除去,司马懿亦因为取得大功,确立其在曹魏朝廷内的地位。239年(曹魏景初二年),年轻的曹叡驾崩,其养子曹芳尚年幼,令司马懿有机会把持政局,凌驾曹氏后人的地位,间接种下后来三国归晋的基础。

五丈原之战

五丈原之战——耗尽诸葛亮全部家底的一战

诸葛亮生命中最后一仗五丈原之战打法如何?结局怎样?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被刻画出来的完人,诸葛亮(181年-234年 )应该算是在民间最有人气的完美的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发明家,并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固发展,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一提起他,就会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诗句。而这个诗句的背景故事,就是他这一生最后一仗病逝五丈原之仗。

  在这一仗里大部分人认为诸葛亮输在了健康上,如果他身体健康也许就能打败司马懿的。但真的是如此吗?根据历史和演义资料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诸葛亮规划的这场战争吧。

1540879391741948.png

  第一步:在打这场战争之前,诸葛亮为了准备物资粮草筹划了三年,并同时让士民休养了三年。这期间诸葛亮鼓励发展农业,训练军队,制作木牛、流马为运载工具,派李恢运量集存在斜谷口,并修整斜谷囤积军粮和物资的仓库。

1540879414455273.png

  第二步:自斜谷直至剑阁,一连又下十四个大寨,分屯军马,以为久计。每日令人巡哨。并派遣使节前往吴国相约同时大举出兵。

 1540879430242874.png

  第三步:234年二月,诸葛亮倾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用流马作为运输工具,进军占据五丈原,在兰坑处屯田。杨仪跟随诸葛亮出军屯扎谷口。魏延为先锋,他距诸葛亮营地十里扎寨。共下五个大寨。

1540879455584817.png

  第一次进攻方向

  第四步:魏延、马岱引兵渡渭水攻北原;吴班、吴懿引木筏兵去烧浮桥;王平、张嶷为前队,姜维、马忠为中队,廖化、张翼为后队:兵分三路,去攻渭南。全部败回。


image.png

  第五步:诸葛亮率大军西行。转而进攻阳遂。因为城中有防备,所以诸葛亮的谋算没有成功。

  第六步:五月,吴国败于魏国。诸葛亮将部队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就地开荒耕种,作为长期驻扎的基础。耕垦的兵卒杂居在渭河附近的百姓中间,百姓生活安定,军卒所种不谋私。蜀、魏两军相持一百多天。

  第七步:八月,“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批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是月,亮卒于军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揭秘:五丈原之战诸葛亮真的是因为一场雨而败的吗?

  魏蜀吴三国鼎立,其中蜀国据川蜀险恶之地,物产不丰,国境狭小,失去荆州后,蜀国仅剩下益州与半个雍州,天下九州,只占一州半,实为三国最弱的一方,至于蜀军看似强大的军事力量,背后其实是诸葛亮的穷兵黩武。

1540879586507721.png

  诸葛亮凭借一州之地,六出祁山主动兴兵北伐,也是迫不得已之举,蜀国势弱,若三国一起休养生息,经年之后,国力弱小的蜀国被吴魏吞并是必然的,诸葛亮只能以战养战,以伤换伤,兴兵北伐。

  诸葛亮一生事必躬亲的背后除了是他独裁专断之外,同时也说明了蜀国地处贫困川蜀,人才凋零,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恰恰表现出了诸葛亮当时的辛酸,三国演义是一本戏剧化的小说,其中说诸葛亮五丈原是因为一场雨而惜败魏军自然不可能,那么,当时真正的五丈原之战又是怎样的呢?

1540879595938985.png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统率10万大军,可谓是倾巢而出,而这10万大军的数字很有意思,因为当时的蜀国全境内只有100万人口,却拥有10万军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0比1的比例,平均每十个蜀人中就有一个军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笑话,要知道,50比1就已经算是穷兵黩武了。

  倾巢而出的背后自然是可胜而不可败,前几次失败都是因为粮草补给困难,此次诸葛亮可谓深谋远虑,他在魏军守城避战的情况下,采取了分兵屯田的战略,据守在渭河之地,打算长期对峙。

1540879626443945.png

  诸葛亮当时已经明白自己的身体日渐消瘦,命不久矣,长期对峙本就不是诸葛亮想要看到的,只是魏军主帅司马懿坚决避战,诸葛亮无奈之下才扎营在易守难攻的五丈原之上;然人算终有穷时,人才凋零、事必躬亲导致过于劳累,油尽灯枯的诸葛亮于1781年8月于五丈原逝世,失去了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当日撤退,根本不敢跟魏军抗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五丈原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最终含恨而死!

