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甲一直是跟欧洲骑士这个文化符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如果仔细研究那段历史就能知道,板甲所开始兴盛的15世纪,也正属于欧洲步兵复兴的时代,骑士们正遭到来自瑞士步兵、英国长弓手,以及新式火器等多方面的军事挑战。驰马冲锋已经变得越来越危险了,而下马步行作战已经越来越频繁。那么步战板甲,或者说人类冷兵器时代能拥有最良好步兵防护是什么样子的呢?
▲哈普东爵士灵柩雕塑复原图
去世于1457年的英国骑士约翰·哈普东的遗像石刻,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步战板甲的非常有趣的线索。哈普东爵士的遗像中,最值得注意的一是他的头盔,二是他铠甲双肩前出现的微妙的甲片,三就是他长长的甲裙。先说头盔。正如小盔发展出了开面盔和猎犬面盔一般,哈普东爵士的头盔,是沿着另外一条发展思路,从大盔发展而来的结果。这种独特的头盔形式,在法语中,以其发祥地的意大利给它的俗名被叫做bicoquet,也就是‘小城堡’或是‘小堡垒’。原本的大盔是从上到下完整地套在脑袋上的。
但是这样有个非常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所有的重量,都要由脖子来承受。对于一顶包括内部的小盔足够超过三千克的头盔来说,脖子的负担真的不轻。而小盔在当时,防御线基本只到下巴上下,有着难以保护咽喉的弱点。随着百年战争中下马骑士作为重步兵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骑士们面临的肉搏战压力,也越来越大。比如普瓦捷战役中,英法双方一共动员了一万一千名骑士和尚未授勋的武装扈从,而其中真正被作为重骑兵运用的,两军相加只有区区500名,不到二十分之一。
▲手抄本插图中的下马骑士
甚至可以这样说,在那个时代,骑士正是构成战线的重骑兵的中脊和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骑士们面对的威胁比起骑枪和长剑,飞矢,不如说更多的要面对对方的下马骑士手中的戟、硬头锤、战斧、战锤之类沉重的打击兵器。一旦脑袋吃了一下力气够大,角度又不怎么巧的打击,折断脖子送命的危险也是相当之大。或者,被敌人抱住,被对方用体重把匕首朝脖子压下来的时候,也没人能保证锁子甲不会举手投降,让出主人柔软的喉咙任人宰割。小堡垒盔修型的颈部,一来让重量座在使用者的肩膀上,二来保证了左右一定角度的活动,以及头部在盔体内部的轻微活动空间的同时,保护住了脆弱的颈项。
不过,世界上大部分人的脑袋都还是要比脖子来得粗的。上下一般粗细的大盔可以直接从脑袋上扣下去,收了脖子的小堡垒盔就做不到了。因此,小堡垒盔的发明者做出了一个高明的决定,那就是把盔体分割开来。
▲小堡垒盔分解图,小堡垒可以分解为盔体,护面和护喉。其中标注为A型的护喉更专注于防御面积,而B型则偏向于动作范围。与同样广泛使用护喉的SALLET不同,小堡垒型头盔的护喉是固定于盔体上,通过铰链或皮带来固定或拆卸的
第二点要说一说的,就是哈普东爵士的铠甲双肩出现的小附件。米萨利亚家族发明的全身甲用不对称的大型左肩来提高左半身的防御能力,这样的设计让骑兵的左手从盾牌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可以更灵活地操纵缰绳,并在格斗战中作为左侧的防御。但这和骑兵操纵长枪不同的是,步下格斗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大范围动作。这样的动作,比如举手砍杀,或是高举格挡,都会暴露出腋下。而且当时的肩当还不象后世由形状连续的数片甲片所构成,虽然有些高级设计用宽大的半球型肩甲提供手臂的活动范围,但是大部分的设计依然让可动性非常有限。因此空出的腋下会成为非常危险的要害。于是,在步兵甲上就出现了靠皮带悬挂在肩甲上的护腋甲,就象日本大铠上的檀子板一样。当战士抬起手时,自然下垂的甲片依然能保护战士的腋窝,而并不会影响活动。不过由于当时的剑术依然是以左侧对敌为主,而非随着大剑(Bastard Sword)广泛使用,以及之后的刺杀型剑类的剑术中常见的右侧对敌为主。因此,也存在只有左侧存在腋甲的设计。
