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穆鲁克王朝,又称马木留克王朝,1250年-1517年(سلطنة المماليك)是一个伊克塔制封建制的国家。分前后二期:前期名为伯海里王朝(Bahri dynasty),是由钦察突厥奴隶主主政。伯海里即是河洲,因为他们是在尼罗河上值班。后期即是第二期,由1382年开始,名布尔吉王朝(Burji dynasty),由高加索人,特别是切尔克斯人组成。
13世纪,被史学界称为蒙古人的世纪,蒙古人依靠着他们战无不胜的骑兵将一个又一个文明古国踏于马下,金帝国、西辽、西夏、宋帝国、花剌子模乃至远在天边的匈牙利和诺夫哥罗德,都在蒙古的铁蹄之下化为了灰烬。蒙古人一路向西,凡是其走过的地方,留下的只有寡妇的哀嚎和累累的白骨。春风得意的蒙古人不会想到,帝国的西征将在一个叫埃及的地方戛然而止,他们战无不胜的骑兵将在那支军队面前溃不成军,而那支军队将不仅战胜他们一次,还将战胜他们很多次,并彻底粉碎他们继续征服世界的计划。
1257年春,旭烈兀按照原计划开始西征,一路上,旭烈兀战无不胜,一连攻克了穆斯林的重城巴格达、大马士革和阿勒颇,连穆斯林世界名义上的领袖哈里发都被旭烈兀活活饿死,败退的穆斯林在蒙古人的驱赶下纷纷逃入了埃及。就在旭烈兀准备兵伐穆斯林最后的阵地埃及时,东方却传来蒙哥去世的消息,旭烈兀为了争夺汗位,便命怯的不花率领2万人留守叙利亚,自己率领其余部队返回蒙古。怯的不花忠于旭烈兀的命令,再加上自己也是个景教徒(基督教的东方分支),便立即开始备战,准备征伐埃及。埃及的苏丹拜尔巴斯见蒙古人已有功伐埃及的打算,索性先下手为强,率领自己的精锐部队——马穆鲁克奴隶军开赴叙利亚,与怯的不花决战。
最终两军在一个叫艾因贾鲁的平原相遇(巴利斯坦北部),这一战,怯的不花带来了2万蒙古骑兵和2000亚美尼亚铁甲骑兵,而拜尔巴斯则有1万名马穆鲁克和2000阿拉伯残军(12万的说法是19世纪末的一位英国史学家多抄了一个0才造成了这种谬误。)人数上,蒙古军队略占优势。
骄傲的怯的不花根本没把埃及人放在眼里,毕竟西征的路上,蒙古军队一直是高唱凯歌,从未吃过败仗,怯的不花相信,对面的埃及人很快就会溃败。怯的不花一声令下,2个蒙古万人队随即以亚美尼亚铁甲骑兵为先锋,向埃及人的两翼冲来,蒙古人在进攻途中纷纷搭弓射箭,向马穆鲁克发起远程打击,而马穆鲁克也毫不逊色,立即用弓箭予以还击。在一段时间的射击后,蒙古人与马穆鲁克厮杀在了一起,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蒙古人,马穆鲁克在蒙古的冲击下逐渐向后退却,埃及军队开始浮现溃败的迹象。见到自己的军队士气低落,埃及苏丹拜尔巴斯一马当先,用大马士革弯刀接连砍杀数名蒙古兵,拜尔巴斯的英勇重新唤起了马穆鲁克的勇气,他们重新返回战场,拔出大马士革弯刀和钉头锤,与蒙古人绞杀在了一起。战场局势逐渐开始逆转,蒙古骑兵因为盔甲和训练的劣势而纷纷倒下,原来,马穆鲁克骑兵并不逊于蒙古人,之前的退却仅仅是因为胆怯,一旦有了勇气,战局便即刻逆转。
蒙古人的形势越来越绝望,怯的不花此时表现出了一个蒙古人的勇气,他一次又一次的冲入敌阵,拼命砍杀,左右的士兵劝他撤退,他却这样回答:“宁可死去也决不能撤退,如果你们有幸见到旭烈兀,可告诉他,怯的不花不愿可耻的撤退,宁愿以身殉职,希望可汗不要为损失一支蒙军而悲伤,就当士兵的妻子一年未曾怀孕,马群的母马一年未曾怀驹,祝可汗幸福。”随后,怯的不花便发起了最后的决死冲锋,并兵败被俘。
怯的不花双手被绑带到忽都思面前,忽都思想侮辱他:“你打倒了许多王朝,现在你落网了!”怯的不花的回答是:“如果我死在你手中,我认为这是天意,而不在于你。别为片刻的胜利而陶醉。当我死的消息传给旭烈兀汗时,他的愤怒将像沸腾的大海,从阿哲儿拜占(今阿塞拜疆)直到埃及的大门口的土地将被蒙古马蹄踏平!”拜尔巴斯随后判了怯的不花死刑,怯的不花不知道,他的大汗和他的同胞将永远无法为他报仇了,因为他们始终没能降服骁勇善战的马穆鲁克,并最终将叙利亚白白丢给了埃及。
