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叶,在广阔的淮北大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捻军起义。捻,是从捻绳的意思而来的,就是合起几股为一股,团结起来有力量的意思。
1850年,刚坐上皇位没几天的咸丰帝接到奏报,淮北地区发生旱涝灾害,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然而他正在头疼刚刚崛起的太平天国,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随后淮北地区发生了更为严重的蝗灾,瘟疫也开始肆虐。
没有上层的指示,清政府的官吏们自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于是底层的官吏们苛捐杂税照收不误,可是老百姓们已经穷的一无所有了,可怕的饥荒开始了。
为了活命,老百姓们开始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树叶,草根甚至树皮这些都成了人们争抢的食物,然而还是不够吃。
于是为了活命,一些人开始出售自己的孩子以获取食物。在重男轻女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渡过粮荒,更多的百姓选择溺毙家中的女婴来获取生存的机会。据当时的统计数字,在1000个女婴中,就有300个被溺死了。
穷苦百姓靠着顽强的生存能力还在苦撑着粮荒,可是家中的女孩也快死光了,而富人们的纳妾行为又让十分之一的妇女从婚姻市场上消失。
这直接导致了淮北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光棍,这些光棍们一边羡慕着富人们穷奢极欲的生活,一边仇恨着社会的不公平,他们在忍耐着,也在沉默着。
“没粮下锅日难熬,跟着老乐外边跑”,在捻子首领张乐行的号召下,忍无可忍的光棍们义无反顾的举起了反清的大旗,加入叛乱的光棍们多达十万之众,他们冲入豪门大户的家中,抢钱,抢粮,抢女人,疯狂地发泄着心中的欲望。难道他们造反仅仅是为了女人么?当僧格林沁质问被叛徒出卖的张乐行为何造反时,他却说“不是我想反,是官逼民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清朝后期,南方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而北方的捻军起义也声势浩大。近代湘军、淮军的诸多将军领袖也是在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过程中起家壮大的,比如李鸿章和左宗棠等,对他们的评价也绕不开太平军和捻军。
然而,在各种历史书籍上,我们会发现对太平军着墨甚多,甚至是评价甚高,比如“旧式农民战争的顶峰”,而对捻军或是只字不提,或是语焉不详,为什么捻军起义评价不高呢?
捻军活动范围
捻军起义背景
捻军早期原为民间的一个秘密组织,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开始由分散走向合并,慢慢转化为一支军队,到了太平天国后期,捻军已成为仅次于太平军的重要农民起义武装,也是继太平天国后最大的农民起义军力量。
活动范围
捻军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安徽北部、河南和山东一带。他们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虽然前后持续时间较长,却始终是流动作战,最有名的行动也就是歼灭了僧格林沁,影响力不可与太平天国运动同日而语。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十余年,声势浩大,起义势力蔓延两广直至京畿地区,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太平军曾经一度被国内和国外人士认为有颠覆清廷的可能。
天国政权
政权形式
太平天国正式在南京定都,建立正式政权,与当时的正统清朝分庭抗礼。而捻军尽管转战两淮河南等地多年,毕竟没有正式建立政权,一直被视作土匪势力。
后续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耗费了清朝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战火遍及江南及淮北至京畿的大部分繁华地区。但更重要的是,在双方交战中,清朝不得不依靠汉人大臣平叛,汉人大臣逐渐将东南数省的财权兵权握到手里,等到了南京被攻破,反贼扑灭,朝廷这才发现内奸已经把自己养肥了。
后来一系列的洋务运动更是成了促进了这些地方势力的温床,直至东南互保出现以及后来清廷的保路运动等等。这个种子就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种下的,因而太平天国运动的价值就在这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十九世纪中叶,在广阔的淮北大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捻军起义。捻,是从捻绳的意思而来的,就是合起几股为一股,团结起来有力量的意思。
起义背景