▲16世纪早期的马克西米连式全身甲上的腋甲的正反面,可以清晰地看到用来连接在肩甲上的皮带,和自由下垂式的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仅用在昂贵的全身甲上,对一般士兵,尤其是步兵来说,也大量使用这样的设计。比如在百年战争中后期的热那亚雇佣弩手中,存在虽然身甲采用铁甲衣或是甲片更小的山贼甲(Brigandine),甚至连护手都只是锁链甲的士兵也装备有腋甲的情况,更不用说那位搞到了胸板的幸运儿了。对于需要用大幅度手臂活动来扭动绞盘上弦的弩手来说,腋甲可以保护持弩瞄准时脆弱的右侧,避免敌人的箭滑进腋窝直取心脏,又不会干扰上弦的动作,自然是最好能有的小附件。
▲百年战争的热那亚弩手佣兵
第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他的甲裙。与哈普东爵士同时代的全身甲,一般有三到五段的护裙,无论是15世纪中叶的米兰产铠甲,或是南德地区产于1450年代前后的铠甲,覆盖从腰部到鼠蹊部的甲裙的长度,都是三到五段甲片组成。即使是后世以精细灵活著称的超歌特甲也最多不过7段,而哈普东爵士的铠甲甲裙足有9段。要知道后世从腰部一直覆盖到大腿一半甚至直达膝盖的半身甲(Half Plate)和四分之三甲,也一般只不过是七到九段而已。就算以比较窄的甲片来考虑,并完全信任上述石棺临摹图的表现,哈普东爵士的甲裙也至少覆盖到了大腿的一半。这样的铠甲是绝对无法骑马的。
▲现代复制品14世纪末15世纪初米兰制铠甲
▲早期德意志歌特铠甲
而骑兵的铠甲的屁股得空出一些来。才能让人坐得下去,哈普东爵士的铠甲,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怎么坐上马鞍,这也是这个时代出现的特化型的铠甲:步战甲(Foot Combat Armour)的特色所在。实际上,步战甲并不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独立铠甲,而是在一般的全身甲上加装被叫做腰甲(Fauld)的大型裙甲构成的。比如下图15世纪中叶德国早期歌特式步战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箱胴型步战甲
有意思的是,当意大利的铠甲师傅们正在拼命地锻造着高质量的两毫米厚钢板,努力地追求尽可能提高偏导对方的攻击,弹飞袭来的箭矢的球面铠甲时,德国人几乎是干脆利落地给胸部上了一块3毫米,全重接近6公斤的大直板子。这个脑洞大开的直线思维实在让人无法不想到当二战苏联人已经开始追求斜面装甲的防御性能时,德国人顽固坚持的钢铁仓库式样的战车设计。这种形式的铠甲,被叫做’ KASTEN BRUST’, 也就是‘盒子型的胸甲’。是流行在十五世纪早期,发源于德意志地区的独特的式样。这种独特的铠甲,主要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受到使用。
▲穿着箱胴型铠甲的德国骑士
哈普东爵士去世在1457年,他正好错过了板金铠甲的第一个成熟期。自1450年代开始,成熟的意大利式铠甲在米萨利亚家族的引领下,形成了意大利式歌特的群体,而德国的铠甲师们以他们独特的钣金冷锻工艺开创了眩目的德意志高歌特风格。在这两者之间所过渡的,正是受到玫瑰战争的需求所催动,由米兰的铠甲师在莱因河流域的钣金技术支持下所诞生,在不列颠岛上风靡一时的独特的英格兰歌特式铠甲。三大歌特式铠甲的争奇斗艳,可谓是板甲史上最为华丽的一段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如今,板甲似乎已经成为了欧洲盔甲的代表,被板甲保护得如罐头一般的欧洲骑士形象更被人所熟知。当然,正如很多对盔甲有所了解的读者知道的那样,其实真正的板甲要到14、15世纪才正式出现。但其实欧洲人对板甲真是充满了各种热爱。在真正的板甲出现之前,欧洲人其实进行了好几次“罐头化”尝试。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些板甲化前的“罐头化”常识。
