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3年10月在德国莱比锡附近。拿破仑以十八万人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三十万联军苦战,最后败阵。拿破仑败返莱茵河西岸,最后返回巴黎。隔年元老院宣告废除拿破仑的帝位。拿破仑的战败代表着拿破仑统治德意志的最后希望已经幻灭,反法联军于1814年3月31日进入巴黎,同年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国,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濳返法国,拿破仑再次夺得政权。欧洲其他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正式展开,战败后,6月22日拿破仑再次宣布退位,联军很快攻占巴黎,拿破仑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六年后死去(1821年5月5日)。
关于拿破仑身高的有趣故事
一、我随时可以消灭这个差距
拿破仑身高只有一米六几,有一次他在军中训话,有一个一米八几的将领在说小话,这人比拿破仑高一个脑袋还不止,但拿破仑很傲然地对他说了一句话:‘将军,我希望你明白一个道理,虽然你和我的身高有一个脑袋的差距,但如果你不听从我的命令,我随时可以消灭这个差距’!
二、您比我长吗?
拿破仑身高不足1.7米,最怕人说他矮。
有一天,他想取书架上的一本书。因那书放得太高,他够不着,便叫人搬凳子来给他。
此时,一位刚好在那里的将军说:“陛下,不用抬凳子了,让我给您取吧,因为我比您高。”
“您是想说您比我长吗?”拿破仑当即予以纠正。
三、该惩罚谁
有人拿一首诗给拿破仑看,说这首诗用影射笔法讽刺皇帝。他建议皇帝严惩这首诗的作者。
“若要惩罚,”拿破仑冷冷地回答,“该惩罚的正是您而不是作者,因为是您说我与诗中所写的相像。”
四、坐相
有对拿破仑心怀不满的人散布流言蜚语,说他之所以秘密地向塔尔姆学习行为规范,是因为他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经常不知所措。
得知这类传闻之后,拿破仑在一次隆重的晚会上,故意走到塔尔姆跟前,高声说道:“我要衷心感谢您,亲爱的老师,感谢您教会我稳固地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并且牢牢地抓住权杖。”
五、不看本国报纸
每天早上拿破仑理发修面时,都喜欢看报。但看的主要是英国和德国报纸,对法国报纸则根本不感兴趣。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我国报刊上登的东西,全是按我的旨意写的。”
莱比锡战役的背景:1807年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是一个无比强大而又庄严的政治实体。拿破仑皇帝本人于1804年加冕为 “法兰西人的皇帝”,随后赢得了针对第三次和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多次在英国的号召之下联合起来对抗这个“科西嘉怪物”,却在奥斯特里茨、耶拿、奥尔斯塔特和弗里德兰被打的溃不成军,法军昂首开进维也纳和柏林,欧洲各国的君主和将军们躲在阴暗的角落中瑟瑟发抖。
1807年7月,法兰西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签署了《提尔西特和约》,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终于向拿破仑低头,承认法国对欧洲大陆的霸权,并加入了针对英国的“大陆封锁体系”。拿破仑一生的事业达到了最高峰:荷兰、西属尼德兰(比利时)、卢森堡、莱茵河西岸和意大利西北部被划入法国领土,在法国的主持之下成立了莱茵同盟(包括德意志中西部的大部分诸侯)和华沙公国(包括被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的波兰领土),瑞士、意大利王国和那不勒斯王国也沦为法国的附庸;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暂时屈服,只剩下英国仍在顽强抵抗。
自从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君主在欧洲大陆拥有如此强大的权势。拿破仑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大革命在法国人民心目中激起的民族主义情绪,其次才是他的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法国大革命终结了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朝代法国”,却开创了一个属于全体法兰西人民的“民族法国”。农民和市民阶层在大革命中获得了利益,摆脱了陈旧的封建秩序,爆发出了空前的爱国热情;当欧洲列强的军队还是封建军队的时候,法国人却拥有了世界上第一支民族军队,人民爱戴他们的军队,军队则拥有了一往无前的士气。
拿破仑固然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新兴的民族国家可以供他利用,他的成就绝不可能超过当年的路易十四、腓特烈大帝等人。即使是拿破仑的敌人也意识到,这个科西嘉矮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耶拿会战结束之后,拿破仑策马进入柏林的时候,黑格尔叹息道:“我看到绝对精神骑在马背上。”上帝本人,或者说历史运行的宏观规律,在操纵着拿破仑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而这一切胜利的结局,却是拿破仑和他的敌人都没有想到过的。
在《提尔西特和约》签订之后,拿破仑皇帝很快陷入了狂妄自大的情绪,他认为欧洲乃至全世界已经无人能与他为敌,欧洲的版图可以任他随意摆布,只要有战无不胜的法军做后盾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1807年秋天,他命令数万法军入侵葡萄牙,很快又侵占西班牙,掀开了漫长的半岛战争的序幕;1809年,他打败了第五次反法同盟,再次狠狠修理了奥地利和普鲁士,并再次在维也纳炫耀武力;1810年,他放逐了罗马教皇,并册封其子拿破仑二世为罗马王。
莱比锡战役简介:莱比锡会战是拿破仑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莱比锡城下,战争的一方是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瑞典组成的联军约30万人,另一方是拿破仑一世统帅的法军及莱茵联邦的军队约20万人。最后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1812年12月18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回到了巴黎。1812年是恐怖的一年,由于野心和狂妄,年初,拿破仑远征俄罗斯,他足足调动了57万大军,然而这位有着“欧洲第一名将”称号的天才军事家,却在俄国犯下一连串战略和战术错误,最终入侵失败,军队锐减为不到3万人,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已经衰退了吗?
