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文穆,赠中书令。
北宋宰相吕蒙正生平简介
状元夺魁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吕蒙正被录取为进士第一名,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向皇帝辞行时,皇帝命令,政事如果有不便处理的,允许骑驿马前来上告,赐给他钱二十万。待调回到京师,遇上宋太宗亲征太原,召他到行宫晋见,任为著作郎、直史馆,加任左拾遗。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宋太宗亲自任命他为左补阙、知制诰。
当初,其父吕龟图内眷很多,与嫡妻刘氏不和,把刘氏及吕蒙正一并赶出,吕蒙正母子非常穷困窘迫,刘氏发誓不再嫁人。吕蒙正做官后,迎接父母亲同住,父母亲住在一个屋子里但不同房间,吕蒙正对他们奉侍得非常周到。吕龟图不久死去,朝廷诏令起复吕蒙正。不久,升为都官郎中,入朝任翰林学士,擢升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赐给他丽景门的住宅一栋。
几度拜相
李昉被罢免宰相后,吕蒙正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吕蒙正为人厚道宽容,有很高名望,以坚守正道自律。遇事敢出来讲话,每次讨论时政,有不公允的,一定坚持反对意见,皇帝赞许他能无所隐瞒。赵普是开国元老,吕蒙正是后来提升的官员,历任各种官职十二年,于是同任宰相,赵普很赞许他。不久,遭母丧,守丧未满三年,被重新起用。
先前,卢多逊任宰相时,他的儿子刚出仕就授官水部员外郎,后来就被当作常例。就此,吕蒙正上奏说:“臣出身进士及第,出仕时只授为九品京官。况且天下有才能的人,终身隐居于山林,没有得到朝廷丝毫俸禄的人多得很。现在,臣儿子刚成年,获此宠任,恐怕遭到上天谴责,请求以臣刚出仕时的官职补任他。”从此宰相的儿子只授给九品京官,成为法定制度。
淳化年间,左正言宋沆上奏疏违逆皇上旨意,宋沆是吕蒙正妻子的族人,因此而罢免吕蒙正吏部尚书一职,又任用李昉为宰相。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李昉被罢免宰相,吕蒙正又以本官任宰相。与宋太宗奏对时,谈到征伐之事,宋太宗说:“朕近来的征讨,是为百姓剪除凶暴,如果好功黩武,那么天下百姓都灭尽了啊。”吕蒙正回答说:“隋、唐数十年中,四次征讨辽碣,百姓疲乏不堪。隋炀帝全军覆没,唐太宗运去土木攻城,这样都最终没有成功,况且治理国家的重点,在于国内勤修政事,那么远方之人必来归服,自然会得到安宁。”宋太宗同意他的意见。
至道初年(公元995年),诏令吕蒙正以右仆射身份出任河南府通判兼西京留守。吕蒙正到洛阳后,常常招引亲戚故交欢宴,政事主张宽静,委任僚属,政事自己只总体裁决而已。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关羽大意失荆州可以说是一场影响历史走向的重要事件。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在关羽兵败麦城之后,东吴一方的吕蒙依然紧追不舍,并且最终杀死了的关羽。在关羽和荆州皆失后,刘备率领大军讨伐东吴。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东吴大将吕蒙来说,既然已经得到了荆州,为什么还要杀了关羽呢?这样只会更加激怒刘备啊。
一
首先,吕蒙之所以要执意杀了关羽,第一个原因就是关羽得罪了孙权。对于吕蒙来说,在周瑜、鲁肃趋势后,其获得了主公孙权的重用。而为了长期获得孙权的信任,不仅要不断立下战功,更需要严格服从孙权的命令。在刘备、诸葛亮西进巴蜀之地后,孙权向关羽提亲,结果不但被关羽拒绝,甚至遭到了关羽的羞辱。对此,孙权作为和刘备、曹操并称的诸侯,自然是非常恼怒的。在此基础上,吕蒙执意杀了关羽,就算不是听从孙权的命令,至少也有为主公出气的考虑。
二
其次,吕蒙杀关羽,第二个原因就是为周瑜报仇。在吕蒙的生涯中,周瑜有知遇之恩。比如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吕蒙还跟随周瑜、程普等人在赤壁大破曹操,曹操引军北归,留曹仁等驻守江陵(今湖北荆州)。而对于周瑜来说,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取得荆州之地,在周瑜生前,进攻荆州也被关羽所击退。对于周瑜的遗憾,吕蒙自然也是感同身受的。所以,等到自己掌握东吴兵马后,夺取荆州、击杀关羽,很可能也有为周瑜报仇的原因。
