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代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代国家都用谥号。
根据对西周青铜铭文的研究,约周穆王时期,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谥的做法已比较普遍
含义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
形成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得到广泛认同。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夏商时代的帝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前面一个字据考证是一种祭祀方法(参考《历史的荒原》),后面的一个字则表示在哪一天进行祭祀。例如盘庚是指在庚日用盘这种祭祀方法祭祀祖先,祭祀也是对先祖执政历史的一种总结。盘是指敲打磐磬的祭祀方式。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周昭王、周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亡国君主称末帝。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的谥号为孝献皇帝,“献”为平谥,意为“聪明睿智”,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曹魏政权其实是十分认可汉献帝刘协的。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一般认为祖有功宗有德。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太祖,刘彻是世宗,刘询是中宗,刘秀是世祖等,不是每一个皇帝身后都有庙号。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或者是有保全社稷大功,号称中兴的皇帝。
种类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即周厉王因为暴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被谥为“厉”,另外还有“私谥”。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上述三类谥号,一般属于官谥。
私谥: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兴盛于汉朝。
发展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夺门之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祺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追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等,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只是权宜之计,不出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太公望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指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行见中外曰悫;执德不惑曰悫;诚以致志曰悫;表里如一曰悫;诚心中孚曰悫;率真御下曰悫。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秦始皇看到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将“皇”、“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皇帝”比上谥更加溢美,所以历朝最高统治者欣然接受。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等级
帝王与群臣之间有严格区别,帝王的谥号,在隋朝以前均为一字或二字,如西汉的皇帝刘盈谥惠帝、刘恒谥文帝、刘启谥景帝,东汉的皇帝刘秀谥光武帝等即是。但是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例天宝十三年,玄宗李隆基决定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如李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后各代皇帝的谥号,一般都偏长,其中称冠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号竟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将美言懿语如此堆积,亦为奇葩。
命谥的用字,有特定的规范,不可随意用字,也不可对立谥之字任意解释。
