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法1812年战争

"

俄军在巴尔克莱指挥下执行后退决战方针,但引起强烈不满,8月20日换上库图佐夫出任俄军总司令,不到一星期就在博罗季诺和法军血战,双方伤亡惨重。尔后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机动至卡卢加.威胁法军交通线,并组织军民"坚壁清野",袭扰法军。法军饥寒交迫.只好撤出莫斯科.沿南方撤回。俄军转入反攻,追歼大量法军。法军丧失了全部骑兵和几乎所有炮兵,只剩三万人退出国境。

俄法1812年战争

俄法1812年战争——法国与俄国的一场对战

文艺青年拿破仑:二十出头渴望以征文蜚声文坛

  “我无法放下手中之笔”,拿破仑如是说。

  不世出的军事天才,野心家,“半救世主,半撒旦”。《小说家拿破仑》却独辟蹊径,挖掘出拿破仑“文艺青年”的一些断面。

  不限于“小说家”,而是作为一名“热爱书写者”,他的不为人知处。他的想象力,他的“艺术家”气质,并非无缘无故。他的存在扩大了人们对于法兰西文学帝国的想象。

  少年有梦

  二十出头渴望以征文蜚声文坛

  曾经的曾经,拿破仑还只是一枚文艺青年,“忧郁”是他的勋章。

  “终日做梦,尽情地愁闷,总是离群索居”(《拿破仑日记》)。酷爱阅读,“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刻意孤独和忧郁,忧郁得要死—“生命于我已是一种负担”(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犯了时代病—那正是“少年维特”流行的时代。

  16岁,他便写了一篇《论自杀》:“在人群中总是觉得孤独寂寞”,“听凭满溢的忧郁的摆布。”“既然难逃一死,自杀不是更好吗?”

  他尝试着写了一些故事,很自地宣称自己“已经是一名作家”。

  二十出头的他渴望通过一次征文,蜚声文坛,成为另一个卢梭。他以《论幸福》一文参与了“1791年雷纳尔奖”的角逐。为这次征文,他做了整整4个月准备,一天工作八小时,以“干面包果腹,一天只吃一顿饭”。他自信一定能拿下1200里弗奖金。但这个“第十五号”参赛作品,并没有获得评委青睐,尽管文风“恢弘壮丽、慷慨激昂”。

  那时法国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各地骚乱不断,这位文艺青年却自困于忧郁症,从蜗居的房子里“看到一天的各种事件露出它们血淋淋的全部细节”。他只是旁观着“大革命”,“偶尔同情”,书写令他与现实保持距离。

  拿破仑继续修改着这篇没能获奖的《论幸福》(后来长期修改它),却“再也没有想当作家的小志向”,那时正值1792年8月民众围攻法国王宫杜伊勒里宫期间。

  究其原因,《小说家拿破仑》仅以一句苍白的话解释:他要回到军团,而且迷上了天文学—有关“天文学”的兴趣,书中再没提过。《拿破仑传》也简而言之一句话,用“只有大炮才能把想象变成现实”来解释。

  这些传记,可能都不把他的文学理想当真,都对所谓的“转变”不敏感,都着急地要去叙述他政治、军事方面的传奇。

  中壮年的拿破仑不再忧郁多愁,这符合人的成长逻辑。但我们可以有一个疑问:倘若拿破仑没有成为将军,他会是怎样一个写作者?

...查看更多

第六次反法同盟什么时候发生的?第六次反法同盟的结果是什么

  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瑞典王国、奥地利帝国组成的同盟。1812年拿破仑在俄法战争中遭受惨败后,1813年欧洲的反法国家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率军40万与联军作战,不料,各附庸小邦国乘机摆脱法国的控制拿破仑被迫陷入困境。莱比锡战役中,同盟军在萨克森击败拿破仑的军队。在1814年3月31日,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同时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登上皇位。

blob.png

  俄法战争

  1812年,拿破仑进攻俄罗斯是为了迫使亚历山大一世继续依着大陆封锁政策行事,及解除俄罗斯进攻波兰的迫切威胁。拿破仑65万人的军队(包括27万法国军队及其它地区的军队),在1812年6月23日渡过了尼曼河。俄罗斯声明为卫国战争,但拿破仑声明为第二次波兰战争。由于波兰人提供了10万人的军队,拿破仑并不让步,继续往俄国进发。俄罗斯实行了"焦土政策",使得拿破仑损失了37万人的军队(因战死、饿死或冻死),及20万人被俘虏。在11月,只有2万7千人渡过别列津纳河。拿破仑的军队撤回巴黎,预备防范俄罗斯再次入侵波兰。但是,俄罗斯也损失了40万人,俄军也已经耗尽。但是俄罗斯有优势,因它有较短的缓线及较快地补充队,因为拿破仑损失了大量的骑兵及大炮。看见拿破仑在俄法战争中遭受惨败,普鲁士和奥地利重新向法国发动战争。