早在公元前12或13世纪,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中就有希腊人使用的复杂装甲设计的具体文本证据,其中描述了阿伽门农的盔甲“由平行条纹制成,十个暗蓝色珐琅,十二个金,和二十个锡”。阿伽门农是迈锡尼的国王,迈锡尼文明很早就拥有制造较为高级(相对来说)金属盔甲的能力。这种盔甲我们一般亲切地称其为迈锡尼大桶,主要由青铜板套在一起组成,由皮带固定。其头盔则是皮革加上野兽的牙齿,虽然很原始,但是总感觉那时候就有这种东西是真的很强。
▲迈锡尼大桶图
然后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盔甲,在公元前5~4世纪大范围普及的斯科林式盔甲,这个名字可能有点陌生,但看图就知道这个是啥了。这套盔甲主要由青铜制成,通过皮带固定,部分斯科林使用了铆接固定,全套的斯科林盔甲如图中所示,有护臂,径甲,胸甲,甚至脚掌甲。头盔整体有些锥形的设计可以偏移攻击,裹得严实则是为了防止长矛的刺击。当然让大部分士兵装备这种盔甲是不可能的,不仅仅是因为贵,还有太重,所以大部分士兵只装备了胸甲和头盔。不过,与一般认知不同,这种青铜甲的性价比并不是很好,所以这种盔甲就在后期被亚麻甲淘汰了。
▲现代复原斯科林盔甲图
时间继续行进,到了古罗马时期,又是一个听着陌生但大家都知道的罗利塔板甲(此板甲非彼板甲)诞生了。它也可以叫环片甲,据说是从地中海的大龙虾身上汲取的灵感(还是龙虾甲最贴切,好想吃龙虾)。这种铠甲把金属板套在一起,用皮带和绳结固定,主要是使用铁板,部分部件使用青铜,后期少部分使用低碳钢。龙虾甲主要保护上半身,由于长矛不再统治战场,所以头盔也没那么严实了,变成了铁制的圆顶盔,特点是有了护腮。
▲现代复原的龙虾甲图
由于是铁甲,防护能力只能用强来形容,但是这种盔甲也有明显的缺点,容易弯曲,维修也不容易,维护性较差,而且几乎完全靠肩膀担起盔甲的重量,所以穿上并不会好受。加上价格贵,龙虾甲需要的铁片在当时看就和今天的顶级装甲钢一样,并不是随便什么单位就能冶炼出来,后来随着罗马的没落,这种有些不实用的盔甲在4世纪就几乎消失殆尽。
另外,虽然欧洲人对“罐头化”情有独钟,但锁甲比龙虾甲要更早出现,在军队里的比重其实要远高于龙虾甲,而且贯穿整个罗马兴亡。罗马军团人人大龙虾的形象,是因为图拉真之柱的浮雕给历史界带来了长时间的错误认知。
锁甲是啥东西大家都明白,就是由一个个小铁环串联在一起制成的盔甲,这种盔甲相对便宜,同时也能对刀剑挥砍提供很好的防护。当然长矛刺击和钝器打击什么的就别太指望了。但锁甲的优势在于便宜和容易生产维护。欧洲人就算再喜欢“罐头化”,也敌不过三个字——“没有钱”!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中世纪,生产力更低,有锁甲就不错了,“罐头化”什么的也只能想想了。
▲护鼻盔图
不过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罐头化”成本太高,欧洲人就把主意放在了局部“罐头化”上。这个局部当然是最重要的部位——脑袋。当时欧洲人流行一种拼接式整体锥形头盔。一般其被称为护鼻盔,顾名思义就是简单的头盔加上护鼻。护鼻是一种简单的结构,但有几率挡住对脸部的攻击。这种头盔很便宜,效果也不错,自然备受青睐。
▲贝叶挂毯图
12世纪左右,欧洲的弓弩得到发展。为了抵挡箭矢,13世纪的时候欧洲人的脑袋“罐头化”又进了一步。全封闭式头盔——巨盔出现了。这种巨大的金属头盔很沉重,但是几乎免疫所有的攻击,穿着锁甲、戴着巨盔,成为那个时代骑士典型形象。
▲全封闭头盔图
同时也是13世纪,钝器开始大行其道,因为锁甲对钝击没有什么抵抗力,以及弓弩的持续强势。然后到了14世纪,出现了一种新型盔甲,叫混合甲,这种盔甲在身体的关节和重要部分使用金属板重点防护,剩下则为锁甲。这种盔甲有很好的防护力,也为接下来全身板甲的出现奏响了前奏。也就是说,经过2000多年的努力,欧洲人终于实现了防护“罐头化”的梦想!
