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冰河时期是指中国明朝末期出现了极冷的气候灾害。明朝晚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明清小冰期,明清小冰期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关于明清小冰期的形成,至今仍然是个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清小冰期还是一场神秘的天灾,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一说这件事:
自明朝嘉靖二十九年至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550年至公元1770年),全球气温出现了一次明显的下降过程,并一直延续到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这长达300多年的寒冷期,在世界上历史上被称为“小冰期”,中国的历史学者常常称之为“明清小冰期”。
在“明清小冰期”时期,中国的气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在历史文献上有明确的记载,我们都知道,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份0℃等温线的最南界,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在冬季一般是不会结冰的,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洞庭湖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结冰的,但是,在明清小冰期,长江曾经出现过结冰长达一个月的现象,而洞庭湖结冰最厚的地方达一尺,浙江一带的河流冰层之厚,如履平地,这些极端的天气都发生在公元1450年至1750年之间。
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农历十一月至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孟春,山东“大雪数尺,人畜多冻死”,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山东省有的地方又出现了极端天气,农历的十月份就普降大雪,冰雪厚度达一尺许,树木都被折断了,野外有大量的鸟兽因食物匮乏而饿死。
我们都知道,位于岭南地区的广州出现降雪天气的现象十分罕见,然而,在明清小冰期的近四百年时间内,广州的降雪频率增高,有记录可查的约为11次之多,如《南海县志》记载道: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农历十二月,广州府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附近大雪,“林木皆冰”,两天以后,冰雪才融化。
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农历十二月,广州府多个地方出现了鹅毛大雪,从十二月初六日至初八日,大雪下了三天,导致从化县“山谷之中,峰尽壁立,林皆琼挺”,当地的老人都说,这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的现象。
气温下降,会出现连锁反应,旱灾、蝗灾、瘟疫频繁,而这些自然灾害在明末清初之时似乎达到了高峰,公元1627年至1641年,黄河流域几乎年年都有旱灾,如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河北地区出现了大旱,史书中有“赤地千里”的说法,崇祯三年至十七年(公元1630年至1644年)的15年里,河南省出现了9次旱灾,黄河为之断流,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梁山泊、安山湖竟然都干涸了。
崇祯年间的旱灾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并且有向长江流域蔓延的趋势,河网密布,鱼米之乡的浙江省在明崇祯十二年至十五年(公元1639年至1642年)也出现了连年的旱灾。
连年的旱灾,导致庄家欠收,以至于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德平县志》中有“大旱,人食草木,有骨肉相食者”的记载。
旱灾之后,还出现了瘟疫,如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山西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空”,这一年,山西省的太谷县、忻州、保德州等地也发生了瘟疫,万历年间的瘟疫,在河南、河北等地皆有,到了崇祯年间,华北地区的瘟疫又进入了一个高发期,并且与万历年间相比较,其发生的范围扩大了,陕西、山东等地也发生了瘟疫,这些瘟疫,大多数其实是鼠疫。
为什么连年的干旱,容易出现鼠疫呢?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旱灾期间,人们经常处于饥饿的状态,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鼠疫的袭击;第二,每当干旱之年,由于降雨量减少,鼠洞中的温度也会上升,细菌容易在老鼠身上滋生,干旱会出现粮食作物匮乏的现象,老鼠为了寻找食物,就会向很远的地方迁徙,当它们的活动范围扩展之后,也就增加了鼠疫流行的机会,比如有可能把病菌传染给家鼠,家鼠再传染给人类;第三,灾荒之年,老鼠有在鼠洞中存储粮食的习惯,人类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会主动寻找鼠洞,从鼠洞中取出粮食,这就增加了人类与老鼠接触的机会,此外,在极端情况下,人类还会把鼠肉当食物来充饥,这样一来,更增加了感染鼠疫的机会。
旱灾、蝗灾、瘟疫的流行,不仅会使人口减少,而会出现流民,流民通过逃荒、迁徙的方式来寻求生存,而“流民”聚集之地,往往会出现“乱民”,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会铤而走险,由此引发农民起义。
明末清初的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皆是由灾荒而引起的。
寒冷的天气,会影响华北和江南地区的种植业,同样也会影响东北地区的畜牧业,东北地区的农业对热量的要求比较高,进入到明朝中期以后,东北北部地区的耕地与宋元时期相比,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这是因为小冰期的到来,导致热量不足的结果,那么,这样一来,东北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会选择往南迁徙,明代女真族有不断向南迁徙的趋势即与当时寒冷的气候有关。东北地区的游猎民族向南迁徙,建立政权,就会不可避免的与明朝朝廷发生冲突,这是明清战争发生的气候背景。