二、马穆鲁克为何如此之强
艾因贾鲁之后,拜尔巴斯乘胜追击,迅速收复了叙利亚,之后,旭烈兀派出了一支6000人的蒙古军队打算收复叙利亚,但是在霍姆斯被马穆鲁克全歼。之后拜尔巴斯死,盖拉温篡位成为埃及苏丹,此时蒙古人的伊尔汗国趁埃及内乱派出8万大军征伐埃及,其中包括5万蒙古骑兵,盖拉温也从埃及带来了8万军队包括1万马穆鲁克迎战伊尔汗,此战,盖拉温以诈降之计成功突袭了蒙古主帅蒙哥帖木儿的本部,并导致蒙哥帖木儿坠马而逃,蒙古军由此打败,埃及人得以收复叙利亚全境,之后,蒙古人又多次征伐马穆鲁克,但都遭遇了惨败。直到伊尔汗国灭亡,蒙古人也没能再次染指叙利亚。
马穆鲁克为何能连续击败横扫欧亚的蒙古军队,是什么让马穆鲁克如此之强?这还要从他们的身份说起。马穆鲁克的兵源,其实并非是埃及境内的自由人,而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奴隶。
穆斯林世界自古就有豢养奴隶作为战士的习惯,从阿巴斯王朝开始,哈里发为了应付各种内乱就组建了专由奴隶组成的部队——古拉姆。古拉姆主要来自中亚地区的突厥奴隶和战俘,他们在少年时就被卖给苏丹,并且从小就被灌输伊斯兰教,并进行武艺训练。在长期的洗脑和刻苦的训练下,这些奴隶成为无与伦比的战士,他们会被派到帝国各地服兵役,如果表现出色,还能出将入相,成为帝国的重臣。
但是后来,由于穆斯林世界的战争日趋频繁,很多领主为了迅速培养军队,往往部队古拉姆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洗脑教育,由此导致古拉姆在后来缩水严重,以至于连连败于十字军之手。到了阿尤布王朝统治埃及时,便决定重新拾起这一穆斯林的传统,培养出更为强大的奴隶军——马穆鲁克。而拜尔巴斯则更是将其发扬光大。
在拜尔巴斯的改造下,马穆鲁克骑兵成为了真正可怕的战争机器,马穆鲁克的骑兵同时掌握近战和射箭两种技艺,他们不但箭术高超,而且全身披挂双层铁甲,并配备著名的大马士革弯刀和钉头锤,也是绝顶可怕的重装骑兵。除了能作为双重骑兵使用外,马穆鲁克还具备一定的步战技巧,因此,在关键时刻还能下马构建防御阵线,作为重步兵予以使用。马穆鲁克不仅是一流的骑兵,还是一流的步兵,不仅是一流的冲击骑兵,还是一流的骑兵射手。
马穆鲁克卓越的战斗技巧得益于他们多年的刻苦训练,马穆鲁克骑兵拥有自己专门的训练手册,这一点与近代军队如出一辙。在手册中写道:“在对付敌人骑兵时,要射人先射马,等到敌人接近到一定距离,再开弓放箭,以保持箭支的杀伤力,而一旦敌人直冲过来,则保持距离进行对射,消耗其锐气,在攻击时,要先关注敌人的重装骑兵,应该先把他们收拾掉。”马穆鲁克奴隶兵从小就接受如此严苛专业的训练,也难怪能战胜横扫欧亚的蒙古军队。
相比于马穆鲁克,无论是欧洲分封采邑的半职业化骑士,还是蒙古部落民组成的骑兵,在战斗技巧和团队配合上,都比马穆鲁克略逊一筹。在经济相对落后,军事资源有限的古代,从小豢养的奴隶兵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训练和更多的战斗经验,而这马穆鲁克如此强大的真正原因。
三、马穆鲁克的衰亡
虽然马穆鲁克如此强大,但是依然逃不过时代的变迁,随着火器的应用以及近代化军事思想的普及,马穆鲁克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16世纪,奥斯曼帝国挥师南下,意欲征服埃及,埃及苏丹遂率领马穆鲁克主力在叙利亚北部迎战奥斯曼军队。在奥斯曼军队的火器轰击和多兵种的打击下,虽然马穆鲁克作战英勇,甚至冲垮了奥斯曼的前锋,但依然难逃失败的命运。埃及很快沦为了奥斯曼的一个省。