▲混合甲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如果要说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对这一领域稍有研究的人便知道其在世界范围内长期领先的现状。我国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时期就掌握了“块炼渗透钢”技术,并用来锻造钢制的武器。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后期,又发明出了将生铁加热到熔化状态下加以炒炼从而形成钢的“炒钢”技术。
▲中国古代的传统盔甲札甲
至南北朝时期,创造性的发明出了将生铁和熟铁配合到一起加热的“灌钢”技术,大大提高了钢铁的产量。因为钢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进入唐、宋时期后,中国的钢铁农具大规模普及,基本代替了过去的木、石农具。农具都用上了钢铁,武器自然更不会吝啬,中国古代的钢铁兵器虽然在各种博物馆中展览不多,给人一种稀少的错觉,但是如果对古兵器收藏圈子有所了解,便会对其规模和质量所折服。
▲大量出土的中国古兵器
但是这就让一个问题始终在人们脑中挥之不去,既然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这么先进并且长期领先,那么为何没能发展出板甲这一古代盔甲的“终极形态”呢?板甲出现于14世纪,在15世纪中期发展成熟,正相当于中国的明代。中国的明代时期也是冶金技术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出现了被称为苏钢冶炼法的工艺,此时的中国仍是冶金领域的先进国家。但是中国始终没能发展并装备板甲,因此甚至出现了因为中国冶金技术落后,所以做不出板甲的说法。
▲在人们的印象中,板甲是欧洲中世纪的象征
如果说中国没发展出板甲,是因为恰好没有想到的话,那么明朝时葡萄牙、西班牙等西方国家的殖民者已经来到了中国,明朝军队在于其的战斗中也缴获了一些板甲,那么为什么明朝没有借机进行研究和仿制呢?
▲影视作品中的中国盔甲
其实,在灌钢法普及以前的南北朝前期,东亚地区也出现过板甲,这种铠甲以朝鲜半岛和日本的短甲为代表。在描绘日本创世神话的作品中,日本的“创世神”们也穿着这种盔甲。但是自灌钢技术出现后,这种盔甲最终消失了,以长方形甲片捆扎起来形成类似龙虾壳结构的札甲最终成为了中国盔甲的主流。
▲短甲
为什么钢铁的生产容易了,板甲反而消亡了呢?现在看,其原因主要在于当时的板甲的性价比不如札甲。众所周知,钢板越大,脆性越大,这个问题只能靠反复锻打来解决,而这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于是中国古人的最终选择是,大规模制造小型的钢制甲片,因为尺寸小,所以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加工到十分坚韧的程度。这样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在盔甲出现破损后,也便于修理。
▲中国以及东亚地区较为普及的札甲
短甲类的东亚板甲之所以会最终消亡,其原因可能就在于这种板甲的钢板脆性较大,防护力较低,而如果反复锻打则会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于是最终这种板甲被淘汰了。在之后的历史中,因为中国制钢技术的发达,钢制甲片捆札盔甲成为了中国发展盔甲的主要方向,并形成了“路径依赖”。
▲出土的中国古代板甲
相比之下,欧洲地区的冶金工业长期落后,直到十五世纪时,当地最先进的“土法吹炼”(高炉前身)炉的铁出产率也只有39%,一座此类炼铁炉的年产量约也只有40—50吨。铁的生产尚且如此困难,就更不要提钢的生产了。这种冶金技术的落后,导致如果仿效中国制造札甲,难以使用钢制甲片来捆扎(因为产量太低),而如果使用铁质甲片,其防御力则会大打折扣。
▲身穿札甲的军事爱好者