旱灾、蝗灾、瘟疫的流行,再加上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明朝与后清(清)之间发生的战争,使得明末清初的人口锐减,明朝人口在万历年间达到了2亿,万历以后,人口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到了清朝顺治年间,中国的人口可能不到1亿,损失了至少4000万人口,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明末清初,中国损失了约40%的人口,直到康熙年间,人口才突破1亿,到了乾隆年间,人口增长到2亿,乾隆、嘉庆年间,是清朝人口的快速增长期,至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4亿了。
也就是说在明朝万历年间至清朝乾隆初年的将近2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并未明显增长,而到了乾隆初年至道光年间,不到100年的时间,人口一下子从2亿增长到4亿。
如果没有明清小冰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也许在崇祯年间,中国的人口就达到了3亿至4亿,明清小冰期的到来,使得人口增长到4亿的时间,推迟了100至200年的时间。
明清小冰期在康乾盛世并未结束,还持续到了道光年间,至光绪年间,全球气温才逐渐上升,当然,19世纪中后期出现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到底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还是明清小冰期结束而自然升温的结果呢?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但不管怎么样,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全球气温确实在升高,明清小冰期在1900年才真正结束。
明清小冰期对明朝的社会经济有影响,对清朝的社会经济同样有影响,清朝在康乾盛世的时候,还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就出现了与明朝相同的情况。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还在当太上皇的时候,湖北、河南、四川和陕西就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史称“川楚白莲教起义”,清廷调动10万军队,耗费国库两亿两白银的财政收入,直至1804年,才镇压了这场起义,此时已是嘉庆九年了。
而仅仅过了不到50年左右的时间,在咸丰三十年(公元1850年),清朝又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战争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影响范围达十八省,直到1872年,清廷才镇压了李文彩率领的太平军余部,太平天国战争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在明清两朝五百多年的时间内,仅次于明清易代之际所发生的战争,有的学者认为,这场战争损失了将近1亿人口。
整个清朝,在川楚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之外,还有众多小规模的农民战争,这些农民起义基本上都与灾荒直接有关。清朝乾隆年间,随着美洲高产作物的推广,耕地面积的扩大,人口也随之快速增长,当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耕地的增长速度,一遇旱灾、水灾,就容易发生饥荒,饥荒往往对农民起义的发生起着直接的刺激作用。
道光三十年,中国的人口增长到了4.3亿,太平天国战争,损失了大量的人口,直到20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才重新恢复到4.3亿至4.5亿之间,也就是说在道光三十年至清朝末年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一直在4亿这个数字,并未明显增长。
如果没有明清小冰期,也许康熙年间,中国的人口即增长到4亿了,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的人口则会增长到至6亿至8亿,时至今日,也许早就突破20亿了,明清小冰期的到来,使得中国人口从2亿增长到4亿推迟了将近200年的时间,从4亿到5亿则推迟了近100年的时间,这300年的时间,中国的人口损失了近2亿,(此处估计,只是粗略的估计),少增长了多少,可想而知。
当然,明清小冰期的到了,不仅影响了中国的人口增长,也影响了欧洲的人口增长,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欧洲有一个“中世纪温暖期”,公元1340年,欧洲的人口约达到了7000万,随后出现了黑死病、小冰期,影响了人口的增长,直到公元1750年,欧洲的人口才达到1.6亿,而从1850年至1900年的短短50年时间内,欧洲人口就从2亿多增长到4亿多。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清小冰期的出现呢?这在学术界仍然是个谜,有多种说法,比较著名的解释主要有两个,第一个解释与印第安人有关,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印第安人在美洲经常烧荒,从事烧垦农业,森林被燃烧之后,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空气中,增加了温室效应,公元1500年之后,欧洲人开始来到美洲大陆殖民,并把天花、麻疹等病毒带到了美洲,在公元1500年至1800年之间,有大量的印第安人遭到欧洲殖民者的屠杀,同时,也有大量的印第安人感染天花、麻疹等病毒而死亡,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之后,整个美洲大陆烧垦农业的规模也大大减小了,大量的耕地重新被森林覆盖,森林吸走了二氧化碳,释放出了更多的氧气,于是原来由烧垦农业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就不复存在了,这样一来,就引起了气候上的连锁反应,致使全球气温出现了下降的现象。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明清小冰期的到来与银河系的天体运动变化有关,天体轨道的位置变化,可能导致引力、宇宙线的变化,而这些极其微弱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地球的气候变化,正因为如此,所以,明清小冰期也被称为“明清宇宙期”。
当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清小冰期的到来,还有待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历史上,最冷的天气是什么时候?
