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毕升是哪里人?毕升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发明者,关于毕升的介绍,史书上并没有说太多,那么毕升到底是哪里的人呢?
毕升,即毕昇(又作毕晟,约970年—1051年),中国古代发明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一说为浙江杭州人。
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毕昇在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有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熔化,以平板压字平面,泥字即固着在铁板上,可以象雕版一样印刷。
此外他还研究过木活字排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宋朝的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发明活字版的经过,除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的记载外,还找不到第二个文献资料。沈括只说他是个布衣,籍贯及生平一点都没有交代,所谓布衣,从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作过官的普通老百姓。
关于毕升的职业,以前曾有人作过各种推猜,但最为可靠的说法,毕升应当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因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活字版的发明者,由于毕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
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升才发明了活字版。从《梦溪笔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毕升的活版印刷术不是空穴来风,是基于前人版印书籍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而《梦溪笔谈》对于活版印刷的流程的描述,对于后人的研究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关于毕升的籍贯,沈括也没有交代,我们只知道毕升死后,他制做的泥活字为沈括的侄子所收藏,从这一点我们推猜毕升和沈家或者是亲戚,或者是近邻。
沈括是杭州人,毕升可能也是杭州人,杭州是当时雕版印刷较为发达的地区,活字版在这里发明,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据传,毕升后人因用活字胶泥伪造钱币被朝廷发现,株连九族,侥幸逃脱之族人遂改姓田、万,如今当地虽有地名叫毕家铺,但田、万姓多,毕姓无。
1990年在湖北英山草盘地五桂村毕家坳发现毕升墓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毕升简介
毕升,出生于约970年,是北宋人,不是高官达人,没有显赫的家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平民,俗称“布衣”。他只是北宋年间一个平凡的印刷匠,但是他却做了一件让他不再平凡的事情——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升像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他的生平以及事迹只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记载,因为他生前,活字印刷术也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流传,也许当时,他只是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小事,仅仅为了提高效率罢了吧!
正因为有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中国成为了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他是中国的骄傲!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就是将字刻在一个个烧好的胶泥小方块上,刻成凸起的反手字,按照韵母摆在小木格里,如果要印刷了,就拿一个铁框,将需要印的字一个个拣出来,摆在铁框里,用火烘烤,上面的粘合剂被烘软化,便可以开始印刷,等到冷却后便可以放回小木格保留至下一次印刷。 ...查看更多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而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究竟何许人也,一直是史学界的焦点。直到1990年秋,在大别山安徽与湖北接壤的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麓出土了一方墓碑,才揭开了这千古之谜。
修造水渠时发现毕昇墓碑
有关毕昇的历史记载,仅见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且十分简略。原文为:“庆历(1041~1048)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等274字。据此,仅知毕昇为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个平民,关于毕昇的生平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年月等均无记述,而其他稗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
1990年秋,在大别山安徽霍山县与湖北英山县接壤的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麓,人们在修造水渠时,发现了一块墓碑。经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湖北省文管会等单位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等28名专家学者鉴定,考证确认为北宋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毕昇的墓碑。墓地西3公里处为毕家铺,南一公里处的肖家大屋传为毕宰相府,东十五公里处有宰相毕翰儒墓。相继还发现有毕昇子孙墓地。至此,毕昇籍贯、卒年(1051年)之谜揭开了。1996年4月,毕昇墓碑送至中国印刷博物馆收藏。
2015年1月10日,以这一故事为主题的纪录片《毕昇墓碑之谜》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影片于2015年1月16日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首播。 ...查看更多
活字印刷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人毕升。这是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到的一份关于历史方面的常识。确实,这事儿放在毕升那个年代是够厉害的!