19世纪,当拿破仑率领法军抵达埃及时,马穆鲁克再次被枪炮凌厉、训练有素的法军击败,而在战斗中,还发生了好几次法军骑兵和马穆鲁克骑兵的交锋。虽然马穆鲁克拥有出色的个人技艺,但是其配合远远不如受过近代军事训练的法军骑兵,在法军骑兵的墙式冲锋和密切配合下,马穆鲁克被打的四散而逃。就像拿破仑说的:“三个法军骑兵一定打不过两个马穆鲁克,一百个法军骑兵能和马穆鲁克打成平手,一千个法军骑兵绝对能战胜一千个马穆鲁克。”马穆鲁克无论是在战斗方式还是团体配合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受过近代军事训练的法军骑兵。
马穆鲁克的衰亡告诉我们,就算是古代最为强大的军队,只要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就一定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抛弃,沦为新时代别国百般讽刺的笑柄。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之中终究不是办法,梦总是会醒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今天,苏伊士运河依然是世界十大黄金水道之一。这条兴建于19世纪后期的大运河,实际在16世纪初就有人提出过类似的方案。
然而,出于各种原因的考量,当时的马穆鲁克王朝苏丹并未同意这个大胆的设想。面对国内外的诸多困局,他选择了最为保守而激进的策略,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海洋贸易与运河传统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尝试航海的帝国,埃及在法老时代就有建立舰队协助军事行动的传统。在古希腊文明兴起后,埃及人又通过招募这些海上新贵的方式,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力量。此后,几乎所有统治埃及的帝国,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在海洋事物上进行投资。
然而,地理因素却在埃及人联通地中海和印度洋时,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尽管红海与东地中海相隔不远,却还是被小小的西奈半岛所阻隔。这就让地中海来的商人,必须经过一段并不愉快的陆上行程,才能触及印度洋的边缘。
为此,古埃及的法老就曾经尝试建立一条运河,让小型船舶可以通过尼罗河的支流,从今天的苏伊士港位置,进入红海。只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运河很难克服不同地形下的高地落差。船只走运河时,经常需要由工人在路上拖拽一段距离,才能走下一段水道。这对于普通商旅来说,无疑是非常不经济的选择。当埃及的中央权威衰退,运河的维护工作也就戛然而止。
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征服埃及后就再次尝试疏通运河。但出于同样的原因,这条运河对于私人商旅来说极不划算。而当埃及的局势出现动荡,波斯人也没有功夫维护运河,只能看着它再次荒废。
公元前3世纪,随着亚历山大远征军进入埃及的托勒密家族,对这条运河进行了改进。人工操作的水闸与水库,帮助运河具有了蓄水调节能力。这样对于人力的需求有了降低,行船的成本也降了下去。这条由托勒密二世下令重造的运河,就被后来的罗马人和阿拉伯人一直使用到12世纪。
只是古代的运河毕竟在各方面,还是不如近现代的同类产品。很多商队还是会选择从亚历山大港进入尼罗河,再从尼罗河岸登陆,用驼队将货物送到红海边的港口转船。因此,托勒密大王重造的运河,还是在中世纪变得无人问津。尼罗河日渐不稳定的水位与高昂的维护费,都是埃及人放弃运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直到16世纪初,来自威尼斯大特使叩开了马穆鲁克苏丹的宫殿大门。已经因内外交困而财政缩水的苏丹宫廷,意外的收到了圣马可共各国的橄榄枝:威尼斯人愿意为苏丹提供财政补贴,并提供资金和技术,在西奈半岛西部开挖一条运河。