据查阅,历史上,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朝末年以后、清代康熙年间以前,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明末清初《阅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的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末期的1580到1644年最为寒冷的,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是相当寒冷的,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时期。
崇祯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清代康熙中叶左右。 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七千多年。这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经历的二十世纪初期气温上下小幅波动,这样的气候给予了人类发展良好的条件。
从竺可帧写的中国气象史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而不完全是吏治失败引起的。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未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当时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
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国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一半是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殷商末年和周初的人口变动缺乏史料记载。东汉末,汉族人口是六千万,几十年饥荒和大战乱后到西晋一统时汉族人口仅剩七百七十万。随后又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国南北汉族人口仅存四百万。当时人口锐减是相当惊人的。唐末汉族人口也是六千万,至北宋初期只剩两千万。明末汉族人口一亿二千万,至清初社会安定时剩五千多万,此赖美洲传入的土豆、红薯和玉米等抗旱高产作物以救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明朝的灭亡令许多人磋叹不已,悲哀的王朝,悲哀的时代,许多人都在探讨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几乎每个人都想穿越时空做回崇祯,来挽救大明王朝。
流行的观点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争议颇多,我们从各类宫廷剧中就可以归纳出“党争”、“厂卫”、“宦官”、“战乱”等几点。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明朝灭亡时,正是北半球气候的小冰河期。
明朝小冰河时期是指中国明朝末期出现了极冷的气候灾害。明朝晚期,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明末清初《阅世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
长达七十年的气候冰河期导致粮食减产,瘟疫流行,灾民增多,甚至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也许天灾并非明朝灭亡的根本,但如果再加上人祸,也就真是神仙难救了。
这里面有两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以只知空谈、放炮的海瑞为代表的文官势力过于强大压制了皇权;二是以“明朝第一能人”自居的张居正的赋税改革,商业的过渡扩张,耗尽了帝国的资源,最终搞垮了这个帝国。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诡异。
人类历史经历的“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顾名思义指的是相对而言较冷的时期。历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导致了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小冰河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并最终在大约200年前减缓了活动趋势。在它的巅峰时期,北欧一带饥荒肆虐。有人认为挪威和瑞典有一半的人口在饥荒中丧生。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冰雪蔓延:埃塞俄比亚的部分地区白雪皑皑,中国的农作物欠收,苏必利尔湖湖面开始结冰。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一共经历了四次小冰河期。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间,世界气温剧降,造成我国绝大地区出现了干旱,粮食大量减产。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而中国的历史也在这期间发生了大规模的社会动乱。由此证明,动乱不完全是吏治失败引起的,确实和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
如果你研究中国古代气候的变化,会发现一件很神奇的事:气候变化几乎和朝代更替,游牧入侵,农民起义完全相关。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北方也是全球游牧民族发源地蒙古大草原。在气候寒冷的时候,北方忍受饥荒的游牧民族入侵南方,而中原的农民在荒年爆发的所谓起义或者说是流寇。每次小冰河期都是一次人口锐减的过程,无论是饥荒还是屠杀。
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国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一半,是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
下一个“小冰河期”即将到来?
对某些人来说,小冰河期只是一段历史奇闻——一直温和的世界上的一次偶然的气候波动。科学家们不是一直在宣扬“地球变暖”论吗?而且只要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地球就会继续变暖,北极圈将完全无冰嘛。
但事实是:根据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自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议防止全球变暖的人士也未反驳这一点。
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global cooling),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科学家说,他们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的气候变暖是因为过去海洋周期处于“温暖期”,而目前正处于“寒冷期”。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瓦伦蒂娜·扎尔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预测到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左右减少60%,这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届时地球将很有可能进入“小冰河期”。
比这更令人着急的是,这种气候的起源,仍然是个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明朝小冰河时期编辑词条 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的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末期的1580-1644是最为寒冷的,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是相当寒冷的,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时期。
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八千多年。这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经历的二十世纪初期气温上下小幅波动,这样的气候给予了人类发展良好的条件。但是到了明朝中叶,即1500年后,气温骤然下降,整个降温过程十分明显,而且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这段时间,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万年以来的次低点,在百万年也是最低的6、7个极度寒冷的时期之一。崇祯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
极度寒冷的时期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这样长时间和高密度的灾害极度削弱了明朝的国力,到了1619年整个“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中气温最为寒冷的时期整整肆虐了20余年,这时发生了萨尔浒之战,以火器军械为主要战力的明军被迫在粮草和装备都匮乏,且训练并不足备的情况下和后金军开战,更为不幸的是此战中的三个分战场上,明朝军队的数量都不如后金军,后金军以其机动性取得了每每数倍于明军的优势兵力,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
崇祯即位以后灾情更是进入了谷底。综合南北方志的记载,灾变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万历十三年(1585年)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1600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崇祯一朝才达到灾变的高峰。
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轻易被攻占。
明朝灭亡以后,气温于1650年后开始快速回升,这才有了满清所谓“康乾盛世”,其实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明末清初《阅世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