  诸葛亮这个人物,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野史中,都是一个极其惹眼而又忠君的角色。在本篇文章中,小编将会带领大家认识一下,刘备死后的诸葛亮。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深感统一天下的压力巨大,日日忧心。不仅用心教导劝解主公刘禅,并且狠抓军队。表明一定要率领军队,收复汉室江山,铲除奸佞之徒,三国一统,完成先帝的遗留愿望。可一直对工作兢兢业业的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出祁山时候,把自己的性命永远留在了那个地方。

image.png

  诸葛亮在第六次去往北征的时,身体已经很不好了。那是在公元的234年。诸葛亮毅然决然亲自带领着军队,北攻魏帝。军队最远甚至到达了渭水旁边。当时的魏帝,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惶恐,赶紧和群臣一起商量解决方法。因为,曹真已经病死了,西北的军队无人接领。前任将军已经死了,只能找司马懿代替曹真去抵抗诸葛亮带领的蜀军。于是,魏帝就派了辛毗做监军去监视战场上的司马懿。毕竟曹操当初就对司马懿防备很深,唯恐被他篡权。

image.png

  对峙的军队在五丈原碰面。因为蜀军千里迢迢来到五丈原,一旦有了一点失败的迹象,很容易会军心不稳,必须要速战速决,才可能打赢。于是,诸葛亮开始派军百般叫阵,羞辱司马懿。可是司马懿是战场上的老油条,一直按兵不动,不肯出战。甚至是,当诸葛亮送给司马懿女人的衣服,来可以羞辱司马懿和他手下的将士时候,司马懿依然稳坐钓鱼台,只肯守城,不肯出兵交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将军都是有勇有谋熟读兵法的人,司马懿手下的将士们,却不愿意自己的将军受到蜀军的如此羞辱,就悄悄商议,准备自己私下迎战蜀军。而这一切都在谋士诸葛亮的计划之内。

image.png

  但是,辛毗却非一般无能宦官可比,他深知在战场上诸葛亮的阴谋诡计,作为监军的他,私下里严守城门,严禁将士出城门。诸葛亮苦苦等候魏军开城门迎敌,但是魏军没有动静。诸葛亮就去派人去打探消息。才知道,原来魏军有辛毗做监军。诸葛亮就知道,这次在战场是无法打赢魏军了。此时的诸葛亮,终于因为身心俱疲,在五丈原逝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五丈原之战,诸葛亮为什么会败给司马懿?原因是什么?

  “既生瑜,何生亮”。而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真正能够与诸葛亮并称一时的,恐怕只有司马懿了。人们往往在讨论二者谁强谁弱,但一个事实却是改变不了的:六出祁山的诸葛丞相,终因司马懿的抵挡,死于五丈原,一生的辛劳,随之化为流水。

  对于诸葛亮在与司马懿的龙争虎斗中败亡,历朝历代给予了诸多的阐释。

image.png

  首先是政治因素。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面对曹魏的不断蚕食,孙吴的虎视眈眈,蜀汉不得不以巴蜀一地之力,斗曹魏千乘之国,以弱战强,败无可败,诸葛亮殚精竭虑,定下了出祁山、取陇右、抗曹魏的策略,然而综合国力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走向。

  其次是军事因素。曹魏兵多将广并坐拥地利,以逸待劳;蜀汉军事人才青黄不接,蜀道难行粮草不济,乏力的后勤使得蜀汉难以打持久战,加之诸葛亮多次用人失误,更给了看破蜀汉弱点的司马懿可乘之机

  更有甚者,有人认为司马懿政治智慧远胜诸葛亮。司马懿出于诸多的考量,采取以守代攻,坚壁清野的打法,与其说是他与诸葛亮的生死较量,不如说是他养蜀自重,打消曹氏对他功高震主顾虑的一种政治谋略。基于此,当诸葛亮给他送来女人的衣冠时,他笑纳了,所以说,司马懿的一生,“忍辱负重”四个字,是当得起的!

image.png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管中窥豹,历史的风云变幻,远非后人所能完全解密的。从诸葛亮积劳成疾,渴望一战,派遣使者下战书,到司马懿仅凭使者的几句家常话,就断定诸葛亮每每事必亲躬,必定不久于世,果然,秋风五丈原,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

  在这里,下书的使者,似乎更像是曹魏的间谍,不经意间将主帅的信息泄露出来,从而影响了战局,令人懊恼的同时,更为诸葛亮处事不密的败亡而扼腕叹息。整个三国时期,类似于此的小人物、或者说各方“间谍”还有很多,诸如蒋干、张松等等,不一而足

image.png

  近来,以三国为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精彩纷呈,尤其以展现司马懿等谋臣风采的居多,然而无论是史书还是影视素材,提及“谍战”的,有如凤毛麟角,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当代悬疑小说名家何慕,在系列作品《三国谍影》中,从谍战角度,演绎三国时期掩映在波澜壮阔史实中的种种迷局,恢弘的史料,悬疑的笔法,令人于惊险刺激间收获别样的三国文化体验,引起人们的热议。

  曹魏的进奏曹、孙吴的解烦营、蜀汉的军议司,服务于这些谍报机构的,绝不仅仅是一些小人物。曹丕、司马懿、蒋济、诸葛亮、法正费祎孙尚香……他们所代表的,或者是各自政权的利益,又或者是为了某种利益出卖了所在的阵营,火烧赤壁、荆州失守、定军山之战、火烧连营,一场场血与火的较量中,充斥着暗战谍影,大小棋局,无不动人心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魏蜀两方在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县城南约20公里五丈原镇的黄土台原)发生,交战双方为曹魏及蜀汉,时为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234年,魏明帝青龙二年)。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五次北伐,由汉中出发,取道斜谷,穿越秦岭,进驻五丈原。在此,蜀军与魏军对峙了100余天。最后,诸葛亮病逝于此。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