但是欧洲人另辟蹊径,利用铁相对来说柔软好加工的特点,发展出了以铁质圆环连接而成的锁子甲。这种以铁环制成的锁子甲穿在人身上便于行动。根据现代人的复原,锁子甲对于中世纪普遍使用的刀剑、长矛等武器都有很好的防御能力。当然其也有劣势,即因为整体为软结构,所以无法抵御重击等攻击方式。这一问题,欧洲骑士们往往用在锁子甲里先穿一件厚袄来解决。
▲锁子甲是欧洲骑士们长期以来的主要盔甲
最终因为材料学上的落后,欧洲人试图在结构设计上弥补回来。于是他们试图用熟铁制成整体的盔甲,将盔甲的外形设计成弧形以助于让敌方的兵刃划开,最终导致欧洲板甲的诞生。而因为盔甲是整体制成的,不似札甲那样层层叠叠用皮绳等材料捆扎,所以在使用相同的装甲厚度时,板甲的重量更轻。这就让板甲有了在一些关键部位进行加厚的可能(如果过度加厚札甲的甲片,那么整体重量会难以让人承受),同时也消除了防御薄弱点,使其也获得了较好的防御力。
▲给步兵使用的板甲
但是不同的板甲在质量上的差别也是极大,有些价格便宜的板甲粗制滥造到“会被磨破”,也无法防御弓弩等抛射冷兵器的射击,只对刀剑有一定的防御力。在不少军武爱好者的技术复原中,普通板甲面对弓箭的射击往往都是一个被射穿的结果。质量较好的铁制板甲也是造价不菲,例如据说圣女贞德的“白色盔甲”的造价就高达100个金币。
▲普通板甲连箭也很难防御
在西方的冶金技术继续发展,使其在有了制造钢制板甲的技术基础后,欧洲的王侯贵族们不计成本低要打造出合身的盔甲,在充足的资金下,一件件精美华丽并且坚固耐用的板甲被打制了出来。艺术家们往往将盔甲当作展示自己雕刻才能和文化水平的舞台,将各种神话传说雕刻到了盔甲上,谱写了世界古代盔甲史上最华丽的一页。但是这些盔甲往往多出现在骑士的比武场上,而非血肉横飞的战场。
▲华丽而充满艺术气息的板甲
之后,随着火器的发展和普及,板甲在战场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小。至十八世纪时,往往只有胸甲骑兵才穿戴板甲。
▲面对越来越先进的火器,即使是板甲也难以防御
也就是说,因为古代中国较早的掌握了大规模生产钢铁的技术,导致中国盔甲的材料长期领先,于是在钢甲片盔甲上“一条路走到黑”。即使西方殖民者来到中国的明清时期,也没能根本改变这种情况,但是中国人却学习了锁子甲技术。清代时,因为锁子甲的灵活与防御弓箭能力的优秀,获得了热衷骑射的满洲骑兵的喜爱,不少清代将领和骑兵的画像上,他们往往都身穿锁子甲。
▲身穿锁子甲的清代将领
西方则因为冶金技术的长期落后,结果在如何利用熟铁等较软、脆的材料制作盔甲上持续钻研,并创制出了板甲这种利用结构抵消材料劣势的盔甲设计。在西方的冶金技术足以支撑较大规模的钢铁生产后,才出现了现代人认为的“无坚不摧”的板甲,但这种“无坚不摧”的板甲也很快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火药武器的发展退出了历史舞台。
▲骑士的比武场,是板甲的最后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说到板甲时代的欧洲骑兵,防护能力大抵还能被承认,然而重量却一直广被人群,尤其是没有板甲的中国人所诟病。两条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流传甚广,一个是说神罗皇帝红胡子菲列特一世老兄想不开穿着一身板甲去游泳结果和屈原做了伴,不过红胡子死时不过12世纪,其时板甲尚未诞生,这事也就没得多说。另一个,则是连外国都甚嚣尘上的说重装板甲骑士必须靠吊车吊运上马,否则沉重的铠甲会让骑士连踩着马镫跨上马都做不到。
起源——英国滑稽戏与电影
19世纪,盔甲基本已经从战场上绝迹,工业化的繁荣也让人们对过去不再高看一眼,嘲笑可怜的古代成了当时欧洲的风气,作为古代标志的骑士自然也逃不过时代的捉弄。一位有名气的中世纪历史与武器业余研究者与收藏家在他的著作《A Knight and His Armor》中考证过,19世纪末期英国一部名为《当骑士无所畏惧时》的滑稽戏里,第一次表现了重甲的骑士靠着吊车上马的滑稽场面,以表现古代骑士的粗鲁和可笑。
但这部已经失传的滑稽戏究竟如何,如今已经难以了解了。真正让板甲骑士得靠着吊车上马这个观点走红世界的,是因为著名演员、导演劳伦斯·奥利弗,当然或许这位先生并不广为中国人所知,但他第二任夫人就知道的人多了,便是《乱世佳人》的女主角费雯·丽。劳伦斯根据莎士比亚作品改编并自拍自演的电影《亨利五世》中,他不理历史顾问的一再反对,加入了这样一个吊车吊着骑士上马的镜头。