远征俄罗斯后,法兰西第一帝国元气大伤,欧洲各国迅速发现这是一个摆脱拿破仑的绝妙良机,英国、俄国、瑞典和普鲁士在1813年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那么,拿破仑是否还能指挥他那征服欧洲的庞大军队,第六次打败反法同盟呢?
1813年,拿破仑指挥法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接连取得重大胜利,然而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实力并不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希望双方议和,虽然有着短暂的休战时间,然而战火还是烧了起来,因为议和条件是法国必须放弃一部分领土,梅特涅警告拿破仑说,如果拿破仑不表示议和,奥地利将参加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并没有被吓住。8月10日,战火再起,奥地利在两天后正式加入反法同盟。拿破仑指挥军队在德累斯顿战役中取胜,然而形势却不妙了。
1813年10月14日,联军对莱比锡法军已形成夹击之势:南面为联军主力,即施瓦岑贝格指挥的波希米亚军;左翼为维特根斯泰因部队;中央为黑森王子军;右翼为巴克莱军和预备队;西北为布吕歇尔的西里西亚军;北面为贝尔纳多特的北方军。联军总共22万人。还有本尼格森所率的援军正在行进之中。
早在10月3日,拿破仑就风闻联军在向莱比锡运动,但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他对传播这一消息的贝尔蒂埃大加斥责:“一个人不应庸人自扰,必须有更多的决心和毅力,才能临危不惧。"直到10月6日,他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令缪拉率45000人在德累斯顿附近迟滞和阻止波希米亚军向莱比锡前进;自己则率主力北进与内伊军会合,准备在联军占领莱比锡之前,迅速击破布吕歇尔军及贝尔纳多特军,然后再回师南破联军主力。
莱比锡战役双方损失:1813年10月16—19日,在拿破仑战争的第六次反法联盟(俄国、奥地利、大不列颠、普鲁士、瑞典等国)中,双方在莱比锡地域进行的决战。因有许多民族的军队参加作战,故被称为“民族大会战”。
莱比锡战役前的军事政治形势对盟国有利。因连年战争而陷于民穷财尽的法国,在军队供给和后备兵员补充方面能力都已有限。盟国的企图是以联军的兵力围歼莱比锡地域的法军。拿破仑定于10月16日对盟国波希米亚军团发起攻击,因为他预计盟国其他军团这一天不能参加作战。为迎击由南方进攻莱比锡的施瓦岑贝格元帅指挥的波希米亚军团(13.3万人,火炮578门),拿破仑抽调出5个步兵军,成两线配置。
第二线内还配置有4个骑兵军。禁卫军留作总预备队,组成战斗队形的第三线。缪拉元帅受命统率该集团(共计12.2万人)。为迎击贝尔纳多特元帅指挥的盟国北军团(5.8万人,火炮256门)和布吕歇尔将军指挥的盟国西里西亚军团(6万人,火炮315门),拿破仑将2个步兵军和1个骑兵军(共5万人)调往莱比锡城以北,由内伊元帅统一指挥。
宫内大臣贝特朗率1个军(1.2万人)在林德瑙附近正面向西展开。战役开始前,仅波希米亚军团和西里西亚军团逼近莱比锡。当时,北军团位于哈雷(距莱比锡30公里),波兰军团位于瓦尔德海姆(莱比锡以东40公里)。盟国参战军队达30余万人(俄军12.7万人、奥军8.9万人、普军7.2万人、瑞典军1.8万人),火炮1385门;拿破仑军队(法国、波兰、荷兰、萨克森、比利时,意大利以及其他国家的军队)近20万人,火炮700门。
联军统帅部根据亚历山大一世、腓特烈—威廉三世和弗朗茨一世三位君主的旨意,决定于10月16日晨使用波希米亚军团(编为3个集群和1个总预备队)由南面发起攻击。俄军4个军(分别由维特根施泰因将军、欧根·符尔滕堡、帕连将军和拉耶夫斯基将军指挥)和盟国2个军(分别由克莱瑙和克莱斯特指挥)编为第1集群(8.4万人,火炮404门),由巴克莱—德—托利将军统一指挥。