苏丹的深谋远虑
威尼斯人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换做其他国家的执掌者,可能会非常乐于接受。毕竟,威尼斯人长期通过同东方的贸易来维持国运,而马穆鲁克就是他们最大的贸易合作者。但苏丹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否决了这份送上门的大礼。这让急于求成的威尼斯大使,惊讶不已。
事实上,威尼斯当局之所以如此心急如焚,完全是因为东方的贸易路线已经被逐步切断。在达伽马率领的3艘小船抵达印度的卡利卡特后,每年都会有更大规模的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辗转到印度进货。葡萄牙人还非常在意将不同自己合作的穆斯林商人,挤出供应链。而那些不愿意向他们购买许可证的商人,往往就是威尼斯人的货源。
马穆鲁克苏丹自己也是葡萄牙开拓东方基地的受害者。他们治下的诸多城市与港口,都是东西方商品在威尼斯与印度洋商人间转手的供应链。尤其是在国内农业收入屡屡受灾害影响的情况下,商业收入成为了苏丹维持中央权威的最可靠保障。因此,威尼斯人才迫切希望同苏丹达成合作协议。一旦计划中的苏伊士运河建成,那么威尼斯人将有能力派出商船和舰队去东方,与初入印度洋的葡萄牙,一较高下。考虑到威尼斯人拥有更为庞大的海员、资金和商人队伍,他们极有可能将十字军作风的葡萄牙人压制在东非海岸。
可是在苏丹的全局观下,威尼斯人的方案可能比葡萄牙占领整个印度还要可怕。这倒不是说苏丹害怕威尼斯人直接伤害到自己的既得利益。因为运河本身还是将控制在马穆鲁克的军队手里。各级地方长官,也经常要求威尼斯人派驻代表去作为人质。一旦事情有变,或者仅仅是威尼斯人不愿意交足税款。那么马穆鲁克人就可以选择封锁海峡,并将出生显贵的人质们扣押起来。
但如果有大量的船队直接从苏伊士经过,那么马穆鲁克人的其他地方,可能就要陷入永久性的萧条。因为有西奈半岛的存在,东西方商路一直被不同地区的商人们,分头控制。例如尼罗河口的亚历山大港,就是东地中海与尼罗河水运的交汇点。西奈半岛南部的苏伊士港,则是一个专门面向红海的口岸。而黎巴嫩的贝鲁特和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则一起承担了陆上贸易通道的出口角色。
苏丹非常清楚,当贸易的大头云集到苏伊士港一地,其他口岸的收入都将出现聚减。除了亚历山大和贝鲁特还能保留一些份额,其他地方都会承受重创。更可怕都是在内陆,过去依靠帮助商队为生的众多人口,将永远失业。考虑到尼罗河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周期性的缺水,旱灾一直不停折磨埃及等地的农民。苏丹经常会自己出资救灾,并将各地灾民都承包给地方上的埃米尔救济。但如果这些人完全失业,那么就不可能按照就办法予以按抚。连叙利亚地区的地方长官,都可能因此叛变。
因此,哪怕运河工程不需要苏丹的宫廷出钱,工程本身可以为埃及当地人提供就业。马穆鲁克人还是断然拒绝了这个近代的苏伊士运河计划。但葡萄牙人造成的东方威胁,始终存在。马穆鲁克宫廷又经常以伊斯兰世界的守护者,自我标榜。所以,苏丹还是需要考虑花大价钱去解决东方问题。
笨拙的策略
鉴于威尼斯人的恳切态度,马穆鲁克苏丹转而要求威尼斯出钱、出人、出技术,组建一支可以击败葡萄牙人的舰队。但马穆鲁克却拥有舰队的指挥权,并在一些船上安插士兵。
