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画戟是一种古代兵器名称,因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是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主要使用者有吕布等人。历史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出名的武将都配有一把同样出名的武器,例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项羽的霸王枪、李元霸的擂鼓瓮金锤等等,而一说到方天画戟,第一印象想必是吕布、薛仁贵,吕布骑着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的画面深入人心,但事实上吕布的武器并非是方天画戟,方天画戟也没有那么传神,随着历史的发展,方天画戟更是变成了礼器。
戟在历史中前期确实用于战场,特别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战场结合冲锋是当时战场上常用的战法,但那时候戟的形状主要为“卜”字型,在影视中的秦兵常见它的影子。
南北朝后,戟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戟的形象却更加丰富起来,比如在“卜”字型旁多加一个弧形的弯刀,在唐朝时期的佛教画作中,经常作为天神的武器而存在。
那为什么方天画戟那么出名呢?这主要源于小说的需要,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人物形象必须令人深刻,那么对人物武器的渲染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映象,而《三国演义》与《薛仁贵传奇》的流传,使得方天画戟显得更加神秘与传奇。
那么方天画戟为何没有成为战场的主武器呢?
一、制造成本高。一般来说,战场上的武器越简单越能克敌越好,方天画戟显然不符合,而且需要的铁资源也比普通的戟更多,这在古代那可是大成本。二、配合的战车的战法在秦汉之后逐渐被骑兵代替,戟的作用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何况是方天画戟。
当然,虽然方天画戟变成了礼器,但是也是能够伤人的,只不过比较少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天下被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部分,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虽然在后来孙权刘备多次联军打败了曹操,但是都未能改变三国鼎立的形势。虽然最终三国都未能完成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是三国时期的豪杰仍让人敬佩不已。武将们英勇杀敌,军士们智谋无双,其中武将吕布的英雄形象更是让人钦佩。
手持方天画戟,身骑赤兔骏马,在战场更是英姿飒爽。但作为武将,吕布难免有勇无谋,最终落得狼狈的下场,一朝一夕就沦为了曹操的阶下囚。吕布被曹操杀害后,他的赤兔马被曹操送给了关羽,但方天画戟却是下落不明,连史书也不曾有记载。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只提到了曹操将赤兔马赠与关羽,那么方天画戟到底给了谁?
在后世中关于方天画戟的下落就是有这样几个说法,第一,曹操将其赠予了手下的武将。但曹操的武将中多以用刀者居多,唯有一位典韦是双戟,但典韦早年就已去世,所以这个可能性排除了。第二种说法则是,曹操将其赠予了曹彰。史书中曾记载曹彰在交战时就曾用戟将对手刺伤落马。而曹彰此人十分勇猛,使用戟的可能性也不小。
第三种说法则是曹操将方天画戟当作了一种仪设物品,戟在古代本就是作为仪式上的饰品,会使用戟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有人猜测,曹操将戟将其作为一件饰品。但以上三种说法都尚未找到历史依据,所以方天画戟仍处于失踪状态,但希望在未来可以有所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时期的乱世,创作的一部铁血军事小说,其中七分真,还原了那段精彩纷呈的历史;三分假,又为那段历史添加了几分魅力。而那三分假中,最主要的成分,便是武将单挑——两军对垒之时,双方主将纵马出列,刀来枪往,其精彩程度,比起武侠小说中的华山论剑,也不差什么。不过,《三国演义》还是明显区别于武侠小说的,江湖人的单挑,人与武器,皆以轻灵为主,但演义中,个个英雄威武雄壮,他们的武器也多以气势摄人,例如“武圣”关羽本人身长九尺,威风凛凛,其神兵青龙偃月刀,则重达八十二斤。那么器宇轩昂的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其武器又有多重呢?