(电影中的骑士吊车上马镜头)
这个剧情是该片的独创,并非莎士比亚的发明,反而在莎士比亚笔下,这部戏的兄弟作品《亨利四世》中,第四幕时凡农说到:“一个个顶盔带甲、全副武装,就像一群展翅风前羽毛鲜明的鸵鸟,又像一群新浴过后喂得饱饱的猎鹰……我看见年轻的哈利套着脸甲,他的腿甲遮住他的两股,全身披戴着壮丽的戎装,有如插翼的麦鸠利从地上升起,悠然地跃登马背,仿佛一个从云中下降的天使,驯伏一头倔强的天马,用他超人的骑术眩惑世人的眼目一般。”显然生活在板甲时代的莎士比亚很清楚,穿着板甲上马不是什么问题。
到底板甲有多重?
不过,既然电影不能算证据,自然莎士比亚的戏曲也不能作数。我们还是看看真正的板甲到底会不会有那么沉重吧。根据《THE KNIGHT AND THE BLAST FURNACE》一书,14到15世纪的甲很少超过15kg,到16世纪末期时,就已经上升到了25kg,而Emmanuel Philbert和Valerio Zacchei的甲还能重达26kg。
可见26公斤在那个时代而言已经是相当重型的甲胄了。只是纸上数字终究虚,好在板甲自14世纪诞生至今不算特别久远,因而有大量实物保存至今,让我们可以一观究竟。顺带一提,这个大量,意味着成千上万的板甲被存留至今,如建成于17世纪的奥地利格拉茨军械库就存放着数以千计的盔甲,于是现代人将之直接改造成了世界最大的甲胄博物馆。
我们按照出现的先后时代来看看不同时期不同款式板甲的重量。
这一套是是1480年左右,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超哥特甲现代复原制品。所谓超哥特甲并不是一种单独的样式风格,而是指德国兰茨胡特的洛伦兹·海姆斯密特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他舅蒂罗尔大公基克门多制造的几套超华丽的哥特甲。哥特甲是现代玩家最为喜欢的类型之一,这超哥特甲更是其中珍宝级的存在。不过为了从头顶到脚尖的高度防御,这一套甲胄重量已经达到了23公斤。
进入16世纪,为了对抗战场上威力日渐强大的火枪,骑士的盔甲做的越来越厚,重量也随之激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1504年采纳了盔甲大师Konrad Seusenhofer研究出的新工艺,在盔甲板上打造出密集的隆起的长条,使其产生类似加强筋的效果,从而在减轻重量的同时,防护能力反而有所提高。这样一套马克西米利安式全身板甲重量约21.5公斤。
16世纪末,德国盔甲大师安东·佩亨豪瑟尔接下一个大订单,是萨克森选帝侯克里斯汀一世的夫人索菲亚找他为选帝侯打造12套藏青色花纹盔甲。这是其中一套半身甲,盔甲下沿覆盖到一半的大腿,重量只有14公斤。这一批盔甲最终并未能全部完成——1591年9月,雇主选帝侯就先死了。
这套1600年前后的意大利北部骑兵板甲,和过去全身板甲相比省去了铁靴子,脚和小腿不再被甲胄覆盖,以便骑兵们使用更受欢迎的马靴。这一形式被称作3/4甲,在防护面积上和古代其他盔甲——比如中国传统重甲相当,重21.6公斤。
英国人长期以来既没有大型的盔甲工厂,也没有出名的板甲大师,喜好骑士比武的贵族们用的板甲一直依赖从欧洲大陆进口。不过这个事情到16世纪前期终于改变了——对骑马比武有狂热爱好的亨利八世上台了。当上国王没几年,亨利八世就在格林尼治宫设立了一个盔甲作坊,研发英国自己的板甲。不到一年,英国人的板甲就诞生了,这种盔甲被称为格林尼治板甲,相比欧洲的盔甲,格林尼治甲从外观上就显得厚重许多,而且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这套1590年的格林尼治甲重达32.3公斤。
从十几公斤到32公斤,这个区间基本囊括了各种主流板甲的重量,若是对甲胄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板甲并不沉重,和其他类型的许多盔甲相比甚至还显得略轻,而那些盔甲的防御能力却还赶不上板甲。那么,别的类型的盔甲,比如中国的盔甲都有多重呢?