  半岛战争

  在1813年6月21日,阿瑟·韦尔斯利在维多利亚打败了约瑟夫·波拿巴的军队,迫使法国军队退出西班牙回到庇里牛斯山北部。拿破仑发动了一连串的战争,但被压倒性的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军队所打败。拿破仑跟着发动了六日战役,防止敌军侵入巴黎。但他的7万人军队对着第六次反法同盟的50万人的军队,变得毫无阻力。同盟在1814年3月30日开进了巴黎,虽然拿破仑大势已去。但他继续发动战争他颁布了法令要求90万新兵入伍,但只有一小部分入了伍。拿破仑继续战争的希望已经毫无可能!

  拿破仑退位

  1814年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登上皇位。但是,偶然的军事行动在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继续在进行着直至1814的春季。然而,拿破仑从戒备森严的厄尔巴岛上逃了出来。1815年3月20日,进占巴黎重新登上皇位建立了"百日王朝"。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欧洲列强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维也纳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的,其目的在于重画拿破仑被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

   百日王朝

  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兰西帝国。重新成为法兰西帝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的妻子和儿子被奥地利帝国囚禁,还有传闻说拿破仑将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一切令拿破仑别无选择,最后在1815年2月26 日逃出小岛。率领1100人于3月1日回到法兰西共和国,本来被派来阻止他的法兰西共和国军队转而继续支持拿破仑。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此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俄法1812年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俄法1812年战争的背景

  法皇拿破仑一世借口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破坏《蒂尔西特和约》,遂率军60万,分二路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境,企图歼灭当面俄军20余万,一战定胜负。俄军在巴尔克莱指挥下执行后退决战方针,但引起强烈不满,8月20日换上库图佐夫出任俄军总司令,不到一星期就在博罗季诺和法军血战,双方伤亡惨重。尔后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机动至卡卢加.威胁法军交通线,并组织军民"坚壁清野",袭扰法军。法军饥寒交迫.只好撤出莫斯科.沿南方撤回。俄军转入反攻,追歼大量法军。法军丧失了全部骑兵和几乎所有炮兵,只剩三万人退出国境。

blob.png

  战争背景

  1812年,拿破仑一世在欧洲大陆获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法国占领了几乎整个意大利、德意志地区(成立了受法国控制的莱茵联邦),击败了欧洲强国奥地利,大败普鲁士,控制了意大利、尼德兰等地和西班牙北部。为了获得整个欧洲的霸权,让当时的法国的死敌、海上帝国英国臣服,法国联合其他欧洲大国发起了"大陆封锁"政策,但俄罗斯帝国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且对法国的扩张存有强烈的戒心,所以在参加法国的大陆封锁一段时间后,退出了和法国的联盟,成为欧洲大陆阻止拿破仑实现争夺世界霸权计划的中坚力量。俄国的敌对行为招致拿破仑的愤怒,并萌生通过战争迫使俄国投降的念头。

  从1811年开始,为了准备入侵俄国,拿破仑的军事和外交政策有越来越强的针对性。

  1812年春,法国分别同普鲁士和奥地利结成短暂的军事同盟。根据盟约,为了对俄作战,普军2万人,奥军3万人归拿破仑指挥。法国的其它附庸国政府也开始训练远征俄国的军队。在这一年,拿破仑准备了空前强大的军队,其控制的由欧洲各民族组成的军队总数达到约120万人,其中一半用于进攻俄国。

  俄国在获悉法国即将入侵的消息后,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备战,包括加强军队和预防战时孤立无援的措施。在外交方面,俄国也有所建树,1812年4月,俄国同瑞典缔结盟约,规定双方共同行动,反对法国。战争爆发后,俄英缔结了和约,结束同土耳其的战争,对俄国来说,和英国这个海上帝国结盟是政治上的巨大胜利。

