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妙玉再一次请了史湘云和林黛玉喝茶,有何区别?

  妙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

  中秋林黛玉史湘云联诗,意境非常美,但氛围却十分凄苦。两个没有父母的孩子,在别人家看着人团圆,那种亲近繁华却越寂寞的寥落心情,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同身受。

  同是天涯沦落人,林黛玉和史湘云的心情,只有二人懂得。所以,“寒塘渡鹤影”之后,才有“冷月葬花魂”。

  不过“黛湘”二人联诗,在想不到会引出一个人,使得这个中秋夜变得更加不寻常。这就是妙玉。

  妙玉出场后邀请二人去栊翠庵,并亲自烧水煮茶,续写了余下的诗句。

  (第七十六回)妙玉笑道:“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得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顺脚走到这里,忽听见你两个联诗,更觉清雅异常,故此听住了……如今老太太都已早散了,满园的人想俱已睡熟了,你两个的丫头还不知在那里找你们呢。你们也不怕冷了?快同我来,到我那里去吃杯茶,只怕就天亮了。”

  妙玉煮茶待客这一幕熟悉不?当日刘姥姥游览大观园,贾母带着去到栊翠庵,妙玉也是如此招待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喝“体己茶”。虽有贾宝玉蹭茶,到底他只是陪客。

  如今妙玉再一次请了史湘云和林黛玉喝茶,两次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客人从薛宝钗变成了史湘云。林黛玉不变。

  当日妙玉请喝体己茶,史湘云也在场,为什么不带湘云呢?只因当时的茶有两层意思。

  一,体己茶喝的是寄人篱下之茶。妙玉、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贾家寄人篱下之人。本质与刘姥姥上门打秋风并无区别。

image.png

  刘姥姥被贾家人戏耍,让妙玉三人兔死狐悲,并一致与之划清界限,表明自己没那么不堪。体己茶又成了同盟之茶。

  史湘云不过是借住贾家一段时间,不是寄人篱下,与三人心情不同。自然不能喝体己茶。

  二,妙玉的体己茶重在茶器,每一个茶器一段故事,揭示了金玉良姻和宝黛姻缘的真相。妙玉是“先知”,透露出不少天机。之前有专文,本文不多赘述。

  其次,中秋夜喝茶,妙玉另有怀抱。

  中秋夜妙玉再请喝茶,目的相对是单纯,只是喝茶,期间她给二人将未完的诗文续好。

  但要说这次喝茶没有隐喻也不对,这次的茶是“同病相怜”之茶。

  妙玉、黛玉和湘云都是大家女儿,都是父母双亡,如今都沦落在人家。眼看着别人一家团聚,只有对月自怜,互舐伤口。妙玉这杯茶,喝的是无父无母女儿的悲情。

  而妙玉给二人续的诗,同样揭示了二人未来的命运叵测。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image.png

  妙玉续得诗,是对史湘云“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冷月葬花魂”的后续演绎,并做了适当的收尾。

  “寒塘渡鹤影”,是“水中月”的意思。预示史湘云一生,就在“乐”与“悲”中转换,终究是一场虚幻。

  “冷月葬花魂”,颇有“镜中花”的意思。预示林黛玉的一生,就是“虚”与“实”的变化,不过是大梦一场。

  妙玉续写的诗,从她中秋夜孤身一人,被贾母夜宴的笛音吸引,再到发现史湘云和林黛玉联诗,从二人诗文中听出各自“叵测”的命运。奈何天意难以挽回,只得邀请二人回到栊翠庵,一壶清茶待天明。三个孤儿互相慰藉,共同面对未知的人生。

  妙玉的两次煮茶待客,寓意各不相同。她出家人的身份,到底被赋予了“先知”的神迹。后文的很多线索,都要从妙玉身上去找寻。而她身在红尘,心在世外。正是看得透彻却身不由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