中国盔甲有多重?
汉代开始,中国进入了铁甲时代,由于许多汉代王侯贵族墓地的发现,汉代甲胄也随之出土不少,使得人们可以了解到汉代盔甲的分量。比如汝阴侯墓中随葬有一卷铁甲,为半身甲胄,头盔已经残缺,剩余的甲片就重达20.2公斤。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的西汉铁甲和广州南越王墓铁甲比较简单轻薄,重量分别为11.14公斤和9.6公斤。然而和上面的板甲半身甲不同的是,这些甲所用甲片薄,基本平均只有1mm厚,而不像板甲平均厚度在1.5mm以上,而且同样是上半身的甲胄,这些汉甲却均不含胳膊部分和头盔。
上图是满城中山王汉墓的铁甲复原形象,虽然中山王的甲片厚度也只有1mm,但编织较密,甲片重叠,防御力和精细度都比南越王墓铁甲或二十家子古城铁甲要高。当然,重量也要高不少,这样一个不含头盔,不防御胳膊和脖子的鳞甲,已经重达16.85公斤,比萨克森选帝侯克里斯汀一世那上半身全面防护的板甲还要重。
广州明代铁甲是在广州城建中偶然发现的,出土时仅为一批堆在一起,部分有连接的甲片。在通过对比明代雕像和画作甲胄进行复原后,得到了上图这样一个甲胄样式,从防护面积来看比起汉代铁甲已经有所进步,不过依然没有两臂和头颈的防护,重量约为11公斤。
汉以后甲胄文物相关研究较少,但文字上还是留有一些记载甲胄重量的证据的。比如《明会典》记载“青布铁甲每副用铁四十斤八两,造甲每副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明代一斤合现代590克,24斤约合现代14公斤,大抵就是前述复原的明代铁甲再加一个头盔的分量,相比半身式板甲,重量相当。
宋代甲胄目前缺乏实物研究,不过《宋会要·舆服6之28—29》中这样记录——
“枪手甲每一副皮线穿举全成重五十八斤一两至五十三斤八两”;
“弓箭手甲每一副皮线穿举全成重五十五斤至四十七斤一十四两”;
“弩手甲每一副皮线穿举全成重四十五斤半至三十七斤一十两”。
宋代一斤合现代633克,换算下来,即使是按最轻来说,也要枪手甲36.8公斤、弓箭手甲34.8公斤、弩手甲28.8公斤。远比全身板甲还重,即使是厚重著称的英国格林尼治全身板甲也要略逊一筹。
而这分量证据也有其他文献可供比对,《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5绍兴二年六月丁巳》中张俊请求为其军队制造的甲胄,“凡鍪甲一副率重四十有九斤”,《宋史·卷一九七·兵制十一·器甲之制》详细解说制造全装甲所需的各种甲片数量及其重量,而总计下来“每一甲重四十有九斤十二两”,都是相当于31公斤多。
可见,相比其他类型的盔甲,尤其是相比中国盔甲,欧洲板甲并不更重,而这还没有考虑到板甲更大的防护面积、更好的防御力。毕竟即使是宋朝大名鼎鼎的步人甲,也没有把整个胳膊手以及脚都纳入装甲保护之下。
至于人们常常诟病的灵活性?