  1812年夏,拿破仑集结军队61万,分为三路,其中中路由其亲自带领指挥,这支庞大的军队被拿破仑称为"大军"(Grande Armée),大军在法国控制的华沙公国集结,6月24日,渡过涅曼河,向俄国不宣而战,这场为了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爆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俄法1812年战争打了多久?俄法1812年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战争进程

  拿破仑为确保战略主动权、对俄不宣而战。一昼夜之后,亚历山大一世得到法军入侵的消息,还企图以和平方式调解双方冲突,于6月26日,派警察总监巴拉索夫将军给拿破仑带去一封亲笔信。但是,拿破仑拒绝了和谈建议。在敌优势兵力的压力下,俄西线第1、第2 集团军被迫向该国腹地步步撤退。

  西线第1集团军放弃了维尔纳,撤回德里萨兵营,从而使它与西线第2 集团军之间的距离扩大到200 公里。法军主力便乘虚而入,于7月8日占领明斯克,形成了对俄军各个歼灭之势。战争初期,拿破仑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法军伤亡和开小差的人数共达15 万人,还死掉许多马匹。法军士兵的战斗力下降,纪律涣散,抢劫成风,进攻速度开始缓慢,拿破仑不得不于7月29日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在韦利日至莫吉廖夫地区休整7~8 天。

blob.png

  沙皇要求俄军采取积极行动。俄军军事首脑会议遵照沙皇的这一旨意,决定利用法军配置分散之机,转攻普德尼亚和波列奇那。8月7日,俄西线第1、第2 集团军开始进攻,但由于准备仓促,行动优柔寡断,加之巴格拉季昂和巴克莱-德-托利意见分歧,致使进攻未获成果。此时,拿破仑突然把部队调到第聂伯河左岸,有占领斯摩棱斯克、切断俄军同莫斯科联系的危险。俄军开始仓卒退却。8月16-18日,俄法军进行斯摩棱斯克战役。俄军抵挡不住法军进攻,放弃斯摩棱斯克,向莫斯科撤退。俄军不断地后退,使沙皇撤换巴克莱·德托利伯爵。

  1812年8月20日,库图佐夫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8 月29 日,库图佐夫抵达部队就职,在距离莫斯科约125公里处建立了防御阵地。他在博罗季诺村旁选了一片非常适合防守的土地,从9月3日起加强防御工事。9月7日俄军退到莫斯科郊区,在博罗季诺村附近同拿破仑一世军队进行决战。拿破仑亲自领导的中央法军在渡过尼曼河时有将近286,000人,但在战役开始之初却只剩下161,475人,大多数的士兵死于饥饿和疾病。在博罗季诺战役,双方伤亡惨重(法军3万5千和俄军3万8500),俄方损失尤大,连主战派的大将第二集团军司令巴格拉季昂也战死了,不得不先不趁夜撤出战场。9 月13 日,库图佐夫在菲利村召开军事会议。10名将军出席,6名将军赞成撤退。库图佐夫命令于9 月14 日放弃莫斯科,留下米罗拉多维奇上将率领后卫部队,米罗拉多维奇上将给缪拉元帅一封信,缪拉没有进攻莫斯科。就这样,俄军不战而退。大部分居民也随军撤出。法军进入莫斯科的头一天,城里一片火海,拿破仑紧急任命莫蒂埃元帅为莫斯科总督,让他率军灭火。烈火一直烧到9月18日,整个城市化为一片废墟。拿破仑军队大肆抢劫,到处为非作歹。

  俄军放弃莫斯科后沿梁赞大道退却,行军30公里后,在博罗夫斯克渡口渡过莫斯科河,并遵照库图佐夫的命令掉头西进。随后,俄军强行军转移到图拉大道,于9月18日在波多尔斯克地区集。3天之后,俄军已踏上卡卢加大道,于9月21日,在克拉斯纳亚一帕赫拉扎营。在克拉斯纳亚一帕赫拉停留5天后,又进行了两次转移,于10月2日渡过纳拉河,到达塔鲁丁诺村。库图佐夫非常巧妙地计划和实施了侧敌行军机动。法军没有发现这一行动。拿破仑在两周之内不知俄军去向。由于进行了塔鲁丁诺机动,所以,俄军避开了法军的突击,为准备反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法军攻占莫斯科后,拿破仑明白情况不利,曾向俄国提议停战,却未获答复。这时寒冷的冬季已经来临,前线飘雪,法军过分深入,补给线又太长。拿破仑在10月19日终于下令撤退,为南下寻找粮食和温暖的住所,沿南方往西撤退。等到法军开始撤退后,俄军主力蠢蠢欲动,紧跟法军后方。但不派出主力跟法军交战,只用哥萨克骑兵、游击队埋伏骚扰法军。撤退途中,在小雅罗斯拉维茨与俄军遭遇,这场战役由1000俄军和600法军引起,最后却集中了70000法军和80000俄军,拿破仑险些被俘。战役结束时,法军完全占领了小雅罗斯拉维茨,但俄军在城外形成了包围圈,于是法军转而沿老斯摩棱斯克大道退却。俄军和游击队乘胜追击。

