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 正义 》解释:“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是山东省政府打造山东旅游精品的重点项目,由泰安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邀请中国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先生的制作团队精心打造的一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导读:论海拔,泰山不如西岳华山高耸巍峨;论景致,泰山不如南岳衡山秀丽多姿;论险要,泰山不如北岳恒山横跨塞外;论位置,泰山不如中岳嵩山巍巍居中。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自秦至清,除了武则天曾独树一帜的封禅嵩山外,历代其他那些具备完成统一、发现祥瑞、功德显赫、国泰民安等条件的有德之君,如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康熙、乾隆等皇帝,均把东岳泰山尊为封禅的圣地,并前仆后继的率众跋涉,大张旗鼓的亲临泰山举行隆重的封禅大典。据《宋史》记载:宋真宗赵恒为了能够促成封禅,甚至不惜贿赂当时的宰相王旦,才踏上了通往泰山的道路。
封禅,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举行的国家最高祭祀大典,也是皇帝与天沟通的一种迷信方式。那么,古代皇帝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名山,而是热衷于到泰山祭祀呢?笔者认为这是由泰山的特殊位置和悠久文化所决定的。其一,古人崇拜东方、苍天、太阳、高山,而泰山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在那里既能第一时间看到太阳升起,也便于皇帝与天近距离的沟通;其二,泰山地处黄河流域下游,这一带在远古相对比较发达,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古代皇帝通过效仿先人封禅泰山,宣扬自己的丰功伟业,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提升自己的历史份量。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引用《管子·封禅》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后经司马迁确认,有十二位远古帝王曾先后封禅泰山,他们是: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氏、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对此,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书虚》中也有记载:“为王太平,开封泰山,泰山之上,封可见者七十有二。”可见,早在远古时期,泰山封禅就已经成为圣明帝王所必须举行的国家大典。这些远古帝王,要么是华夏祖先,要么是明君贤主,都为中华民族做出过卓越贡献。在后来的皇帝们看来,能够重温远古帝王的光辉历程,能够在泰山封禅方面与之并驾齐驱,绝对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
封禅活动是封建帝王为了巩固皇权、统一思想、粉饰太平的一种政治手段,历代帝王通过封禅、朝拜、祭祀泰山,无不是借此树立自己的至尊地位,证明自己的横空出世,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正是由于历朝历代帝王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才使泰山封禅在中国封建王朝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政治象征作用,并成为每一位皇帝毕生追求的大事。残暴的秦二世胡亥,妄图通过此举亲身体验父亲当年的威风,挽回国家败落的颓势,结果还是因为自身无道,最终成为亡国之君。相比之下,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泰山封禅,却照样能够成为“千古一帝”。其实,真正的有德之君是不需要这种劳民伤财的“噱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自古以来,封禅祭天就是被人人所载道的事,那么为何能被记载的只有十二位呢,这十二位又有何能力会被载入史册。
网络配图
据史料记载这些能被记载的十二位帝王都是在历史上拥有极大的名气,第一位秦始皇咱就不说了,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帝皇,自号皇帝,之后才有人称皇,在这之前可都是王,来说说被记录的极不出名的这位,他是宋代的一位皇帝—宋真宗。这位皇帝也是醉了,当初明明打赢了辽国,但慑于辽国的威势,不顾丞相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大量金银为“岁币”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但宋真宗在位期间,使宋朝经济飞速发展,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封禅,是指帝王到泰山祭祀天地。封,是指祭天,报天之功;禅,是指祀地,报地之功。从实质上来讲,封禅也就是一场祭祀活动。但从意义上来讲,这种祭祀活动并非随便哪个帝王就能搞的。