三
再者,吕蒙杀关羽,第三个原因就是希望彻底断绝吴蜀联盟的可能。在东吴内部,存在主张联合刘备,反对吴蜀联盟这两个阵营。就鲁肃来说,和诸葛亮一样都在极力促成孙刘的联合。而就周瑜、吕蒙等武将,则主张对蜀汉用兵,不仅要夺回荆州,甚至还希望彻底消灭刘备,进而和曹操争夺天下。由此,对于吕蒙来说,仅仅夺取荆州,或许还不能彻底断绝吴蜀联盟的可能,但是,一旦杀了刘备的兄弟关羽,刘备自然不愿意再和东吴联合了。
四
最后,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关羽是公认的万人敌,特别是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后,关羽的名气达到了顶峰。而就吕蒙来说,虽然在东吴内部具有较高的名气,但是和关羽比起来,吕蒙当时还不能算是一流名将。在此基础上,吕蒙通过击杀关羽、夺取荆州,无疑有助于自身名气的极大增长。并且,杀了关羽,也就等于斩断了刘备的一只臂膀,从而严重削弱蜀汉的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有句话叫“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
说的是马谡失街亭,关羽失荆州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又被认为是因疏忽大意刚愎自用而造成失败的典型事迹。
先不提马谡。每次听说大意失荆州这句话。我自是愤愤不平。
诸葛亮《隆中对》给刘备的战略构想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荆益是蜀汉根基,缺一不可。当荆州在关二爷手上一丢失,刘关张一生纵横东汉末年矢志不渝的王图霸业之理想,都付笑谈中。
大意失荆州强调“大意”二字。这么一强调,责任全在了关二爷的身上。再引出之后蜀汉猇亭惨败,刘备身死白帝城,诸葛亮姜维以攻为守出祁山伐中原。故事一路朝悲剧方向发展,大蜀国一路悲歌。好像所有的不幸的起点,都在关羽这个大意上。
我从来不认为关羽是大意才丢失荆州。所以,听到大意失荆州这句话,自是愤愤不平。我不认可这句话里的评判。
先来看一看荆州战役之前都发生了什么。
建安二十年,刘备攻占了益州,孙权以此为借口索要先前借给刘备的荆州,刘备则借口夺取凉州后再归还荆州。当然,这是三国演义,坊间戏台的故事。
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是,根本不存在借荆州一事。
东汉末年华夏十三州,荆州是其中之一,幅员辽阔,包括现今的湖北湖南全境,以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部分地区。这么大的地方,难道东吴会借给刘备?
借给刘备的是荆州里的南郡的其中一部分,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能说借,应该说换。是一种利益交换,就是刘备集团把自己所有的某地的管辖权移交给孙权集团,而孙权集团把南郡的自己所有的地盘交给刘备,这么干,双方都能捞到好处。据我研究,刘备从孙权那里换来的地方是南郡北方。且叫北南郡。
后来,孙权想要回的就是这个北南郡。刘备不是傻子,你说要回就要回?我得有既得利益才行。孙权又拿不出能满足刘备益利的筹码。那么,双方就摩擦不断。
建安二十年,刘备不还北南郡,东吴的吕蒙就开始动手,偷袭了刘备所掌控的长沙、零陵、桂阳等地,恼羞成怒的刘备亲自率军来找孙权算账,原本就镇守荆州自家地盘的关羽也对东吴虎视眈眈。眼看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恰好此时在刘备前脚占领益州之际,曹操后脚占领了汉中,直接对蜀汉政权造成威胁。为了缓解西北局势,刘备在荆州稍作了妥协,和孙权达成蜀吴荆州联合公报,发表若干重要历史文件,均强调两家平分荆州。这时,荆州问题算暂时和平解决。
没有了东南方向的顾虑,而且在此镇守的是蜀汉第一大将军关羽关云长。刘备就腾出手和曹操在汉中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拉锯战,史称汉中之战。刘备军初期不利,直到黄忠在定军山斩杀曹魏的西线总司令夏侯渊后才扭转形势,再加上赵云指挥了一场漂亮的汉水之战,曹操放弃了对汉中的争夺,刘备进位汉中王。
这时,诸葛亮《隆中对》的设想已经实现。刘备在西北出汉中,关羽于东南出荆州,像一只螃蟹的一对巨钳,对曹魏展开钳形攻势,重钳出击!