众所周知,吕布武艺高强,凭一己之力,对阵刘关张三人,也不落下风,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不过除了自身的武艺,和名马赤兔之外,他还非常倚重一样东西,那就是他的兵器方天画戟。小说第十九回中,他受到曹操和刘备的攻打时,曾对妻妾道:“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由此可见,他能够在战场上,立下赫赫威名,方天画戟功不可没,那么这杆不逊青龙偃月刀,不逊丈八蛇矛的神兵,到底有多重呢?这一点罗贯中老先生并没有交待,不过我们可以根据一直流传的一些说法,进行推测。
明确提到方天画戟重要的资料,是《荡寇志》,其中提到:“兵器又不在斤两上分高低。古人说得好:四两能拨千斤重。当年吕布何等了得!有句老话:三国英雄算马超 ,马超还是吕布高。他那枝方天戟 ,只得二十四斤。关王八十二斤的大刀 ,他也敌得过。何在轻重!”也就是说,根据这种说法,吕布的方天画戟,只有二十四斤。古时的计重单位,与现在并不相同,按照汉制,一斤约相当于222克,换算过来,吕布的画戟只有十余斤。先不说人高马大的吕布,拎着一根细细的方天画戟,会不会有失威风,单说他拿着这样的兵器上战场,自己力大的优势无法发挥,本就落了下乘。吕布虽有勇无谋,但是能成三国第一猛将,在如何发挥自己的武艺这一方面,他还是不会犯糊涂的。
除了《荡寇志》之外,还有一种说法称,方天画戟重约一百斤。这种说法应该也不准确,如果我们细读演义,就会发现,吕布虽然力大,但是他并完全倚重力量,而是力量与技巧并重,他的战斗风格,也不同于关羽的大开大合,如果方天画戟比青龙偃月刀更重,那么吕布力气需要远胜关羽才能做到。虽然在演义中,关羽的武艺可能弱于吕布,但是两人身形差不多,力量就算有差距,也不会太大。如此分析之后,我们不难推断出,方天画戟的重量,应该略轻于青龙偃月刀。青龙刀重八十二斤,换算之后,重四十斤左右。方天画戟比它略轻,在三十斤左右的可能性比较大,即汉制七十斤左右。
方天画戟跟随过吕布这样的名将,又是不可多得的神兵,自然不可能被随意丢弃,那么在吕布命殒白门楼之后,它又流落到了何处呢?根据赤兔的际遇,我们不难推断出,方天画戟应该也被曹操纳入囊中,又在机缘巧合之下,赐给自己手下的悍将了。那么这种猜想有根据吗?方天画戟在吕布死后,又出场过吗?这就要说到曹操手下,用戟的将领了。我们熟悉的魏将中,用戟的只有一人,那便是典韦,但典韦用的是一双铁戟,与吕布的方天画戟,完全不是一个画风,由此看来,方天画戟落到典韦手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除了典韦之外,曹魏阵营中,出场较晚的一员猛将也用戟,他就是曹操的儿子曹彰。
小说七十二回中提到,曹彰“膂力过分,能手格猛兽”,而且在描述他与吴兰交锋的时候,写道:“曹彰正遇吴兰,两个交锋,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曹彰武艺高强,善马战,力气非常大,且以戟为兵器,简直是继承方天画戟的不二人选,一直尊重儿子的梦想,将曹彰往大将方面培养的曹操,又怎会不把这件神兵赐给他呢?所以,吕布去世之后,方天画戟的新主人,很可能就是曹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戟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兵器,出现的时间想当早,上古先秦的《诗经》中就有“修我矛戟”的诗句,可见戟这种兵器在当时是与戈、矛一起广泛列装使用的主战兵器。即便现在提起十八般兵器,也是先说刀枪剑戟。但是如今一提到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吕布所用的方天画戟。但实际上吕布用的并不是方天画戟,这种方天画戟是宋代才出现的仪仗武器,。辕门射戟中描写射中戟的小枝也足以说明并非方天画戟,因为方天画戟并无小枝。在汉代,当时军队中用的是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戟演化而来的铁质卜字戟。
卜字戟除了可以刺的尖以外,还有一根横出来可以勾、啄的小枝。吕布辕门射戟射的就是这样的一根小枝。在当时,这种有横枝的长戟是广泛列装的武器。比如袁绍手下就有一批配备着大戟和重甲的精锐大戟士。《后汉书》记载:“唯卫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许人。在汉代以前,戟一般是戈与矛联装的,有“内”结构的。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十”字戟。这种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矛头为主体,侧面出援,构成以刺为主的戟。另一种是以戈为主体,把上阑延长和加宽,构成以钩啄为主的戟。春秋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把长胡多穿的青铜戈和青铜矛联装在一起的戟,成为车站中使用的重要格斗兵器。战国晚期出现了一种刺、援合体的“卜”字戟,同时还出现了一种在一根长柄上,联装二一三个无内的戈头,人们把它们称为“二果戟”和“三果戟”。从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戟的使用相当普遍。