无可奈何的威尼斯,只能按照苏丹的要求,提供了总计12艘战舰的木材、武器和补给。大部分海员由共和国出资从加泰罗尼亚、意大利和希腊招募。连那些参与联军的奥斯曼志愿者的津贴,也由威尼斯支付。而在不到10年之前,双方刚刚在希腊海岸边大打出手一番。
当然,威尼斯人的一次性投入还没有完。因为他们还要出钱雇船,将拆卸开的战舰与武器送到亚历山大港。并把相关人员也一并送去。随后,所有人员与物资的陆地运输,又是一笔巨款。等到全军在苏伊士港集结,威尼斯当局又将开始为远征采购补给品和现金。其中既有士兵与水手们的第一批军饷,也包括了沿途购买其他所需的花费。苏丹则只是承诺,会在战争长期化后为属于自己的舰队支付工资。
1508年,焦尔海战的胜利让威尼斯和马穆鲁克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联手击败了看上去非常强大的葡萄牙舰队。很多科钦以北的印度西海岸城市,宣布脱离葡萄牙的控制,站在了开罗的宫廷一边。但马穆鲁克的海军在这场战役中也损失巨大。葡萄牙战舰的火力,杀伤了不少船员。一些战舰的船体也被炮火击伤,需要专业人员帮助修补。当舰队选择到古吉拉特人控制的第乌港休整后,战争势必持续到1509年春天。苏丹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对于前线指挥官的拨款需求,不置可否。
这时候,马穆鲁克苏丹国作为一个非海洋性国家的劣势开始暴露出来。他们的战舰和武器都需要从欧洲进口,本国连专业人员都无法搜罗整齐。当战争的长期化态势出现,他们在各方面的后勤都已经完全无法跟上。苏丹选择在阿拉伯半岛西部的吉达港内,建造一支更新的舰队。但较低的技术储备和拖沓的行政风格,都让这个工作进展异常缓慢。
正所谓时间不等人。当马穆鲁克的后备军才在筹备的遥遥无期之中,葡萄牙国王派遣的几支船队已经分头进入印度洋地区。担任印度总督与舰队总司令的阿尔梅达,已经在焦尔海战中损失了荣誉和自己的儿子。他不惜违反国王命令,延长自己的任期,将可以搜罗的全部战舰都集中起来。在1508年的冬季,这些战舰还一反冬季不出海的常态,头也不回的杀向北方。
史诗战绩
在第乌城休整的半年时间里,马穆鲁克人舰队已经因发不出军饷而产生不少逃兵。指挥官米尔.侯萨姆也对未来的处境表示担忧,但现实又迫使他只能消极应对。倒是城市的总督,也是古吉拉特海军司令的梅里克.亚斯,尽可能的为无法避免的厄运而备战。
阿尔梅达的葡萄牙舰队总计只有19艘船,其中还包括了2艘小型的桨帆船和1艘小型桨帆快船。但剩下的10艘卡拉克战舰与6艘卡拉维尔船,都装备了较新式的火炮,配备了当时最后的船员。他们一路上攻克了数个倒戈的印度城市,并对更多地方开出了罚单。
古吉拉特人也只能在港口东侧的出口处,构筑其2座最新式的土耳其炮台,并在边上的部署了更多火炮。他们的舰队也增添了10艘新式的桨帆船战舰,又获得了50艘卡利卡特人支援的小型战船帮助。这样一来,整个港口的防御兵力就超过了百艘战舰。加之第乌港的航道空间有限,古吉拉特人计划死守在港内,用火炮和数量来围歼对手。
但马穆鲁克人却觉得不应该这么浪费手里的兵力。他们希望将全部战舰都开出内港,包围并全歼阿尔梅达的19艘船。其中,自己从埃及带来的大船负责正面交战,而大量的小船负责两翼合围。因为只要葡萄牙的舰队不除,他们就必须呆在遥远的印度,继续服役。古吉拉特人却觉得马穆鲁克舰队有准备开溜的企图,所以坚决反对这个计划。这在后来的战斗中,闹出了不少乌龙。
1509年2月2日的下午,阿尔梅达率领的葡萄牙舰队终于抵达了第乌岛东面的海域。这场战役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印度洋海区的归属权问题。第乌港内的米尔.侯赛姆也已经得到敌军来袭的报告,坐镇自己的旗舰指挥者这座岛上全部的军事力量。随即,下令全部的战舰一起出港迎敌。于是,足足有100多艘桨帆船战舰,争先恐后的离开了安全的设防港口。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己方炮台的火力射程。却依靠庞大的规模和气势,震慑着外海的葡萄牙人。