就在刘备称王之时,关羽开始北伐。这就是隆中对的实施。假如一切顺利,刘备肯定会出汉中向北挺进。
当时,曹魏这边的反曹势力打着复兴汉室或者反对苛捐杂税的名义响应关羽。曹操派出了征南大将军曹仁镇守荆州曹魏所控制的南阳郡樊城。摆明是去防御关羽的。
战斗一打响,关羽就以少于敌军的兵力孤军北上,并且打得曹仁龟缩在樊城不敢出。曹魏派出左将军于禁率领七军前去解樊城之围,关羽水淹七军,斩杀庞德,生擒于禁。
不但樊城里的曹仁慌了,许都里的曹操也慌了。建安二十四年那个秋天,南方战场大雨磅礴,寒气逼人,戎马一生的曹操此时此刻真正感到了恐惧,当年年少时一人一刀刺杀董卓,官渡之战直面强大的河北袁绍,在赤壁的大火里仓皇北撤,在潼关被马超逼迫割须弃袍,往事历历在目,唯有一点相同,都不曾让其恐惧过,因为还有余地,反击的余地。而这次不同,关云长打掉了樊城战线,突进曹魏复地六百余里,围了襄阳,过了汉江。兵锋直抵国都许都。
曹魏的根基动摇了,这让他真正感到了恐惧。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自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袁绍。
建安二十四年那个秋天,关羽抵达了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三国演义里用“威震华夏”这四个字来形容他。不但在三国的历史里,甚至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里,恐怕只有他关云长一人有资格独享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字。
于禁军全军覆没。曹操再派出徐晃前去支援。徐晃到达后不敢出战,连自己的属下都看不过去在骂主帅怯战。徐晃沉住了气。曹操陆陆续续派出了十二个营的兵力交给徐晃。这时,徐晃才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关羽解了樊城之围。
隔岸观火的孙权有两个选择,要么从东线出击进攻徐州响应关羽,要么回师南郡对关羽趁火打劫。
假如选择第一条策略,估计曹魏政权就此崩盘。
东吴的最高军事决策层经过一番权衡,选择了第二条策略,攻打曹操不仅要劳师远征,而且极有可能会让刘备取代曹操一家独大,不如抄了关羽的后路,拔掉关羽这颗钉子,彻底清除刘备在荆州的势力。
在许都的司马懿,蒋济都猜到了孙权心里打的如意算盘。劝下曹操的迁都计划。
当年十一月,东吴将士隐蔽西进,对关羽展开了冬季攻势。吕蒙和陆逊唱起双簧,一人装病一人领兵。白衣渡江,偷袭江陵。
陆逊攻占夷陵、秭归,切断关羽退回西川的道路,吕蒙则拿下江陵。
南郡太守糜芳,当朝国舅爷,荆州军事集团仅次关羽的二号人物,投降东吴,献了整个南郡。关羽的整个后方就被东吴轻易拿下了。再加上唯一可对关羽施援的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拒绝援助。关二爷就败走了麦城。
这不是大意,而是无奈。和前朝楚霸王垓下之围有着惊人的相似。
身处关二爷如此境地,我想任何人都回天无力!