战国卜字戟订做的一把卜字戟。卜字戟对盾牌的克制比较明显,上可啄头,下可勾腿,还可以拉开盾牌往里捅。比起笔直横枝的汉代铁戟,弧形援的战国戟显然更适合勾拉。不过青铜戟都是用绳绑在柲上,剧烈战斗时容易松动脱落,所以选择改成采用和长枪一样的套筒固定的结构。由于出土的战国戟从一米五长到三米长的都有,考虑到这把卜字戟打算作为单人对抗盾牌的定位,过于长的柄并不适用,所以全长为210cm,这个尺寸以用起来比较顺手,不至于太长挥舞不便,也能保证对抗盾牌有一定的长度优势。戟的柲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柄,和长枪长矛的柄是不一样的,横截面首先不能是圆形,因为握持的时候使用者的手必须要能轻松分辨出小枝的位置,且不会因为用力勾啄而打滑转向。在出土的戟柲中有八棱形横截面的,也有椭圆形横截面的,这都是考虑到柄握住小枝的角度可以保证不会歪。这把卜字戟的柄选择加工的是椭圆形截面,相对于八棱形比较不磨手,而且也更好加工。
战国时期戟柲又是什么材质的呢?在湖南长沙浏城桥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的青铜戟,除了木柄戟外,还有积竹木柲戟。而且在湖北省随县挖掘出的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曾侯乙墓中,也曾经出土了一些积竹木柲的戟。积竹木柲是以竹、木、漆等复合材料制作出来的戟柲,其构造是柄中心有一根较租约有棱木棒,茬木棒外用16片青皮竹篾与木棒平行地包茬木棒外边,然后用丝线缠紧,再涂上黑漆或红漆,使其光亮平滑。积竹木柲在网上传说是刀砍不进弹性惊人,但实际上这仅仅是装饰作用成分更高一些。
其实,积竹木柲实物外边裹的竹皮几乎都相当薄,一些检测报告给出的数据,其厚度实际上只有约0.07厘米,比纸都薄。这自然不可能提供出什么弹性出来。积竹木柲外边裹的丝、麻之类的处理,目前发现的都只出现于中间的握手部位,杆的前后都没有,这代表仅仅也就是起个防滑的作用。目前出土的所有积竹木柲,几无例外都使用了大漆,上边绘有各种装饰。传统大漆自然是不可能涂在有弹性的杆子上经历形变还能不皴裂不崩缺,所以积竹木柲必然是没有弹性的,大漆能提供的防御力也十分有限,没听说刷漆能保证刀枪不入。所以网上盛传的积竹木柲做好后,刀砍上去发出金铁之声自然都是脑补臆测。因此积竹木柲实际上对实战帮助不大,但是造价就高很多,所以这把戟选择的就只是普通的山石榴木做柲。
戟头的材料,选择的是65Mn钢,虽然战国时期必然都是青铜戟,不过现如今有更好的材料,也不是拿来做复古装饰,自然没有必要选择造价更高、性能更差的青铜。65Mn钢结实锋利硬度有保证,算是不错的刃材了。标准的战国戟都是配有尾鐓的,起一个配重调节重心的作用。这么大的戟头,如果没有配重必然头重脚轻。如果握在后部,挥舞起来是一个费力杠杆的状态,会非常吃力,如果握到重心处,虽然挥舞省力,但是那也完全丧失了长杆的长度优势。所以加一个尾鐓来调节重心就十分有必要。并且尾鐓也可以在敌人近身是倒转柄用尾鐓攻击敌人。
常言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但历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让我们遇见未来这么简单,读到深处的人一定明白,读史只不过让我们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动性去创造未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高晓松的歌词里,我们除了体验了一把文艺情结,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情怀。诗歌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精神的乌托邦,而史哲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实,我们不仅要活在现在,更要活在未来。跟着这些经典,遵循着历史的足迹,一点点掀开面纱,还原真实的场景,感受时光的流逝,追逐着哲人的思想,一点点探究人类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主要使用者有吕布等人。历史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