为了防止被这些敌舰包围,阿尔梅达的葡萄牙战舰开始一字排开,组成一列庞大的纵队。士兵们打开一侧的炮门,疯狂发射已经填装好的大炮。很多印度人的小船在被海战长炮命中后,就会丧失战斗力。而利用对方填装间隙杀到近处的战舰,也遭到更多中小型火炮和火绳枪的射击。葡萄牙在战前就准备好了多余的子铳,让这些武器能够在战时连续射击。而守军的战舰,往往只在船艏装备不大的火炮,对结实的大海船来说,威力有限。
鉴于这样的战斗毫无结果,第乌的古吉拉特总督直接饶开马穆鲁克海军司令,将所有的战舰都召回港内。甚至为了安全,他们把船都躲藏到了航道最深处的地方。这样一来,主航道上就只留下了威尼斯人出资建造的那几艘船。
第二天中午,葡萄牙人利用涨潮的风向帮忙,径直冲入了第乌港。由于速度够快,守军炮台与岸上的炮兵都来不及反应,就已经让大部分葡萄牙战舰从自己防守的区域通过。后者则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依次冲入了港内的主航道。每1-2艘船之间分工合作,找到便于下手的目标后,发起近距离内的猛攻。为了探查内港航道的深浅,1艘桨帆船战舰将负责在全军的最前面开道。
面对敌人的突然来袭,联合舰队的土耳其人与马穆鲁克士兵,发起了顽强抵抗。但他们发现,葡萄牙战舰的船体上挂着装满了棉花的袋子,海包裹了浸湿的牛皮。不少炮弹打在这些临时加装的“反应装甲”上面,几乎不能造成多大伤害。后者的反击火力,则要猛烈的多。一名叫佩雷拉的船长,还带着士兵冲上了对手的1艘卡拉克战舰。但在穆斯林海员的猛攻之下,他自己也被一支弩箭击中了喉部。若不是其他船及时加入了混战,佩雷拉的船可能在马穆鲁克的两面夹击下失守。
至于阿尔梅达自己,则带着旗舰海洋之花号,一路来到更靠内的水道。面对海量从内港冲出来支援战斗的印度战舰,葡萄牙旗舰直接在航道的半当中下锚。随即用侧面堵住了狭窄的水道,并用大量火炮进行连续不断的射击。其他几艘较小的船也迅速赶上来,提供掩护火力。
结果,大半支守军舰队在港内遭遇到了属于他们的温泉关之战。狭窄的空间,让他们彼此挤成一团。葡萄牙人的火力倾斜,将大量小船打成半残的漂浮物,堵住了后面船只的方向。大量的印度士兵,在自己的主场惨遭入侵者的屠杀。至于被近距离强攻的马穆鲁克舰队,已经有一半的战船沉入了港口,另一半则被葡萄牙陆战队控制。
格局决定命运
经过6小时的激战,葡萄牙舰队开始在退潮时离开了第乌内港。他们一共发射了1900多发大小炮弹,将设防严密的港口弄的一片狼藉。然后拖拽着俘获的战舰,留下大批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全身而退。
一年前成军时,马穆鲁克的舰队有1700多人,现在只剩下残军200人不到。他们的指挥官则身负重伤,被左右人在混战中用1艘运送粪便的小船,偷偷带离战场。第乌城的古吉拉特总督,则忙不迭的给阿尔梅达送上了求和信。后者不仅为自己的儿子报仇雪恨,也将马穆鲁克和威尼斯人干涉企图,彻底击碎。
消息传到开罗,苏丹除了默哀也丝毫没有其他办法。但他依然无法同意威尼斯人的运河计划。因为舰队损失了或许还能重建,但整个帝国的格局变化,是可以直接要了王朝的老命。只是他没有搞明白一个道理,外部整体情况的转变,才是对格局施加影响的始作俑者。当威尼斯人不再愿意为舰队计划买单,他的海军建设就会陷入长期困难。
马穆鲁克苏丹同样没有明白,自从奥斯曼帝国在1470年代控制整个黑海,他们的兵源输入线路就被掐断了。历代马穆鲁克成员,大都来自高加索与乌克兰地区。在被最终买来进行军事训练之前,都经过层层筛选。但如今,这样的条件已经完全无法继续下去。马穆鲁克的战斗力,尤其是苏丹直属部队的精锐程度,迅速下降。这就让他不得不在各种事务上,对地方派怀柔而患得患失。