从最早的经典文献《逸周书,谥法解》开始历朝历代的谥法著述在百种以上,载录谥字约四百个,每个字都有特殊限定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中国古代的礼谥法制度是非常有趣的,从西周宰相周公姬旦制定礼谥法,一直用到清末,沿用了三千多年。作为历史爱好者,我将自己整理的礼谥法相关资料与朋友们共享。谥号有好坏之分,好的就吹捧到了天上,坏的,就贬损到十八层地狱,各种趣味,精彩纷呈。
记载礼谥法制度最详细的一部文献,就是上古时代成书的《逸周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最好看注释版。这位朋友只问了谥号中的“恶谥”,那么本文也只针对恶谥号回答,对于褒谥不再动笔墨。
【礼谥法的由来】
礼谥法怎么来的?请看《逸周书》的记载:【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攻于牧野之中,终葬,乃制谥叙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传礼谥法是西周周公姬旦所制,主要是为了表彰有功、惩治恶行。大功大过均有谥号,宝马香车,与地位相称,自古皆然。
【礼谥法中的恶谥及举例】
(隋炀帝)
恶谥之一:炀、灵、隐。谥号中有美谥有恶谥。恶谥用的字很多,比如炀,灵,隐等,代表人物隋炀帝、汉灵帝和鲁隐公。死而志成,乱而不损,极知鬼事,不勤成名,死见鬼能曰灵;去礼远众曰炀;不显尸国,隐拂不成曰隐。不显尸国意思是明不治国。隐拂不成,就是隐藏其邪恶本性,死不悔改。上述这些杂耍帝王正合谥号之意。
(汉灵帝)
恶谥之二:幽。谥号中,幽字不佳。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攻进镐京,幽王姬宫湦被杀,西周灭亡,教训可谓惨痛。所谓幽,指的是早孤有位也,壅遏不通也,动祭乱常也。年轻丧父,登基患病,政令不通,祸乱纲纪、不明礼仪,皆谓之幽。对于幽字,历来还有不同看法,据闻还有为帝王过错幽隐之意。
(周幽王)
恶谥之三:厉。西元前841年,西周国人暴动,流放周厉王,建立共和。这位令人道路以目的暴君,称得上厉字这个谥号。何为厉?致戮无辜曰厉。厉王好杀,特务遍天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终至江河决堤,流放幽死,长留万古骂名。西周衰弱自厉王始,当时距离西周建国已210年了,又70年,西周灭亡。
(周厉王)
恶谥之四:悼。什么是“悼”?年中早夭、肆行劳祀和恐惧从处曰悼。此为恶谥。所谓年中早夭指的是中年丧身;肆行劳祀指的是纵欲淫乐,劳于淫祀;恐惧从处,指居处不安,悚然而惧也。哪个皇帝摊上这个恶谥,说明倒霉到家了。话说还真不少,春秋时代死于兄弟之手的周悼王姬猛和中年丧命的晋悼公就是典型例子。
恶谥之五:荒。外内纵乱、好乐怠政曰荒。所谓“荒唐”,其最初的意义也来源于此。淫于声色、怠于政事,内外纵乱,并非好事,此为恶谥。皇帝谥号中很少用荒字,很多都用于诸侯。比如西汉的梁王刘喜,成王刘顺、朝阳侯刘圣死后的谥号中均有荒字。
(楚庄王)
恶谥之六:慜。在国逢难、使民折伤、在国连忧、祸乱方作均为愍。没一个好词,这可谓内忧外患,战战兢兢。在国逢难,指死于宫廷政变;使民折伤,指苛政灾害伤民;在国连忧,就像成汤遭遇七年大旱,反正就是不让皇帝睡好觉。春秋国君中此谥号最多,宋愍公、鲁愍公等,这些倒霉蛋都是死于权臣之手。
恶谥之七:庄。很多人都以为“庄”是美谥,其实不然,不信请看解释:兵甲亟作、睿通克服、死于原野、屡征杀伐、武而不遂均曰庄。按字面这是美谥,看解释却是恶谥。除了睿通克服之外,其余都是指责征战不休,劳民伤财之意,甚至身死战场,一命呜呼。睿通克服者,通达而使之臣服也。最有名的当属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熊侣,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那位哥。
(周夷王烹齐哀侯)
恶谥之八:夷。克杀东正、安心好静曰夷。夷者,诛杀也,伤害也。成语“夷为平地”意思与此相同。克杀东正者,以杀为政,残莫大焉,诛戮不忌,伤人多矣。前面解释属于恶谥,但是安心好静属于平谥,不好不坏。前者恶谥如西周夷王姬燮,因纪侯上谗言而烹杀无辜的齐哀侯,可谓惨矣,恶谥正适合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谥号起源于中国西周王朝,是对一个生前有一定地位的人(包括帝王、后妃、将相等),死后给予的能够概括其一生功过的称呼。谥号有评价高的,叫“美谥”,有评价低的,叫“恶谥”,也有评价中等的,叫“平谥”,本文只讨论皇帝的谥号。
根据谥法,谥号有一百多个,但纵观中国数百位皇帝,起码有一半的谥号没有被皇帝使用过。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评价最高的五个皇帝谥号,分别是“高皇帝”、“文皇帝”、“武皇帝”、“宣皇帝”、“明皇帝”,即高文武宣明。中国数百位皇帝,拥有高文武宣明其中一个谥号的皇帝,毫无疑问,他们几乎都是千古帝王。
汉高帝刘邦的画像
首先是高皇帝。高皇帝一般是开国皇帝的专属谥号,只要这位皇帝的谥号是高皇帝,那他一定是开国皇帝,但开国皇帝大多数都不是谥号高皇帝。历史上的高皇帝只有寥寥几位,最著名的例子有: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刘邦可以叫庙号汉太祖,可以叫谥号汉高帝,叫汉高祖事实上并不准确,司马迁最早在其著作《史记》称汉高祖,因为《史记》的影响,汉高祖的称呼就一直流传下来。
毫无疑问,汉高帝刘邦是千古帝王。除了汉高帝刘邦,著名的还有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即明高帝,光复汉人江山,开创洪武之治,也是千古帝王。