莱比锡战役拿破仑为什么会失败?莱比锡会战是拿破仑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莱比锡城下,战争的一方是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瑞典组成的联军约30万人,另一方是拿破仑一世统帅的法军及莱茵联邦的军队约20万人。最后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拿破仑在吕岑,包岑和德累斯顿连战皆捷之后,终于又在莱比锡被彻底打垮,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政治上看,战争的性质变化了。
拿破仑在执政初期所进行的战争,尽管有着为其帝国扩张领土,为自己争夺霸权的成分,但是从客观上来说,仍然有着某些进步的意义,因为当时的主要矛头,还是指向各国的封建王室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封建制度,是受到被压迫人民欢迎的。而在执政后期,当他成为欧洲的征服者和霸主以后,法国所进行的各决战争,已经不是给欧洲各国人民解除封建制度的桎梏,而是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战争负担和苦难,因此,曾经获得部分解放的人民不希望法国再来压迫他们,反对拿破仑又把战争加在他们的头上。所以,拿破仑晚期的战争是与大部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相抵触的。
同时,各国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前期对拿破仑的战争中失败后,也被迫实行了某些改革,利用了人民不满法国榨取财富的情绪,鼓动了部分人民起来反抗法军的起义运动。这样,法军就被迫在充满敌意的国家进行作战,缺乏人民的帮助,不能及时得到情报,零散人员经常受到袭击,后勤补给日益困难。法军中的一些外籍士兵,多次出现阵前哗变。所有这些,给法军的士气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其次皇帝的高度集权束缚了元帅们的主动性
拿破仑战争的后期,作战地域不断扩大,参战的兵力日益增多。这样,集最高统帅与前线指挥职务于一身的指挥体系,已经不适应作战的要求。为了在宽广的战场上指挥几十万大军,不仅需要有一个得力的参谋班子,而且需要有能够独当一面担任战场指挥重任的得力将才。然而,拿破仑对于元帅们的要求,只不过是唯唯诺诺,象钟表那样准确地执行命令而已。长年累月,慢慢形成一种习惯:拿破仑在场,一切都是生龙活虎,指挥系统能够高度发挥作用,一旦拿破仑不在,他的元帅们,包括总参谋长在内,常常不能发挥主动性,甚至不敢做出一个那怕是很小的决定。
在一八一三年的战争中,联军参战的兵力急剧增加,经常进行多路作战,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单靠拿破仑一个人已经不能应付情况多变的局面,更何况他的元帅们又不能发挥主动性呢?尽管拿破仑到处奔波,不停地作出各种指示,但毕竟不能及时掌握并处置各方面的情况,以致法军常常陷于被动。例如,在莱比锡会战过程中,拿破仑曾口头指示,要在艾尔斯特河上增架桥梁,以确保法军的退路。但是,总参谋长贝尔蒂埃的办事方针是:没有拿破仑的书面命令便不能贸然行事,因此,他并未积极落实拿破仑的架桥指示,这就使得法军在撤退时只有一座石桥可通,因而造成了严重损失。又如,在包岑作战中,内伊率军进行迂回,比拿破仑规定的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敌人的背后,但因为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指示,就一直消极地停留在那里,待新的命令到达时,已经贻误了战机,形成了被动局面。
在耶拿会战中,拿破仑不仅毁灭了一支封建陆军,而且也肃清了封建思想的最后一点余烬。从这些灰烬中,却产生了新的民族军队,终于在莱比锡会战中把他自己击败了。在埃尔斯特河边的战场上,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现代欧洲却从此脱出了中世纪的蜕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