  塔鲁丁诺战斗(发生在切尔尼什尼亚河畔)和小雅罗斯拉韦茨战役是俄军主力反攻的开始。部队和游击队的战斗行动从那时起开始特别积极主动,其中包括平行追击和包围敌军这样一些有效作战方法。法国军队在11月16~18日的3天交战中伤亡6000人,被俘2.6万人,几乎丧失了全部炮兵。被打散的法军残部,其中包括与维持根施坦军团相对峙的部队均沿波里索夫大道向别津纳河方向撤退,俄西线第3集团军和维特根施泰因军团各部在向别列津纳推进的途中,在波里索夫地区布成了一个"口袋",使被俄军主力从东面迫退下来并陷入四面被围的法军陷入口袋内。但是,由于彼得·克里斯蒂安诺维奇·维特根斯坦行动踌躇和齐查戈夫被敌人的佯动所迷惑,违反库图佐夫的命令,将本部主力从波里索夫向南调到了扎博舍维奇而造成错误,使拿破仑能够做好在斯图焦恩卡抢渡别列津纳河的准备工作。11月底法军穿越别列津纳河时,被俄军炮击,死伤惨重。11月29日晨,维克多的后卫部队过桥之后,立即将桥焚毁,这才逃离了俄军的追杀。被围在别列津纳河畔的法军虽未被彻底消灭,但在渡河时伤亡很大。拿破仑被迫率领残部(在别列津纳河战役惨败后得以幸存的0.9~1万人)逃离俄国。他好不容易到达了斯莫尔冈,于12月6日回到巴黎,由于俄军继续战斗,法军残部几乎被全歼。拿破仑在俄国损失了5 万余人,丧失了所有骑兵和几乎全部炮兵。只有在翼侧的麦克唐纳和施瓦岑贝格2军团保全了下来。

blob.png

  战争影响

  军事影响:

  当时,拿破仑仍然认为总决战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作战方式,而俄军统帅部却创造性地采用了各种不同的作战方式和方法:实施退却和积极的游击战、侧敌行军机动和平行追击、机动合围退却之敌、在交战中善于使进攻与防御相结合,以及在战场上大量使用炮兵和骑兵。另外,对各种预备队进行目的明确的训练和使用也是俄军军事学术的特点之一。

  1812年卫国战争在战术发展方面的经验是:巩固了纵队和散开队形的战术;提高了瞄准射击的作用,步兵、骑兵和炮兵能协同作战;巩固了作战兵团(师和军)的组织形式。预备队已成为战斗队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炮兵在战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俄军炮兵在数量上有略微优势,但在质量仍大大不如法军。

  政治影响:

  俄法战争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拿破仑法国因为战败而分崩离析,其建立的欧洲秩序很快就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很多法国占领的领土发生民族独立运动。拿破仑本人也因为战败而退位,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通过俄法战争和后来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一世的军事和政治生涯就此终结。而俄国来说,俄法战争充分体现了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战后俄国成为了欧洲举足轻重的力量。

  历史影响:

  战争在俄国的历史上、俄军的历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后,十二月党人的思想体系开始形成。战争的一些事件在许多文献和艺术品中都有记载,其中最著名的是博罗季诺战场纪念碑、小雅罗斯拉韦茨和塔鲁季诺的纪念碑、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凯旋门、列宁格勒的冬宫军事画廊、莫斯科的《博罗季诺战役》全景图,以及1812年战争中的诸统帅和英雄的纪念碑。此外,"1812年战争的唯一胜利者就是柴可夫斯基"所罗门·肖特如是说(柴氏因战争创作的1812序曲在音乐史上取得巨大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俄军转入反攻,追歼大量法军。法军丧失了全部骑兵和几乎所有炮兵,只剩三万人退出国境。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