这两个姿势已经说明了一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古代的军事装备,板甲是由经过塑形的大块板状金属制造而成的一种盔甲,这是相对于由大量细小金属环制成的锁甲和小金属片制成的鳞甲、札甲而言的。
历史发展
在14世纪以前,西欧铁甲与其他地区一样,以锁子甲为主,鳞甲、札甲为辅。传统意义上的板甲雏形为14世纪初出现于西欧的铁胸半身板。同一世纪末,米兰的铠甲工匠们率先尝试用钢板制造出整体的铁手套、护臂、护腿和大型的护心镜;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作为单纯的铠甲来穿着,而是作为锁链甲和鳞甲、札甲的加强部件,靠皮带固定在铠甲的四肢上的。真正意义上的板甲出现于15世纪初(但这时板甲材质比较劣等),锻造大型弧型金属的技术和冶金技术的大发展,奠定了后世整体式铠甲的基础。尤其是在1400年左右,在材料学上出现了重大突破,就是发明了高炉:燃烧温度的上升使铸造铁的出现成为可能(在此之前使用的都是块炼铁),钢铁生产量大增。另一方面,水力锻机的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指引下的冶金技术发展等等,奠定了这个时代中铠甲工艺飞跃的基础,使15世纪成为板甲成型并获得大发展之时代。人们很快发现:板甲的防护力和同等重量下带给士兵的灵活性为其他铁甲所不及,而且还提供了冷热加工的更加便利的条件。无论是锁子甲还是鳞甲、札甲,由于其构成要件(小铁圈、甲片等)太小,加工极其繁琐,不仅耗费人力,而且也难以加工强化。人们认为:14世纪中叶英法百年战争形势的逆转,与板甲的发明不无关系。板甲与英国长弓的对抗,被认为是“盾”超越“矛”的典型范例。同时也是板甲成熟的标志。16世纪至17世纪初,板甲进入全盛时期。也因此而开创了历史上一个新的时期,专家们为了穿甲而日夜殚精竭虑,开发出大批古怪的新式武器。
然而16世纪中,大型火绳枪的出现,使板甲抵抗力第一次出现不足。在子弹面前,做工良好的板甲确实可以有效抵滞正面的穿透,但巨大的冲击力常会导致护板向内凹陷而出现损伤,子弹与板甲撞击时发生的振动同样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伤害,这使沉重的板甲在实战中愈发力不从心。17世纪初,号称滑膛枪的新火绳枪及燧发枪普及到士兵手中,轻便而巨大的威力为当时绝大多数板甲所无力抗拒。此后板甲渐入衰落期。除装备数量日趋减少,全身甲逐渐为四分之三甲乃至胸甲取代外,质量也下滑了。钢铁工业不足以将优质钢铁推广的弱点到19世纪中方以近代高炉为基础之工业为基础克服。然而击发后膛枪之威力又再次凌驾防护装备之上。故而除个别案例外,板甲之最后遗存仅在一次大战中以胸甲形式出现。
其他地区未能发展出全套板甲,然而大型护板及“鸡胸”构型提供的防护力已为世人所尽知。土耳其除进口及缴获之西欧盔甲外,16世纪后自产碟甲,以锁甲连接钢铁板以为补充。伊朗萨法维王朝时期有铁护胸板,此装备亦见于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近期的《阿克巴大帝》中即有此类道具。日本于战国后期,发展出南蛮胴具足,为仿自舶来品的产品。
前研究板甲发展过程和防御能力的最完善的专著为:《骑士与风炉:中世纪与近代早期欧洲甲胄的冶金学历史》,布里尔学社(Brill Academy)出版,阿兰·威廉姆斯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在14世纪以前,西欧铁甲与其他地区一样,以锁子甲为主,鳞甲、札甲为辅。传统意义上的板甲雏形为14世纪初出现于西欧的铁胸半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