可以说,正是外部格局的变迁,决定了马穆鲁克王朝的崛起与最后的衰败。军事与经济的双重退化进程,让开罗的中央宫廷愈发虚弱。最终,在第乌海战后的10年后,他们就将倒在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脚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马穆鲁克王朝,又称马木留克王朝,1250年-1517年是一个伊克塔制封建制的国家。分前后二期:前期名为伯海里王朝(Bahri dynasty),是由钦察突厥奴隶主主政。伯海里即是河洲,因为他们是在尼罗河上值班。后期即是第二期,由1382年开始,名布尔吉王朝(Burji dynasty),由高加索人,特别是切尔克斯人组成。
创始人为沙贾拉·杜尔(Shajara Durr,?~1257)。
1249年11月埃及阿尤布王朝第七代国王萨利赫病逝,其宠妃谢杰莱·杜尔在数月内秘不发丧,趁机左右朝政。
1250年,萨利赫之子图兰沙继位后不到3个月,因其与谢杰莱·杜尔及埃及马穆鲁克近卫军首领政见不同被阴谋杀害。同年,谢杰莱·杜尔拉扶持年仅6岁的阿什拉夫·穆萨登位,宣布自己为埃及穆斯林女皇,在发行的钱币上铸有她的头像和名字,下令在主麻日聚礼时要埃及穆斯林为她祈祷。
因女性称王不符合伊斯兰教规,遭到埃及穆斯林的责难,故不久谢杰莱·杜尔遂与近卫军首领艾伊贝克结婚,共掌政权。
1252年,谢杰莱·杜尔宣布废除年幼国王,由艾伊贝克担任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第一任国王,她仍掌握实权。
1257年,因宫廷夺权之争,艾伊贝克和谢杰莱·杜尔先后丧生,由艾伊贝克之子阿里继埃及王位。
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前期,在国王古突兹、拜伯尔斯、卡拉温先后执政时,在抗击蒙古人侵略和驱逐十字军的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
1260年,苏丹古突兹(1259~1260在位)及大将拜伯尔斯率埃及军在约旦河左岸贝桑附近的艾因·扎鲁特战役中大败蒙古军。从此遏制了蒙古人对西亚和北非的侵略。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真正的奠基者拜伯尔斯(1260~1277在位)即位后,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与钦察汗国结盟,与拜占庭修好,集中力量孤立和打击十字军。
1263年,他从阿尤布家族手中夺取卡拉克作为军事基地,后捣毁了拿萨勒的神圣教堂。
1265年,他攻占凯萨里耶及艾尔苏夫,守城的慈善院骑士团投降。
1266~1268年,拜伯尔斯先后攻占萨菲德、亚法、沙基夫·艾尔农和安提俄克等城市,俘虏的十字军被杀,城堡和基督教堂被毁。
1271年,拜伯尔斯攻占慈善院骑士团的堡垒希斯尼·艾克拉德,并占领和摧毁了叙利亚阿萨辛派的麦斯亚德、盖德木斯等军事设防要塞。
国王卡拉温(1279~1290在位)执政时,继续抵抗蒙古人和打击十字军。蒙古伊儿汗阿巴哈乘马穆鲁克人内战,入侵叙利亚,攻占阿勒颇、哈马等地。
1281年10月,卡拉温率埃及军在霍姆斯战役中打败了蒙古军,收复了叙利亚失地。
1285~1289年,卡拉温先后攻占十字军占领的麦尔凯卜、的黎波里、贝特伦等要地。
1290年,卡拉温在准备进攻阿克城时去世,其子阿什拉夫继位。
1291年5月,阿什拉夫集中优势兵力,夺取阿克城,灭耶路撒冷王国,后又攻占十字军占领的提尔、西顿、贝鲁特、安塔尔图斯、阿斯里斯等城市和要塞。至此,十字军在东方的侵略势力被彻底清除。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势力又向南深入努比亚,伊斯兰教在该地得到进一步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实行军事分封制,把大批土地以“伊克塔”(即采邑)分封给贵族和将领,作为他们平时任职、战时服役的报酬。后“伊克塔”可作为世袭领地继承。王朝建有庞大的正规军和近卫军,作为统治的支柱。各地长官均由马穆鲁克军官担任,掌管地方行政、军事和税收大权。