早在清朝嘉庆年间,中国北方就有捻子活动。一八五二年(清咸丰二年),安徽淮北地区的涡阳、蒙城、亳县一带遭到大旱,入捻的农民逐渐增多。19世纪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农民秘密组织“捻党”,以反抗封建压迫、寻求生活出路。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爆发于黄河、淮河流域,由捻党转化而来的农民起义军的反清战争。在皖、豫、鲁、苏、鄂交界地区,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并逐步由分散、零星的斗争趋向联合。
捻军建制
一八五五年七、八月间,建都尹沟时光、设陪都雉河集,张乐行自领黄旗,兼黄旗总目;苏天福、龚得树、韩老万、侯士伟分别担任黑、白、蓝、红各旗的总目。总旗之下有“大旗”,是组成捻军的基本单位。大旗设大旗头,称“趟主”、大旗之下还有“小旗”,是最基层的组织。这种五旗军制的组织形式,把处于分散状态的捻军初步统一起来。从此,这支力量成为北方反清武装的主力。
张乐行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涡阳)召集各路捻军首领会盟、会议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明王”,宣布信条,制定《行军条例》,分设黄、白、红、黑、蓝五色旗,五色总旗各设总旗头。
张乐行自领黄旗,兼黄旗总目
苏天福领黑旗,黑旗总目
龚得树领白旗,白旗总目
韩奇峰(老万)领蓝旗,蓝旗总目
侯士伟领红旗,红旗总目
起义口号:救我残黎,除奸诛暴,以减公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起义经过
1852年张乐行、龚得树等复于皖北雉河集(今涡阳西北)一带起义,聚众万余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军北伐进入黄河、淮河流域,捻党纷起响应,捻军5万余人转战于皖、豫、鲁、苏、鄂交界地区,歼灭清军和地主武装,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使队伍迅速发展至十余万人。
但由于组织松散,武器简陋,缺乏训练,因而在参战清军由少变多,捻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后,只有张乐行等少数几支主力于正面阻击清军,余多守寨自保,致使雉河集根据地被清军攻占。1857年春,张乐行率捻军渡淮南下,与北上的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会师,接受太平天国领导,与太平军联合作战(参见太平天国运动),在淮河两岸抗击清军围攻,并一度攻入湖北。1858年,捻军主力回到淮北,一面以圩寨战抗击清军进攻,一面以快速的流动作战方式出击豫、鲁、苏,歼灭大量清军,并与太平军配合进行了多次重要作战。1860年冬,清廷调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全权督办攻捻战事。捻军虽数次击败僧军进剿,但因实行消极防御方针,致使雉河集大营于1863年再次失陷,张乐行殉难,皖北根据地丧失。突围而出的张宗禹等部,继续以流动作战方式,坚持斗争。
1864年夏,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失陷(参见天京之战),捻军与太平军余部在鄂、豫边界会师,改编组成新捻军,以复兴太平天国为目标,推赖文光为首领,运用新的游动战术,并逐渐易步为骑,使捻军变为一支约十余万人的骑兵武装。1865年5月,于山东菏泽高楼寨取得全歼僧格林沁马队7000余人的重大胜利,阵毙僧格林沁(参见高楼寨之战)。旋击败湘军和淮军,粉碎钦差大臣曾国藩“以静制动”和“聚兵防河”的攻捻方略。次年秋,捻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分为东、西两部。赖文光率东捻军留守中原地区,与清军周旋。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西进陕西,与陕甘回民军相互配合,取得灞桥伏击战(参见灞桥之战)、进军陕北等作战的胜利,后闻东捻军被围,转兵东进救援,经山西、河南、进入直隶,于饶阳(今属河北)之战失利后,继续转战于山东、河北地区。但东捻军转战于河南、湖北、山东地区,遭李鸿章淮军围追堵截,日趋被动。1868年1月,终败灭于江苏扬州地区。8月,西捻军也于山东茌平徒骇河畔覆没。
历史意义
爆发于皖北地区的捻军起义战争,历时18年,波及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捻军在长期抗清作战中,形成一套独特的流动战法,常能克敌制胜。但捻军领导者政治目光短浅,未能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军事上实行流寇主义,忽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后期又将军力分为两支,作战指导盲动,致被清军各个击破,全军覆没。为此后1911年的武昌起义提供的宝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爆发于皖北地区的捻军起义战争,历时18年,波及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