关羽北伐,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绝对是整个蜀汉政权的主张而并非是他一意孤行。
他先打曹仁,这可是大魏国未来的大司马大将军,史书记载“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先秦力能举鼎的勇士孟贲,夏育能比曹仁勇多少?以八百步卒破东吴十万大军的张辽够厉害吧,曹仁比张辽还厉害。曹仁被他打得龟缩樊城,已经做好了弃城的准备。
他再打于禁,史书记载于禁“最号毅重”,是曹家最稳重的将军,跟随曹操南征北战30年,伐陶谦,战吕布,拒袁绍,斩刘辟,杀眭固,降梅成。是可以带着一个警卫排就可以平叛的狠角色,可以说在荆州战役之前,曹魏阵营找不出战绩比他更高的将领。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活活生擒。
他最后打徐晃。这是曹营治军第一的将军,几乎一生未尝败绩,曹操都亲口说徐晃是“吾之周亚夫”。徐晃根本不敢出来和关羽叫板,等优势增援抵达后,他才敢出来以多打少。
而且曹仁身边还有个满宠,于禁身边还有个庞德。徐晃身边是整整十二个精锐营。
这是一场关系到曹魏国运的战役,曹操向荆州战场源源不断投入兵力物力财力,这是一场关系到东吴国运的战役,孙权不惜破坏联盟不宣而战。
这是一场关系到蜀汉国运的战役,可是关二爷除了孤军奋战什么增援都没有。失败是在所难免,而非大意。
他前面的对手是三国历史上最华丽的阵容之一,彼时曹家大将夏侯渊阵亡,张郃防御西线,张辽镇守东线,剩下的最能打的几位曹仁于禁徐晃全部抵达襄樊战场轮番来战。他身后的对手,是吕蒙和陆逊这两个东吴大都督级别的人物,在不断玩阴谋耍诡计捅刀子。
攻不破樊城他能想到,盟友反水他也能想到,他想不到的是自家国舅爷竟然卖了铁桶一样的大后方。
世人往往说关羽太傲。举两个例子吧。先前糜芳大意烧了粮草,关羽出征在即,留下话,“当还治之”,回来收拾你。这也被认为是糜芳因为惧怕关羽凯旋归来后处罚自己而选择投降东吴。孙权曾向关羽提亲,关羽回答虎女怎么会嫁犬子,自己的虎女怎么会嫁给你的犬子?。
他是镇守一方的统帅,任何人犯了军法都要遭到处罚,否则怎能服众,恐怕是看在糜芳是国舅爷的份上才说一句“当还治之”,而不是“当即治之”。
蜀吴时战时和,关系亦敌亦友十分敏感,这个节骨眼上孙权跑来提亲,这样的事情刘备看在眼里会怎么想。恐怕是孙权在玩诡计挑拨离间吧!关羽不但拒绝,并且还讲出不好听的话来,无异是对刘备表达了忠心。
关二爷的情商智商都是数一数二的,何来傲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其实历史上面有很多吕蒙死因的说法,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死后附身吕蒙导致吕蒙死亡。这个只能说是演义中凸显关羽神奇,所用夸张的描写。还有一种说法,孙权为了给刘备一个交代,便将吕蒙处死。还有一种说法是吕蒙患病身亡的。那么究竟是哪种原因而死呢?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答案倒是很简单,吕蒙是被关羽显灵吓死的,这肯定假的,相信没人会相信这样的说法。还有在《新三国》当中,夺取荆州后,吕蒙病重,孙权让张昭带着陆逊看吕蒙,不过掀开吕蒙的被子,却发现吕蒙脸色发青。所以说吕蒙是被孙权毒杀了。这个肯定不是,也是电视剧编造的,毕竟吕蒙是有功之臣,孙权为何要杀害吕蒙呢?
吕蒙常年南征北战,自然身上会有很多疾病,尤其是到了荆州,吕蒙的身体彻底撑不下去了。有一种说法,士人寿命长,将军寿命短,曹魏的文官大部分都活到了五十岁以上,有的甚至活到七八十。但武将三国中很少有长寿的。三国时期,医疗还是很发达的,其中华佗就是佼佼者,不过对于刀尖伤还是不幸,也是士兵损失高的一个原因。吕蒙作为一个北方人,到了南方自然很不适应,加上长途奔波,生病也是很正常的。水浒传中北方的梁山去打南方的方腊,其中病倒不少,这就说明水土不服在古时候真的很致命!
四大都督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他们常年将军营驻扎在水边。水边潮气很重,夏天湿热,冬天湿冷。夏天有很多蚊虫,寄生虫,所以很容易染病,冬天容易患关机炎等。所以吕蒙这样常年驻扎军营的人,染病自然不奇怪,所以说吕蒙染病身亡的几率最大,其中还有鲁肃和周瑜大概也是这样原因。
还有一种说法,三国时期瘟疫十分常见,吕蒙有可能是感染瘟疫而亡,不过与其说瘟疫,还是患病比较靠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白衣渡江,即江陵之战,又称奇袭荆州之战。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这是吕蒙和孙权策划,由吕蒙与陆逊共同实施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战。先是吕蒙抱病,推荐陆逊接手军队事务。陆逊以其名声不显,关羽必不防备,加上托书示弱,关羽为人骄横,自然落到了这个圈套之中。最后关羽在重夺荆州无望之下,只得率领余下残兵退守麦城,最终因弹尽粮绝,被俘被杀。