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中给出了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的条件: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也就是说,帝王要想到泰山搞封禅活动,必须缔造了太平盛世才有这个资格。而在班固的《白虎通义》中则记载道: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也就是说平定天下的开国之君,也有资格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后世封禅,基本就遵从了这两个条件——平定天下,太平盛世。没办到这个两个条件中的其中一个,不能(不建议,否则被骂)到泰山封禅。
下边,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仅有的泰山封禅的6位帝王。
第一位,秦始皇。
嬴政,于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当时,嬴政纠集了齐、鲁两地的儒生,稽考古时传说中封禅礼仪,一众儒生说法不一。嬴政于是按照祭祀秦国雍上帝的礼仪,举行了封禅大典,并且刻石记功。
嬴政封禅,满足平定天下这个条件。
第二位,汉武帝。
刘彻,于元封元年(前110年)4月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后来,他又五次跑到泰山搞封禅。
刘彻封禅,也满足平定天下这个条件。
第三位,汉光武帝。
刘秀,于建武三十二年(56年)二月到泰山封禅。
刘秀,被戏称为“位面之子”,他也满足平定天下这个条件。
第四位,唐高宗。
李治,于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到泰山封禅。
李治封禅,这个有点勉强。他老爸李世民倒算够格。据说,李世民是有打算到泰山封禅的,魏征听说后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他就没敢去了。
第五位,唐玄宗。
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726年)十月到泰山封禅。
李隆基嘛,他满足的条件是太平盛世。他到泰山封禅时,历史的进程还没到安史之乱,所以,他也有这个资格。
第六位,宋真宗。
赵恒,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从京城出发到泰山封禅。
赵恒封禅,也很勉强,非常勉强。但,他不顾规矩,封了,禅了,也没人敢拿他咋办。但,骂声还是汹涌而来呀。
封禅,帝王的最高荣誉。上边封禅的六位帝王,除了李治和赵恒外其他都是实至名归,当得起这份荣誉。宋朝之后,到了明朝,朱元璋说咱们以后不搞封禅这玩意了,于是乎,明朝没有帝王到泰山封禅。到了清朝后,也不拿封禅当回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封禅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早在远古的夏商周三代,就已经有封禅的传说了。
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祭拜天帝,以示受命于天。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在唐朝之前,登上泰山封禅的只有三个人: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吞二周而亡诸侯,统一全国,因此自然有资格登上泰山封禅,祭拜天地;汉武帝雄才大略,大破匈奴,奠定了汉王朝的强盛,向来“秦皇汉武”并称,自然也有资格封禅泰山;汉光武帝则是在王莽篡夺了大汉江山后,在群雄中脱颖而出,重新平定了汉家江山,为两汉四百年基业的中兴之主,所以可以去泰山。
唐太宗李世民一统五胡乱华三百年乱世,在隋末的战乱中他就是军功第一;登上皇位后,对内有贞观之治,国泰民安。对外,灭突厥,灭吐谷浑,灭高昌,四夷宾服,少数民族被他尊为“天可汗”。这样的丰功伟绩,自然也想封禅一次泰山,跟秦皇汉武并列去。
有官员看出了李世民心思,就纷纷上表,希望皇帝能去封禅泰山。但李世民当然要象征性推辞一下。
李世民说,我功劳再大不能跟尧舜比,当今老百姓还不是人人快乐安康,汉文帝开启了文景之治,可他也没去封禅啊,这并不影响后人对他称颂景仰。秦始皇倒是去封禅了,可他是暴君,还是很多骂他的人。所以帝王的丰功伟业关键不是封禅,而是要让全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这话说的大气凛然,冠冕堂皇,一副明君坦荡的样子。可李世民内心还是希望去的。毕竟,作为一个皇帝,封禅就已经是最高的荣誉了。所以,当后来又有人上奏的时候,李世民爽快的答应了。
结果,李世民的“镜子”魏征出来反对了。魏征说,陛下您虽然功劳很大德行很厚,国泰民安,四夷归顺,绝对有资格去封禅。可是去封禅一次,要又大量的兵车护卫,车马劳顿,花费巨大。还要给其他的臣民赏赐无数,几年免除徭役也不能恢复过来百姓的劳苦。李世民一听,确实有道理,那就算了。
到了贞观十五年,李世民觉得经过贞观之治的积累,经一次封禅那时绰绰有余了,正式下诏封禅,并做好了一切准备。但此时天象官忽然报告天上出现了彗星,不吉利,这次老天出面直接干扰了,李世民终此一生没能封禅泰山。
到了他儿子唐高宗李治的时候,史书上记载:公卿数请封禅,则天既立为皇后,又密赞之。就是说在群臣的请求和武则天的怂恿下,唐高宗李治封禅了泰山。
李世民一代英雄,都没能去成,李治为什么敢去呢?因为李治统治时期,做到了一件他老爸李世民没做到的事情。在李治在位时,西面攻灭了西突厥,在天山大破铁勒,东面征服了百济,消灭了高句丽。在他手里,唐朝的疆域达到了极盛:1237万平方公里!就凭借这点,李治封禅了泰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封禅可说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认为,这纯粹是战国至秦汉间,齐儒凭空杜撰,并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但从考古资料看来,其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是非常悠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