其实高皇帝还可以作为追尊皇帝的谥号,比如武则天追尊父亲武士彟为武周太祖高皇帝(武士彟不是皇帝)、努尔哈赤被追尊为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生前称汗,没有称帝)。当然,追尊的皇帝不在讨论范围。
另外有一个特殊例子,前秦第五位皇帝苻登(苻坚的族孙),他的谥号高皇帝,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不是开国皇帝,却谥号高皇帝的皇帝,全称是前秦太宗高皇帝苻登。
影视剧中的唐文帝李世民
其次是文皇帝。历史上的文皇帝几乎都是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文治武功都是最卓越的。最著名的例子有:汉太宗文皇帝刘恒,开创文景之治。隋高祖文皇帝杨坚,开创开皇之治。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明成祖文皇帝朱棣,开创永乐盛世。还有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奠定了清朝统一全国的基础。
当然,历史上有些皇帝很一般,却谥号文皇帝,这是对文皇帝这个谥号的亵渎。比如西魏文帝元宝炬,他实际上是傀儡皇帝,实权由宇文泰掌握。另外,也有追尊的文皇帝,比如晋文帝司马昭,西晋王朝奠基人之一。
影视剧中的汉武帝刘彻
第三是武皇帝。历史上的武皇帝几乎都是武功卓越的皇帝。最著名的例子有;汉世宗武皇帝刘彻,开创“汉武盛世”。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尊称为南朝第一帝,并且为元嘉之治奠定基础。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灭掉北齐统一北方,若非早死,极有可能统一中国。
影视剧中的汉宣帝刘询
第四是宣皇帝。历史上的宣皇帝不多,只有寥寥几位,最著名的就是汉中宗宣皇帝刘询,开创西汉王朝的极盛孝宣之治,当之无愧的千古帝王。
当然也有追尊的宣皇帝,比如晋宣帝司马懿,西晋王朝奠基人。
值得一提的是,周宣帝宇文赟(周武帝的长子),是北周昏庸无能的皇帝,他的谥号宣皇帝,无疑是对宣皇帝这个谥号的亵渎,这是绝无仅有的特殊例子。
影视剧中的隋明帝杨广
第五是明皇帝。历史上的明皇帝也是雄才大略的皇帝,最著名的有汉显宗明皇帝刘庄,开创明章之治。隋世祖明皇帝杨广(杨广有两个谥号,明皇帝和炀皇帝),事实上杨广文治武功卓越,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帝王,他荒淫残暴的负面影响,很可能是后世的抹黑。
根据谥法,评价最高的是文皇帝,高皇帝和武皇帝次之,宣皇帝和明皇帝稍逊,这一点从以上皇帝也能看出来。
另外,根据谥法,还有一个谥号是评价最高的,甚至比文皇帝还高,就是“仁皇帝”,历史上只有康熙帝的谥号仁皇帝,而且康熙的庙号也是绝无仅有的“圣祖”,即圣祖仁皇帝,但后世认为,这很明显有夸大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所谓谥号,就是一个人(泛指皇帝)一生的功过,颇有盖棺定论之意,一般皇帝才有谥号,但是偶尔大臣也有,甚至有的老百姓也有,于是大家避免不了疑问了:谥号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怎样的人才配有谥号?
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私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秦始皇认为有臣议君、子议父之嫌,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
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 盖棺定论。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 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 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 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亡国君主称末帝。另外 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 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赵惠文王(惠文)等。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筹及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如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
谥号中还有一种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根据对西周青铜铭文的研究,约周穆王时期,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谥的做法已比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