吕蒙装病,由陆逊代守陆口。关羽得知了,不再防备江东,将荆州大部分兵马调走,吕蒙派士兵伪装成客商,骗过荆州守军,长驱直入,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了荆州。入城后吴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原任官吏,依旧留任,关羽及蜀军将士的家属也得善待,赢得民心。
荆州攻略孙吴满盘皆赢,即获得完整的长江防线,又以微小代价重创蜀汉的主力,保全成果,从而在三国中立国最长。
事件经过
历史背景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被关羽打得喘不过气来,一面尽全力阻挡关羽,一面派人“许(诺)割江南以封(孙)权”求和(当时曹孙刘均未称帝,封孙权是以汉的名义。这在当时大环境下名义上没有问题,因此孙权受降论不成立。”,游说孙权起兵袭击关羽的后方来减轻曹军的压力。
东吴集团中的有识之士,一直都有关于全占荆州的主张。甘宁:“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鲁肃:“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之前因为“联刘抗曹”的重要性大于了荆州的重要性,江东以鲁肃为代表的联盟派一直攻打荆州的没有动静,而此时关羽攻打襄阳、樊城,进展颇为顺利,若置之不顾,刘备实力大增,足以和曹操抗衡,而东吴沦为最弱势的一方。关羽的威胁更大,他占据着长江的中上游,顺江而下来吞并吴国是十分容易的事。“联刘抗曹”的重要性已经小于了荆州的重要性。
战前荆州局势
“关羽大意失荆州”已成俗语,大多数人认为关羽对吴军西进的判断是鲁莽的,是因为相信了吕蒙的“诈病”以及对陆逊的轻视而产生的错误判断。
但事实上关羽选择北伐的确是很好的时机。
首先,白衣渡江并不是孙刘第一次交锋。在孙权军的意识里,荆州是刘备趁孙军主力牵制曹仁的时候窃取的。在赤壁之战中,孙家出力最大,而刘备获利最大。战后在刘备和孙权的交涉中,也有明确得益州,还荆州的承诺。所以早在公元215年,吕蒙就曾经发动荆州讨返战。
这一战迅如闪电,鲁肃以一万人驻守益阳牵制了关羽主力的救援,吕蒙的两万兵马轻取长沙,桂阳,围零陵。最后又以攻心术诱降守将郝普。其实刘备亲率的援军也已在路上,孙权已将南三郡揽入囊中。
此后孙刘和谈,关羽与鲁肃各持单刀赴会。因刘备有“借约”在先,孙家诉求无可指责。会议结果双方以湘江为界,各领三郡瓜分荆州告终,孙权归还了已夺取的零陵郡。
这次会议的结果,是关羽放松警惕的原因之一。因为和谈刚刚进行,孙家应该在心理上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短期内应该不至于有太大的动作。
其次,在公元217年,曹军与孙家军爆发了一次大规模会战——“濡须会战”。此战自孙权亲征围合肥始,张辽又奋威逍遥津,几乎杀吴主。又被曹军反扑,吕蒙拒濡须坞相抗,再曹退军。前后一年多时间,双方各投入数万兵力,均有重大损失。曹军东线因此失去援助襄阳的力量,才有其后汉水淹七军,几欲亡国的哀声。而孙权同样元气大伤,在保留长江沿线布防的情况下,是没有机动力量可以用来强夺荆州的。
公元218年,是汉之将末,政坛最为动荡的一年。先有耿纪,吉本(《三国演义》吉平原型)反曹。又有乌桓,鲜卑之乱。再到宛城侯音叛乱,直接触动襄阳后方。
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举国士气高涨。关羽在各方如此形势之下,选择北伐原本无可厚非。
第二次吴蜀战争直接导火索
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是这样记载白衣渡江起因的“羽尽擒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
关羽水淹七军后,一是有些得意忘形,二是确实需要粮饷,就取了湘关的米。而孙权立即就发动了战争。很多人认为这个地方吴军存在小题大做,只是找了一个“小借口”发动战争。但这个问题小不小,就要看取的是哪里的粮。
所谓白衣渡江,渡的是湘江。前文提到了“单刀会”和谈,双方以湘江为界,湘关属桂阳,长沙以南,湘江以东,是当时和谈定义的东吴界。所以先渡江的,是关羽军,先打破和谈议约的,也是关羽军。这个时候湘江畔应该属于吴蜀两国最敏感地带,是碰不得的。关羽这一次越界,如果东吴没有像样的动作回应,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外交上,都是说不通的。所以孙权才会立即发动战争,即便是在吕蒙的传记里,也非常明确的表明了,这个决策是来自孙权的态度。
发展过程
奇袭战
吕蒙来到浔阳,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舱里。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带甲胄(使白衣摇橹),把自己装扮成商人(作商贾人服),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沿途关羽的巡哨都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所有的岗哨包括站岗的军士都被“尽收缚之”。由此可见,关羽对吕蒙如此巨大的军事行动竟一无所知。