王朝前期,经济在东方居重要地位。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农业相当发达。埃及和叙利亚的铜器、玻璃、纸张、地毯等传统手工业,达到很高水平。埃及开罗、亚历山大港、大马士革商业发达,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东西交通大开,同东、西方国家进行转口贸易,从中收取巨额关税,用以支付行政、军事和城市建筑费用。
15世纪起,经济衰落,使国库空虚,财政支绌。
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以伊斯兰教逊尼派为国家宗教,穆斯林大多遵奉沙斐仪学派教法学说。为确立马穆鲁克人在政治、宗教上统治的合法性,王朝恢复了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制度。1260年国王拜伯尔斯将阿拔斯王朝皇室的后裔艾布·卡西姆推出,经宗教界组成的委员会确认,树他为“穆斯林的哈里发”,取封号“穆斯坦绥尔”(即求安拉赐胜利者),再由这位哈里发册封和授权素丹执政。并规定将哈里发和素丹的名字铸在钱币上,主麻日聚礼同时向哈里发和素丹祈祷。哈里发主管宗教基金,为苏丹主持加冕礼,保管先知穆罕默德的遗物绿色斗篷和拐杖。从1260~1517年,在埃及共有16位傀儡哈里发先后在位。逊尼派四大法学派得到官方承认,设立四大法官制度,各派选派1名总法官。苏菲主义极其盛行,埃及有巴达维、沙兹里和杜苏迪等教团,在各地建有扎维耶、学校和谢赫陵墓,开罗、坦塔、亚历山大、大马士革等城成为苏菲派的传教中心。王朝设宗教基金,在各大城市兴建清真寺,其中著名的有苏丹·哈桑清真寺和穆艾耶德·希哈布丁清真寺,其建筑艺术受到叙利亚一美索不达米亚学派的影响。
除发展清真寺附设的宗教大学外,还在开罗和大马士革等城市创建有《古兰经》及圣训学校、罕百里教法和沙斐仪教法学校,专门培养宗教学者和法官。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仍为伊斯兰世界最高学府。在教义学、教法学、历史学和医学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就。埃及教法学家伊本·泰米叶,著有500部著作,发展罕百里派的教法学说,提出凭《古兰经》立教,纯洁伊斯兰教的复古主义主张,成为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思想先驱。埃及圣训学家和法学家贾拉鲁丁·苏尤蒂著有560多种著作,著名的是《古兰经学》。埃及史学家艾布·菲达撰有《人类史纲要》。埃及史学家伊本·麦格里齐著有《埃及志》。埃及传记作家伊本·赫里康著有《名人传记》,记述了865位穆斯林名人的生平,埃及医学家伊本·拉菲斯著有《医典解剖学注释》,阐述了血液小循环的理论。史学家称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是中世纪最后一个“闪烁着伊斯兰文明余辉”的穆斯林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1517年1月,奥斯曼帝国苏丹赛利姆一世(1512~1520在位)率土耳其军与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末代国王图曼贝伊的军队在开罗城郊决战(瑞达利亚战役),图曼贝伊全军覆没,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