但是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印刷技术确实是毕生发明的不假,但其实这种技术自发明问世之后。在古代,尤其是民间,其实普及程度并不高。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我们的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而且数量,极其多,而活字印刷术有要求印刷的人认识每一个字,这样才能够熟练的操作排版。
而在我国古代识字的人说实话,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而认识这么多字的人也大多是饱读诗书的人才。而这些人是不可能进入民间的印刷馆去工作干活的。
一来是他们不愿意去,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嘛,很正常的一个现象。二来,就是印刷店的老板其实也不会花那么大的价钱。去请一个饱读诗书之人。
而当时人们的普遍做法是直接把文章雕刻出来,然后再找一个相对廉价的工人,他只需要照着刻版做就可以了。根本就用不到活字印刷技术。
所以在后来我国出土的一些书籍,文物之中这样的活字印刷一般只有官方才出版,而在民间的版本之中,大多是用雕版印刷术,因为它的成本更为的低廉!毕升用活字印刷术证明,再好的发明也得考虑到实际情况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比欧洲早400年,它需要把几百个单独的活字拼到一起,而且需要字与字之间严丝合缝,避免出现版面的不平。活字印刷术在北宋被发明出来后,也在不断地发展的。明朝中期的活字印刷术已出现铜活字技术,由于是统一铸模,要比木活字精度高很多。到了清代活字印刷的技术就更加成熟了,康乾用大套铜活字,印制了《古今图书集成》,共计1000卷。乾隆用枣木活字印制了《武英殿聚珍丛书》,全书共计134种,这两个在当时都属于大工程。皇家都在使用,说明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理论上活字印刷术操作灵活、成本低廉,但实际上,通过活字印刷的书籍只占书籍总量的2%,大部分书籍还是通过雕版和手抄来完成的。活字印刷术处于一种被被边缘化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电视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时全是手抄的,事实上四库全书就是手抄的。据统计,中国51%的的书籍就是手抄的,在明代文渊阁的藏书中,手抄版的数量要远远高于印制本,达到70%。这些超大型的书,由于需求量不大,手抄要比活字省时多。剩下47%的书籍应该是雕版印刷的,它主要用来印制那些书籍呢?宋代的雕版印刷术也发展了顶峰,中国的古籍里宋版书籍的收藏价值是最高的。在技术层面上,活字印刷术就远不如雕版精致、美观,被边缘化是自然而然的事儿。
如果我们要来印制儒生参加科举都要用的四书五经,使用哪种方法是最合适的呢?针对这种需求量很大的书籍,手抄肯定是不行的的,那只能用活字或者雕版,那我们就都来用一下,看哪种比较合适。一块雕版的使用寿命三万次,印刷完一版后,可以洗刷干净、风干,等待下一次的使用,无需排版终身只需一次刻板。如果是用活字就需要每次印刷前进行排版、核对,印完了需要把版拆掉,再把活字归位。单比较这个过程,活字印刷的成本好像低一点,但接下来的才是关键。
活字印刷要排版,排完版还要校对,印完了这次还要把版拆掉,要把一个个活字归位。然后什么时候要印了,还要再次排版,排完版还要再次校对。但是排版得需要识字的人,可是在古代,识字人都是为了科举,只有那种连私塾都干不了的人,才来干排版。事实上,那时候很少有读书人能放下身段在干这个工作,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行业。而雕版就不一样了,他不需要雕版工人识字,在雕版工人眼里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只要雕刻出来就可以了,干这个的人多还工钱少。从经济效益这方面,活字又败给雕版印刷。
而且随着雕版印刷的需求量增大,也就产生了一个刻工群体,每个时代大约有上千人,他们之间分工越来越细,又有师徒之间的传承,手艺越来越精湛,印出来的书的质量也就越来越好。但是活字字模一次制作完,可以用很久,这就导致了无法持续产生大量相关的专业人才,这也就导致印刷水平的提升。到此你也就明白为啥活字印刷书籍只占2%了吧。
那2%的印刷量去哪里呢?我们有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族谱,这些族谱就是活字印刷的。族谱由于没有太大的印刷量,而且印完后短期内不需要再次印刷,所以活字印刷是经济上是最合适的。一个事物是否能发展开,其实是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活字印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参考资料:郑也夫《社会学专题五十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