攻心战
“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
关羽回师的时候,还是有数万人的战斗力量的,比起东吴投入的兵力,要强很多。但是就在回荆州的一路上,吕蒙让荆州兵的家人纷纷写信给随关羽出征的亲人。关羽北伐已近一年,战斗地带是洪涝重灾区(参考水淹七军),士兵早已思乡情重,此时便如当年四面楚歌的项羽军,关羽的部队早就没有了斗志,溃如鸟兽,而关羽也因此无奈走麦城。
埋伏战
麦城属零陵,关羽退回麦城后,伪称投降,被吴范(吴八绝之一)看破。吕蒙遂派潘璋断关羽的后路,果然在临沮截住了关羽。(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权问范曰:“竟当降否?”范曰:“彼有走气,言降诈耳。”权使潘璋邀其径路)
攻打原因分析
从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赤壁大战的后一年)到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与曹操在这十年之中所打的仗,比刘备对曹操所打的仗更多。事实上就在公元219年孙权还在进攻曹魏的合肥。孙权之所以不停地和曹操交锋,是为了自己的地盘与性命,若不是这样,被曹操吞并,或者被刘备吞并,二选一的答案而已。
从外交意义上看:
刘备作为江东的盟友,在江东外患严重的情况下,做了一连串不仅足够激怒孙权,而且也令孙权失去安全感的事:1.在赤壁大战以后,刘备以闪电般的速度攻取了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和桂阳郡,一举把荆州南部收为己有。2.和孙权的妹妹相处得很不和谐。3.孙权建议共同进兵取益都,而刘备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加以拒绝。后来,刘备竟然自己单独行动夺了刘璋的地盘。4.刘备又进军汉中,做了汉中王,却没在事前和孙权这位盟友有所商谈。5.关羽拒绝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孙权的一个儿子,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自比为虎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称孙权为犬就未免太过分了。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关羽攻打襄阳、樊城,进展颇为顺利,若置之不顾,刘备实力大增,和曹操抗衡,而东吴沦为最弱势的一方,怎么看都是被吞并的命运了。
从战略意义上看:
吴国在荆州之战前的势力范围小的可怜,当时浙闽沿海为山越蛮夷之地,只有长江中下游弹丸之地可称王化。所谓魏>吴>蜀的版图,是在荆州夺还,孙权称帝之后的形势。而在刘备控制荆州益州时,曹>>刘>>孙(三人当时都未称帝)。
长江从四川东出到湖北,江流出于崇山峻岭之间,江面若不是狭窄,就是弯曲,一般有险可守。可从湖北开始,江流变得宽阔。若是占据上游,则长江天险与下游共有,顺流而下,势如破竹,很快就可以威胁到下游的核心地带。
于蜀而言,没有荆州尚能在地形相对封闭的四川盆地中割据,只是失去了与魏抗衡的基地;于魏而言,拿下荆州则可俯视长江,占领东吴,挺进西川,统一中国;而对于东吴而言,东吴立国,所凭仗的是长江天险。而荆州正在长江的上游,没有荆州将无以立国。
“敌在淮南,而长江之险,吾与敌共;敌在上游,而长江之险,乃制之于敌矣。”(《读史方舆纪要 南直方舆纪要序》)荆州正处在东吴的咽喉,南阳和襄阳在攻防上的唇齿相依之势,长江天险本身固守的本钱,怎可反受他人钳制。
结论
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如此重要,若是当刘备势力大增的时候,孙权依然没有荆州,天下三分很可能变成两分天下,孙权盘踞江南,毫无发展空间。
而夺取荆州以后,东吴消除了来自关羽的威胁,全据长江,进可攻,退可守,实力大增,从此开始天下三分。
讹传纠正
“白衣渡江”中的白衣,并非穿戴白色衣服,而是指身着便服,未穿甲胄的意思,就是把所有的战船都改装作商船,让兵士躲在船舱里。并非一律穿上白色衣服。也就是说,不穿作战人员的衣服,而是只穿平民百姓,商人的衣服,避免别人的注意,达到偷袭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如此重要,若是当刘备势力大增的时候,孙权依然没有荆州,天下三分很可能变成两分天下,孙权盘踞江南,毫无发展空间。而夺取荆州以后,东吴消除了来自关羽的威胁,全据长江,进可攻,退可守,实力大增,从此开始天下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