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之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宁远之战简介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

image.png

  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

  战役背景

  明廷情况

  1621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后金军继辽沈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辽宁北镇)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当辽西重镇广宁失陷的消息传到京师,明廷大为震惊,上下一片慌乱,袁崇焕却很镇静,独自单骑出关巡阅形势,回来后抨击那种畏敌言行,并声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面对后金的凌厉攻势,明辽东经略王在晋等人主张退守山海关;而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则主张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得到前往山海关巡视的明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支持。不久,明廷任用孙承宗取代王在晋。

  1623年(明天启三年、后金天命八年)九月,孙承宗命袁崇焕与副总兵满桂领兵万余驻防宁远。

image.png

  袁崇焕抓紧练兵屯田,按照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原则修建城堡,亲定规制,城高3丈2尺,雉高6尺,址广3丈,上广2丈4尺。宁远城成,遂为屏障山海关的军事重镇。孙承宗和袁崇焕在辽东花了很大力气,苦心经营,才把岌岌可危的局面开始扭转过来。

  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夏,孙承宗采纳袁崇焕建议,派兵据守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城,将辽西防线向前推进200里,使宁远亦有所屏障。十月,明廷派阉党高第取代孙承宗。高第是魏忠贤的党羽,懦弱无能,胆小如鼠。刚一上任就要把锦州、右屯等地的防御器械撤除,把守军全部赶进关里。袁崇焕坚决反对,高第不但不听袁崇焕的忠告,还打算进一步放弃宁远和前屯两座城堡。袁崇焕坚决表示:“我的官职是宁远道,我要死就死在这里,决不离开宁远一步!”高第没有办法,只好让他率领一小部分明军留下。接着高第就匆忙的下令尽撤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等地的明军和守城器具,退入关内。这个撤退命令来得十分突然,事前缺乏周密的组织工作,因此在撤退途中,人马争先恐后,乱成一团,连平日屯积在各地的10多万石军粮也丢弃了。老百姓平白无故地遭受逃难流亡的痛苦,在路上死亡的很多,到处听到悲惨凄苦的哭声。百姓怨恨,军队更加没有斗志了。锦州、右屯和大、小凌河等地城堡均被放弃。唯袁崇焕申明利害,誓守宁远。

image.png

  战场简介

  宁远城位于山海关外100公里左右,宁远小城在1428年(宣德三年)才设“卫”。全城呈正方形,共四个门;周长六里八步,高二丈五尺; 池深一丈,宽二丈,周长七里八步,只不过比“所”稍大一点而已。这样的小城,无论如何不能与有精锐明军守卫的沈阳、辽阳等关外重镇相提并论。

image.png

  西洋大炮运至宁远之初,同样被放置在城外的壕沟以外。但袁崇焕放弃了在城外结寨、与城池互为犄角的阵势,而将宁远所辖中左所、右屯等所有兵马,连同城外的西洋大炮、各种守城器械和百姓一并撤回到城内,城外房屋付之一炬。重修的宁远城城墙四角各有一个方形敌台,三面伸出城外,一面和城池相连,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红衣大炮便放置在敌台的特制炮车之上。火炮调转,火力可覆盖城墙外270度的范围;相邻城墙角敌台之间的大炮还可相对射击城下的敌军,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过去后金军动手凿城的火炮死角。

  《明季北略》记载,当时袁崇焕在宁远城共拥有西洋大炮11门;接受过葡萄牙人训练的彭簪担任火器总把,专司训练炮手使用红衣大炮;而袁早在福建便招募的军人罗立,则成为红衣大炮的发射者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